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务活 寻求帮助❤
儿童心理学家德雷克斯说过:“永远不要替孩子做任何他能做的事情。”
家务活是孩子能做的事情,那么,在你们家,是谁做家务?家务活是如何分工的?让孩子参与完成家务活,有什么意义呢?
简尼尔森认为:“孩子们是通过帮助家人做事情来学习人生技能、发展社会兴趣并获得能力感。”
在之前的课程中,我们说到——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体验,不断地形成人生信念,如果每一件事,都有人替自己做,孩子会怎样看待自己的能力?会形成怎样的信念?他们会不会认为,爱就是别人替我做事情?
在这节课中,我们就家务活和寻求帮助两张正面管教工具卡展开内容。
家务活让孩子获得“我能行”的信念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每一个真正心理健康的人,都会有为其所在的社会共同体做出贡献的欲望。”家庭就是孩子最初接触的社会共同体,实验证明,孩子有天生做贡献的欲望。
研究人员让几个妈妈把各自18个月大、还处于学步阶段的孩子们带到实验区域,孩子们坐在一旁看着研究人员在一根晾衣绳上挂东西。研究人员假装自己挂着挂着,夹子掉了,他们装作弯不下腰、够不着,一脸愁眉苦脸的样子,想看看孩子会作何反应。
孩子们先是看看夹子,再抬起头看看陌生人不知所措的表情,接着就捡起了夹子,递给了研究人员。
就连18个月大的孩子都有助人的欲望,可见,让孩子为家庭做些贡献完全是可行的。
在孩子年龄还不够大,做得不如家长好的时候,如果孩子一犯错就批评,很容易打击到孩子参与家务活的热情度,那么,家长该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愉快地为家庭做贡献,又能锻炼能力呢?
家务活的要点
1.每周的家庭会议上,家长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
列出家务活清单,每个人都有机会来思考家里有多少事、自己能做些什么;
2.设计一些有趣的方式,轮流交换家务活:
可以制作家务活选择轮、抽签用的箱子,选取每周必须要承担的两项家务活;
3.花时间训练:
没有孩子从一生下来就会做家务活的,因此,需要父母付出时间、耐心和精力去教导。对成人来说很简单的事,对孩子来说或许就是巨大的坎。
从简单的事情开始,比如,可以先教孩子叠毛巾,对折再对折,孩子学会了以后,再教叠小T恤。
可以为孩子准备一套属于自己的小工具——小簸箕、小扫把,孩子看了喜欢,用得顺手,就更有兴趣做家务活了。
最后,不要怕犯错,要相信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
4.表达感谢:
一周结束后,在家庭会议上讨论本周发现的所有问题,大家一起关注于解决方案,并表达感谢。
寻求帮助的要点
1.当孩子做出贡献时,他们会觉得自己能干,有归属感和价值感;
当一个孩子被需要,TA会有什么感觉呢?孩子有哪些时候会觉得自己被需要呢?时常觉察自己有没有给孩子这样的机会。
2.寻找一切机会对孩子说我需要你的帮助;
3.确保让孩子知道你有多感谢他们的帮助,不要着急评价,先表达感谢。
贴士-家务活
1.你给孩子提供的体验,决定了孩子形成怎样的信念;
2.不要期待孩子会喜欢做家务活,家长要创造性地教授,不要吝啬于鼓励;
3.在家庭会议上,一起商量家务活的计划,如果孩子失去兴趣,那么重新开始头脑风暴,制作选择轮、认领箱,让人人都有做家务的机会;
4.避免奖励,孩子需要感受为家人做贡献的内在动力,可以给予孩子感谢和鼓励。
贴士-寻求帮助
1. 要把我们教育的最高目标设定为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感到自己很能干,还能体会到自己的贡献带来的内在喜悦;
2. 孩子通常会对真诚的请求帮忙做出回应;
3. 哪怕孩子一开始拒绝,但当其切身做到时,依旧能带来丰沛的能力感和成就感。
孩子的收获
1. 培养了能力感和自信;
2. 增强了贡献他人和社会的意识及责任感;
3. 对自我价值有更客观的认识和评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