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翻看简书上的日志,赫然发现,我已经两年多没有更新过文章了。其中最大的原因,我想还是窘迫的经济状况不再让我有闲情逸致停下来伤春感秋。在骨感的现实生活面前,我不得不低头苦干先解决温饱,再来谈风月。
用短短几句话概括,这两年间,我从一个文科生转行当了码农,工作地点从上海到了东京,唯一坚持不变的大概就是依然和男友在一起,不管如何吵架最后都能和好吧。每个知晓近况的老同学都会惊讶的问我,这中间到底经历了什么?
而我也只能苦笑,无非是在现实的柴米油盐中败下阵来。套用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的经典语录:
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为什么开始学习编程?
刚毕业的第一年,我如愿进了一家大公司当董事长秘书,拿着低廉的薪水干着看似光鲜实则毫无技术含量的活儿。每天走在地铁里,看着周围的人来来往往,都会无来由的生出一种无奈的沮丧。每天和我一起上下班挤地铁的人都是人生赢家吗?他们是怎样拼尽全力才能过上体面且普通的生活呢?
当我意识到自己不得不做出改变的时候,时间就变得十分宝贵。至于为什么选择学习编程,有这么几个理由。
-
在漫长的与自己相处的时光中,我很明白即使我学的是语言学,但我不是个口才卓越,长袖善舞的人。有的人可以在与人交流中获得能量,而我却只能消耗能量。所以我宁愿放弃迎合别人,只与机器打交道,也不愿意置身于感到不适的工作环境中。
-
也许是高中时的数学基础不错,被老师夸过有数学思维,所以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觉得编程似乎是我能迅速掌握的一项技能之一,即使后来发现学习编程并不太需要懂很多微积分什么的高级数学知识。
-
而且当时知乎刷得太多,带有自嘲意味的“码农”二字往往和“极客”、“技术宅”等词联系在一起,在我眼里程序员自带牛逼闪闪的光环,他们在黑框框里敲打一串串看不懂的命令行时,仿佛像超级英雄一样拯救世界。
-
最最重要的就是码农的起薪在各行业里绝不算低,由于对技术的要求,这个行业还是有一定的准入门槛。而对当时缺钱的我来说,这也许是最能改善我近况的职业选择。
当时的我以为只要踏入了编程的世界,就能和世界上最聪明的一群人在一起工作。而且谈论着别人听不懂的技术名词,能让自己显得那么与众不同。
于是我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学习编程的道路。所幸的是秘书的工作轻松简单,且上司宽容,我可以利用上班时间来学习写代码。后来的事情虽然并不是完全顺利,但好在最终还是走上了自己想要走的道路。
编程给我带来了什么?
深度学习的快乐
虽然说学习与年龄、资历无关。但我在公司里见过太多人(尤其是女人)工作以后就很少再努力学习了,她们往往把工作当成必须完成的任务,只要任务完成就准时下班,很少再她们身上能看到学习的欲望和动力。
而程序员往往要解决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bug,编程的工作并不是知晓一个范式就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而且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经常要学习各种新的框架和语言,不断的优化,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案。比起千篇一律的重复性工作,我更享受解题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
稳定且不低的收入
我以前觉得谈钱是个很庸俗的事情,甚至进了公司以后都不敢问HR我的具体到手薪资。但没钱真的是个很令人沮丧的事情,与男友的吵架里十次有九次是出于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恐惧。
钱壮穷人胆。有钱是我进高档服装店敢试衣服的勇气,有钱是我请朋友吃饭无需在意价格的底气。我的收入越高,证明我所创造的价值越高。能问心无愧地花自己赚来的钱是一种享受,无需在意别人的目光。
有尊严的生活
我很难定义幸福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毕竟每个人有每个人幸福的标准。但我想其中必定有一条是有尊严的活着。你无须为了生存而放弃自己的底线一再退让,你无须为了迎合他人而去做自己觉得错误的事情。
曾经看《圆桌派》里有一集讨论“跳槽”,蒋方舟说:
现在中国的年轻人试错成本太高,一旦不成功你会过得很惨。
我深有同感。周围的人一方面要求你年轻就要经历丰富,有所成就,另一方面又不接受你人生道路上所有的坎坷与失败。所以在他们眼里对你的评价就只有成功或失败,没有所谓的一个“普通而优秀”的人。
我之所以来到日本,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逃离国内的浮躁和喧嚣。在这里没有人问我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买房?我不想要为了迎合别人而去做他们眼里所谓对的选择,我只想活成自己本该成为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