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

作者: jungleWolf | 来源:发表于2019-02-03 15:11 被阅读2次

如何阅读一本书

阅读,作为一种基本活动,它有着怎样的规则和技巧?阅读,作为获得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它有着怎样特点

毫无疑问,我们每个人都很熟悉阅读。就像此刻,你正在阅读着我的文章。但是当我们面对“如何阅读”这一问题,心中是否有答案呢?是否有清晰、系统的答案呢?

如果我们想从阅读中获得更多,我们就得对阅读有更清晰的理解,我们就得用更科学、更合理的方法去做这件事。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本关于阅读的永不褪色的经典。是一本阅读指南,一本指导人们如何阅读的著作。自问世以来,好评甚多,重版多次。

实际上,看到这里,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一个疑问:在我还不知道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情况下,我该如何阅读这本书?反正我遇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被这个问题困扰过。然而就像小时候学走路一样,只有迈开腿,只有“走”在路上,才能学会走路。于是我硬着头皮(额,为什么说是硬着头皮呢?因为要在明知不会阅读的情况下阅读呀。)学习了这本书的一半内容。没有问题,就是一半。剩下的一半是针对各种不同类型书籍的阅读技巧以及主题阅读的讲解。个人觉得应该先领悟了这基本功,再深入了解,要不然,赤手空拳对证武林高手,这谁顶得住啊?(好吧,作者并没有划分高级与基本内容,是我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这样的学习计划);

阅读的目的

阅读,一般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获得资讯,二是为了增强理解能力。没有目标、随波漂浮的小船,最后都怎么了?

所以,在开展阅读活动之前,应先确定此次阅读的目的:是为了长长见识,或者放松精神的消遣型阅读还是为了求得理解、提高能力的学习型阅读。

对于消遣型阅读,讲究一个随心所欲,怎么开心怎么读,因为开心、放松本来就是此次阅读的目的呀。这类阅读一般来说也可以获得资讯,比如可以了解斗气大陆上的等级划分,也可以了解降龙十八掌的各个招式,但是对于理解能力的提高,效果就不是很显著了。

对于学习型阅读阅读,则学问就比较多了。前面提到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就是介绍这些学问的;

事无绝对,有没有混合型阅读呢?自然是有的。就像这三层境界:

1.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识得山水之形,却不识其神;

2.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透过山水的现象,能够接触到它们的本质;

3.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到山水,识得山水,一眼看穿,无需刻意而为。

将思考视为消遣方式的“得道”读者,自然求仁得仁,就像第三层境界所描述,眼中再无消遣型与学习型阅读分别。但是,对于第一层的我来说,不也是这样吗?

所以,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巧若拙。嗯,从小做起!

阅读的特点

阅读作为一种活动,是讲究主动性的。

一般来说,越主动,阅读效果就越好。

可是怎么主动呢?就是不被动啦。如果将大脑比作一个消息系统,对于知识的处理,我们遵循这样的流程:输入->处理->输出。学习型阅读以提高理解力为主要目的。这里的理解就对应“处理”阶段。

所谓不被动,可以在“输入”、“处理”、“输出”等三个阶段不被动。

在输入阶段,我们可以带着问题去读:比如这本书的主题是什么呢?作者都说了什么,是如何说的呢?作者说的对不对呢?我们也可以记笔记。

实际上,《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作者给出了主动阅读的“四个基本问题”以及做笔记的七种方式,因为思维导图里有,这里就不赘述啦。(思维导图获得方式:见文末(一脸坏笑.png))

在处理阶段,我们可以试着理清楚作者论述的框架:围绕哪个主题,提出哪些观点,举了怎样的栗子。

在输出阶段,我们可以试着批评作者。这里的批评是指指出优点和缺点,而不是专指对缺点提出意见。好,是好在哪里?是见解独到还是论证清晰。坏,有时坏在哪里,是知识性错误还是论述不足?总之要有理有据。当然,我们也可以总结一下笔记,写写心得体会什么的。(此篇文章即为我阅读输出的一部分哦);

总之,我们有很多种方式、很多时间表现“主动”的~

阅读的层次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将阅读划分为4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基础阅读就是阅读的基础:就是能够阅读,并且能根据上下文对不理解的概念做出猜测。

检视阅读是在有限时间内阅读一本书,注意不是一部分,是一本书最适合的方式。在检视阅读是需注意三个方面:

1. 分类: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2. 主题:这本书在谈什么;

3. 架构:作者怎样阐述这些观点和理解;

