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年纪大了,腿脚再好,行的路也是不远的了。以前还有些埋怨母亲不肯努力,现在想想果然是因为老了的原因。
过了元旦,母亲已经九十一岁高龄了,如果不去记起这个年龄,根本不像这个年纪的人,常常会有人问,老人家有八十岁了吗?母亲听了心里就会很高兴,说已经九十了。对方会一副吃惊,大叫不像不像。我笑着打趣说,以后别人问年龄不说,让他们猜,猜几岁就几岁。而后两人开心的大笑起来。母亲确实不像老了的人,眼睛不清楚可是照样穿针引线;牙口不好,一副假牙也能吃天下;记忆特别好,常常翻遍老故事讲给大家听;脑子又特灵光,常常会把我绕进圈里。
母亲出生在徽州的老山里,兄弟姐妹一共八个,四个兄弟,四个姐妹,母亲排行老大。家里穷,住的是两间土坯房,一张床大家挤着睡。外公原是村里教书的,后来染上赌博的恶疾,和他哥哥因输了钱将家里仅有的几亩薄田也卖了,家里就更穷了。后来外公又被抓了丁,当时母亲刚许给了父亲家,外婆开口要了一百多块大洋彩礼才将外公赎回,这一百多块大洋彩礼后来让母亲给奶奶唠叨了一辈子。外公最终死于肺涝,那时刚解放三年。家里除了母亲在十七岁被婆家接了姑娘去,其他三个姨也早早的被送了人养,小舅是外公去世那年生的,因属虎,被认定命太硬也送了人,家里当时就只剩三个舅舅跟着外婆了。外公去世后三年,大舅是个聋子,与人发生争执,外婆受了惊吓,一根绳索将自己一生结束了。而那时父亲已经参加土改,到外面工作了,在外婆走后第二年,整日以泪洗面的母亲也在奶奶和父亲的劝说下,离开了家乡,跟随父亲去了。
这一走故乡便成了他乡,他乡变故乡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