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周五正是学校放周末的日子,我们学校是下午四点放学,我下课后直接到村口坐公交,等了有几分钟,等来了 16路公交,这时公交上的人已经摩肩接踵了,司机师傅还是停下来,当我上车后没有站立的地方,我刷了码就站在了刷码机那里,这辆车是从高校区开过来的,所以车上的全是高校学生。中途有零星的几个人上来,公交在通过解三的时候有点拥堵,在北城初中的时候就堵住了,以为前方道路施工,可是司机还是绕道开,最后发现拥堵是交通事故发生。车上的人还是拥挤严重,直到中心汽车站的时候,包括我在内下去了一大波的人,车上瞬间没有拥堵现象。
从公交上下来,我就看到汽车站出站口有卖票的人叫唤说去万荣,因为是周五,想想,多问了一句,有位吗?说是有位,我远远望去有座位,就奔大巴,到了车上还有几个座位,但是司机丝毫没有出发的意向。后来上来一个年轻妈妈,带着一个男孩子。孩子拿着妈妈的手机在玩,孩子的妈妈可能和司机师傅认识,彼此寒暄了几句,车子准备出发,经过公交站点,上来一个年轻妈妈带着一个小姑娘,可是这时大巴已经没座了,售票员就让她们坐到大巴车的机盖上,前面的小男孩坐到了机盖旁边的水桶上,他的妈妈站在过道上,等到加油站的时候上来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两个男孩,她上来就跟售票员讲价,说孩子可以不用买票,她们短途到三管,售票员说两个孩子至少要买一个人的票,两个人来回了两次,最后付了钱,坐到了大巴车的机盖上。
带两个孩子的女人,其中一个小男孩化了妆,自然吸引了周围妈妈们的注意,开始问小孩“你们今天表演节目了?”孩子妈妈解释说,今天是唱歌。妈妈们开始了交流,两个孩子的妈妈,说她的老大上的是理想小学一年级,私立学校,一学期5000元。水桶上的男孩妈妈说,自己孩子也是私立小学一年级。这时候有两个孩子妈妈的小儿子可能困了,开始哭。这个小孩上的是幼儿园,她妈妈问他,中午在学校没有睡觉?孩子说是的,妈妈就抱着孩子准备睡觉,她一直让自己的孩子脚往自己怀里拉,因为车上拥堵,她怕自己孩子的鞋蹭到隔壁大人衣服,最后这个妈妈干脆把孩子的鞋子脱了,虽然过了国庆,可是北方的秋天还是有点冷,孩子穿着袜子睡到妈妈的怀里就这样睡着了,她的大儿子可能大一些,但毕竟是个孩子,她开始提醒她的大儿子,不可以睡觉。孩子说可以,但是还是貌似也很困,因为坐到机盖上,他差点倒向司机师傅,为此她的妈妈还训斥了他几句。
由于前方的路还是那么拥堵,司机决定绕城走,这样快一些。坐在水桶上的男孩拿着手机玩的不亦乐乎,她的妈妈可能觉得孩子玩的差不多了,把手机要了过来,孩子倒也听话,没有吵闹。她的妈妈开始给孩子的爷爷打电话,因为他们到了县里还要回到镇上,才能到家,因为今天拥堵,可能要迟好久。孩子的妈妈打完电话,并没有要把手机还给孩子的意思,孩子也伸手要了一次,妈妈当没看见,孩子也就不再争取。无事可干,又没有同伴玩耍,孩子就开始瞌睡,由于坐在水桶上,孩子各种的倒头,一会倒到前面,一会左一会右,由于车辆颠簸,孩子睡的一点都不踏实,他实在是太困了,中途被颠簸醒,孩子貌似很不好意思,毕竟是男孩,面子还是要有的,朝着妈妈的方向笑笑,还是抵挡不了困意,最后他的妈妈告诉他,可以靠着玻璃睡一会,孩子睡了有几分钟,中途上来一个人,孩子的困意瞬间没有了,开始坐在自己位置,不吵不闹。
车到车管所的时候,有几个人要上来,又嫌弃车上人太多,司机的说服能力超级强,说是今天周五,孩子放假,人特别多,等到下一辆还是这么多,坐上就走了。不过也确实如此,坐在机盖上的那对母女,姑娘超级乖的靠着妈妈睡着了。
走了有一会,幼儿园的小男孩可能睡得不舒服开始哭,他的妈妈跟他说不可以哭,快到了!顺带提醒了他哥哥不可以睡觉。开始给自己老公打电话,让他及时接孩子。幼儿园的孩子可能太困了,哭了一会也就继续睡了。到了三管路口,售票员打开车门,及时的叫上接送的女人老公,让他先抱孩子,母亲抱着睡觉的老二下车,老大自己背着书包下车,车子继续向前,中途下去几个人,快到县城的时候开始有空座位,小男孩中途上了厕所,回来就坐到了机盖上,小姑娘的妈妈坐到了座位上,让姑娘一个人坐到水桶上,孩子可能第一次坐,一直担心自己会掉下来,她的妈妈一直安慰她没事!快到县城的时候她们下了车,从下午四点半出发,到现在已经晚六点半了,天色已经黑下来,温度也降下来,凉嗖嗖的。
到了站点,玩手机小男孩的妈妈让她穿衣服,准备坐到镇上的最后一趟大巴,孩子可能有点小情绪,一直说什么时候才能到家?孩子的妈妈可能被问烦了,就说,你经常坐车,你不知道?孩子穿上衣服,也没说什么,就随着母亲下车了!
放学的路途漫漫,真的去城里上学,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一路的颠簸,孩子何时到家?家长盲目的跟风去城里上学,可曾考虑到孩子的年龄?他们从一年级开始离开父母,这样的情况难道一直维持到上大学?我们的家长真的在陪伴孩子成长?还是把一个一年级的孩子送到学校,让他独立面对,他们笨拙的动作,缓慢的行走,对这个世界还没有观念,家长就把孩子送去远方求学?我们的国家在不断地扶持乡村教育,可是我们的家长在不断地往城市拥挤,我所在的农村小学也有这种现象,而且特别严重。国家在扶持乡村教育,可是家长的观念并没有改变,乡村学校在各方面不断的宣传,不断完善。家长在不断地把自己的孩子送往更远的地方求学。最后导致有些村子没有小学。孩子不得不远!
最后孩子只能接受回家路上的三四小时,不吵不闹,不哭不叫!走到哪里睡到哪里,中途的这几个小孩,没有一个说自己渴了,明明妈妈就在自己身边,却不能撒娇,成熟的像个初中生。他们已经习惯了!小学私立学校的全包让孩子与家庭的接触减少!家长为了省心,省事!却错过了陪伴孩子小学的几年时光!小小的他们,开始笨拙的求学旅途。这样的求学旅途将要伴随他们到大学。那个时候的孩子,他会怎样回忆自己的童年,或许每星期回家的三四个小时,是孩子的最深印象。
更希望家长可以理解孩子需要的是陪伴,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孩子,他们行动笨拙,不建议去太远的地方求学!最好就近入学!
放学路上,让教育回归孩子!家庭,学校,社会都需要觉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