分类,是希望“触类旁通”,“类”(对象的模板?)意味着有一些共同点,这使得我们可以很方便的做知识迁移,也可以增强对书籍内容的理解,规范阅读方法。当然,前提是有“类”可分。至于如何分,则在个人积累与心思了。

主题,是一本书的核心。了解主题之后,阅读时思路就会更清晰(因为论述等都是要围绕主题的嘛),就会更加敏感(因为你希望建立所读内容与主题之间的联系)。这就很主动啦。

架构,对作者来说是一种技巧,对读者来说是一种能力。作者根据架构丰满主题内容,如果你能领悟作者写作时的架构,可见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你已全然掌握。阅读,其实也是对话:作者在说,读者在听。说的好不好与听的好不好都会影响到对话的质量。

分析阅读是需要对一本书做详细了解时采取的方法,或者层次。如果说检视阅读是从宏观上理解阅读一本书,那么分析阅读就是从微观上阅读理解一本书。

类、主题、架构都是具有指导意义的战略。而围绕主题以及架构如何展开却是战术问题。战术,讲究细致。

关于分析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总结了三个阶段、十一条规则。围绕这些规则的是详细的论述。

掌握架构纲要是第一阶段。看吧,四个阶段并不是相互独立,而是我中有你的关系。基本上,主题阅读包含分析阅读,分析阅读包含检视阅读,检视阅读包含基础阅读。实际上,分析阅读第一阶段的内容和检视阅读要完成的任务很相近。

另外,首先对一本书施展检视阅读是一个很好的习惯:确认过眼神,我才知道你是不是我想读的书。这一点,我略有体会。面对满书架的《XXX从入门到精通》、《21天精通XXX》,找一本一眼看上去就很舒服的书至关重要,否则读啊读,才发现,这本书根本不合胃口,浪费了时间,浪费了精力。所以,即便准备施展分析阅读,你也有必要先检视阅读一下。

第二个阶段是诠释内容与讯息。这一阶段,就比较细致了。从关键字到关键句,从论述到解答。

第三个阶段是评判。这既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作者的尊重。但也有原则,这里不详细说,具体思维导图一看就明白~(嗯,绘制思维导图我也是新手,欢迎后台批评指正);

如果说检视阅读是要识得一本书的“骨”,那么分析阅读就是要品一本书的“肉”啦。

最后一个层次,就是主题阅读啦。主题阅读,读者要读的就不是一本书了,而是一系列书,一系列主题相近的书。

在分析阅读以及检视阅读中,我们都在找书的主题,然后理解它。在主题阅读中,则是要看这本书的主题是否是我需要的,如果是,那么这本书围绕主题如何展开,如果可以的话,就分析阅读之。如果不是,ok,下一本。这里自然是需要检视阅读帮忙了。

关于主题阅读,并没有深入学习书中内容。因为当我读到主题阅读时,前面的内容,我基本上忘光了。一来,是因为没有刚需:暂时还不会开展大规模主题阅读。二来,是因为再不回头总结,都不知道时间都去哪儿了。

要从十几万字中总结出这些纲领,的确需要知道如何读一本书。但是,我在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并不知道该怎么读啊。感觉自己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时用的方法和读《诛仙》一样,都是遇到喜欢的观点就标出来。然后就硬着头皮往下读,其实啥也不记得了(嗯,看到规则二后才知道应该有个规则一,但是具体内容又不知道,只好往前翻上十几页,找找规则一,电子书虽然方便,但是屏幕大小毕竟有限,终不如纸质书体验好啊)。于是到主题阅读时,我就知止啦。

回顾已经学习的内容,做出了思维导图,写下这篇文章。面对作者指出的规则,有些已经潜移默化,成为习惯的一部分,有些则感觉比较生硬,还需要好好消化。

就像剑客一样:一般剑客只看见手中剑,以手中剑为兵刃;再厉害一些的剑客,看不见手中剑,以心剑为武器。而达到顶级的剑客,手中无剑,心中亦无剑。对于这些规则,自然是一样的道理。

自己现在就处于眼中有规则这一阶段。还要多读书,多练习,才能进阶为心中有规则。如果有缘,说不定还能冲一冲,把心中的规则也去掉。(突然想到,上考场的我,就像学玩太极拳的张无忌:全忘了,哈哈哈);

关注微信公众号:落花流水存心阁 后台回复:如何阅读一本书 即可获得《如何阅读一本书》电子资源及思维导图(亲制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阅读一本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jiy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