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作家、哲学家罗伯特.M.波西格带着儿子克里斯及友人骑着摩托车横穿美国大陆,这段真实演绎的“在路上”其后构成《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的写作背景。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很多时候,“疯狂”人与“正常”人之间的界限只在一念之间。如果你是一位善于运用哲学思维来思考人生、思考价值、思考未来的哲人,我建议你一定要读一读波西格的《莱拉:一场对道德的探究》(以下简称《莱拉》)。
它是首版于1974年、被各出版社拒稿高达121次,其后神奇逆袭的超级畅销书《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姊妹篇,当你吃透了《禅》传递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搞明白了贯穿全书始终的哲学概念“良质”的要义,就会发现这对于阅读《莱拉》甚至顿悟人生是大有裨益的。
概括来讲,我们可以把“良质”视为后现代禅宗思想的精髓,从其独特性与特殊性来讲,它也是对迷途灵魂的自我救赎。
这许是因为,该书一定程度上解救了当代西方人的精神困境和文化困境。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忽略,后现代主义禅宗思想几乎渗透全书每个角落,对于现代人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而且从禅宗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讲,其积极作用更是毋庸置疑。
《莱拉》一书中,主人公斐德洛(实则这个人物正折射了作者波西格本人)从幕后走到了台前,摩托车改成了船舶,开着一条船从内陆大湖苏必利尔湖出发,沿着哈德逊河去往纽约,开始了一场全新的也更为深刻的精神探寻。
在这段航程中,斐德洛于地下酒吧邂逅了疯疯癫癫、有些神经质的年轻女孩莱拉。尴尬的是,二人初见时,这位总是很大声很突兀说笑的可怜女孩正遭遇着精神上的崩溃。
然而,就是这样“与众不同”的莱拉,深深吸引了同样遭遇过精神困境的斐德洛,二人在醉酒状态下于船舱春风一度。从莱拉身上,斐德洛开始思考“疯狂”与“正常”之间的界限和距离。
接下来,当斐德洛驾驶的船在纽约曼哈顿港口靠岸后,萍水相逢的二人于分别之际,莱拉的精神状态再次恶化。直到斐德洛再次看到她时,此时的莱拉正孤独无助地紧抱一只玩偶。
就是这一眼,让斐德洛的余生再也放不下莱拉。此后,他们驾船驶离曼哈顿,去往下一个目标港口。
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就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原来,疯疯癫癫的莱拉也是一个谜一样充满故事的女孩,她与一位名叫瑞乔的船长有过一段难忘的情,只是后来出现了波折。
莱拉在与瑞乔重逢后,很“诚实”地向斐德洛坦白了自己对于瑞乔未曾磨灭的爱意。未来她仍选择瑞乔,并希望与斐德洛的关系止步于此。重要的是,这个念头在她心中早已盘旋许久。
在听到莱拉对于前任的真情告白后,斐德洛无疑很受伤。但这远远不及瑞乔告诉他的真相来得震惊,从瑞乔口中,斐德洛得知莱拉当初在曼哈顿时就一直对他锲而不舍地追求,同时她还告诉瑞乔说斐德洛早就在盘算想把瑞乔干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独占她的阴险目的。
就这样,我们饱受情伤的主人公离开了对自己不忠诚的坏女孩莱拉。此后,斐德洛从头收拾旧山河,踏上继续探寻“良质形而上学”之路。
事实上,也正如我们所见,无论骑摩托车横穿明尼苏达州到达加利福尼亚州,还是从苏必利尔湖出发航行数千里,斐德洛始终在路上,始终没有停下哲思的脚步,也因此而成就了这两本熠熠生辉的哲学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