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要拿起手机打电话,手机显示“我暂时不想被使用,请过一会再打”,那我肯定要去修理它,因为手机就是一个物,物不能有自己的感受和界限。有多少父母,孩子也同样被视为物,被视为父母意志的延伸。
大人看到孩子很可爱,冲过去抱他,要他和自己说话,可曾留意孩子那一刻的状态感受如何,是否愿意和我们建立关系呢?父母一刻不停地焦虑“孩子和自己预设中的不一样”,于是为了避免自己的焦虑,用各种手段修理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像去表现。
事实是:孩子是另外一个独立生命,若和你想象中一样纯属巧合,不一样才是常态。可是很多父母会说:孩子应该按照一个正确的人生方式去生活,我要求他和我想象中一样,是为了他好,是有道理的。
这样想的人,可以反思下自己的一生:当你的父母也这样看待你、要求你时,你的人生快乐绽放吗,你的人生活得精彩吗?几乎每个领域最顶尖的人,比如乔布斯、索罗斯等都说过类似的人生总结:成为你自己,而不是成为别人眼中正确的你,生命才真的有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