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赣县教研字【2019】33号《关于组建赣县区中小学(园)第二批名师工作室的通知》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名师队伍培养工作,发挥名师的辐射、引领、示范作用。刘真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特制订未来两年(2019年10月-2021年7月)发展规划。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本工作室认真履行区名师工作室职责,通过“组建团队——搭建平台——立足课堂——开发课程——研究课题——提炼成果——展示推广——示范引领”的发展思路,以“探索多元教学模式,开发宋城文化研学课程,打造高效读写课堂”为主要研究方向,并充分利用名师优质资源,通过课题研究及开展各类培训和教学教研活动,真正把名师工作室建设成为优秀教师的集聚地、未来名师的孵化地、 教学经验成果的共创共享地、师德正气的激发地,最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成就一批名师。
二、工作主要内容
1.立足“纯真语文”教育理念,打造多元语文教学模式。
纯真即单纯、朴实,真性情、真生活、真语文。以人为本,以文化人。通过文本解读,以文解文。打造“纯粹”的语文课堂,涵养“纯真”的语文人,追求“纯美”的语文生活。
本工作室在未来两年,我们将以教师成长为重点,通过刻意练习,强化训练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将老师培养成为课堂教学的能手,立德树人的好手。我们设立成长秘书,负责基本功训练打卡与培训,督促大家快速成长,让大家都成为“纯真”的语文名师。
我们将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重构学生、教师和知识的关系, 并以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为研究基点,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理念和行为,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风格。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特长,采取多元教学模式。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利用微课等教学资源),“课内与课外整合阅读教学模式”(课内教学与整本书阅读、群文阅读、专题阅读等相结合),“微写作+大写作”教学模式等。打造形式多样,但内涵纯粹的语文课堂。
我们将以工作室为平台,主动承担各级示范课、观摩课、展示课、汇报课等公开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实践更多课型,吸纳更多有效方式,提炼更多课例,让其他语文教师借鉴和运用。在研究团队中,专门设立学术秘书,负责收集和整理团队的课例及研讨实录。
2.开展课题研究,形成高水平研究成果。
完成课题研究是对名师工作室的一项基本要求。目前本工作室主持人刘真老师主持的省级课题:基于网络空间的文化作文微写作研究,已进入开题与初期研究阶段。该课题立足当前智能网络,信息时代的特征,融合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在读写教育中渗透立德树人的教育。准备开展的赣州宋城文化研学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已积累一定的研究收获,可以进入申报立项阶段。该课题着力挖掘宋城文化在研学实践活动中的课程价值,并设计与实施研学课程。
今后我还将在整本书阅读与微课资源利用方向做出课题研究。以上课题切入角度不尽相同,但目的指向都是探究语文教学中的优秀文化的传承,网络空间的利用,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读写能力的提升。工作室将以这四类课题为重点,坚持课题引领、研究推动,带领工作室成员围绕语文学科教学当中的热点、焦点、难点等问题展开思考探究。同时积极指导工作室成员申报新课题,形成“人人有课题,个个有抓手”的研究格局。力争形成一批对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引领作用、产生较大影响的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3.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建设一批学科资源
工作室将根据语文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结合课题研究的内容,开发校本课程,建设一批语文学科资源。主持人刘真老师近年来热心于研究本土“宋城文化”,在教育教学中注重优秀文化的传承。同时,作为我区初中语文兼职教研员,刘真老师近年来,推动整本书阅读与微课资源的开发。我们工作室将结合以上研究工作,积极参与“赣州宋城文化”研学课程的开发,参与网络微课教学的研究。建设“宋城文化研学”校本课程,“语文读写微课程”等一批语文学科课程资源。工作室将对所开发的学科资源及时宣传、推广与应用。
4.开展培训活动,带出一批名师
工作室成员将至少擅长一个主打教学领域如写作、阅读、古诗文阅读、基础知识、整书书阅读、微课制作等,在这个领域内形成一套精品课程:教学设计、示范课、微课、论文或反思、训练体系。刘真老师将利用已有的影响,充分带动工作室研修团队,积极参与全区或各片区开展的培训活动,送教到校活动。同时与其他名师工作室和相关学校举行联动教研活动,通过上课评课、讨论交流、报告讲座等,丰富工作室培训形式和内容。工作室通过名师引领,团队行动,带动一批,辐射一片。
三、工作机制与策略
(一)研修机制与策略
1.以专业为引领
本工作室将聘请封义珑主作为专家顾问。定期有计划地请封主任前来上课、开设讲座。工作室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优先选送优秀成员参加各级别的学术讲座、研修班、进修以及外地参观考察等活动。成员通过聆听思考、交流心得、撰写文章逐步提高自身理联系实际水平,促进每个成员的提高。
2.以研修促提升
工作室将扎实开展专业研修活动。个人研修与团队研修相结合,认真制定并落实研修制度,努力提高团队成员专业素养。(1)个人研修
①开展深度阅读,每月共读一本书并撰写心得体会,实施读书打卡。
②每人每学期承担一次专题讲座,或一次公开课教学,并形成书面教案及课后反思(课例)
③工作室成员至少承担或参与一项区级以上与工作室研修主题相关,并有成效的教育科研课题,每学年至少有一篇论文在区级以上刊物发表或参加研讨会交流。
④每个成员都要开通简书或其他写作平台的账号,建立自己的写作平台,常写常分享。
(2)团队研修
落实团队研修“日动周会月聚”工作设想。通过“日动周会月聚”的有效互动,促进团队成员的专业提升。
“日动”即遵照工作室安排,每天在群内进行读书或朗诵或反思等基本功训练的打卡;
“周会”指每两周一次定时间、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通过微信群进行研讨交流;
“月聚”指每月召开一次聚会,通过“沙龙式”研讨,让全体成员在交流中研讨,在研讨中碰撞,在碰撞中感悟与提升。
3.以活动促成长
本工作室研究成员将积极参加各级主管部门学术团体组织开展的名师工作室各项研修、观摩活动,并与廖良平及其他名师工作室交流互动,构建研究共同体, 通过论坛、沙龙、讲座、报告会、观摩课等形式,开展系列语文教学教研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学习、交流、展示的机会,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管理机制与策略
1.以建设促发展
(1)团队建设
①主持人有献身教育的热情,能够指导和引导工作室研究人员制定共同目标,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学术氛围。
②工作室研究人员有强烈的进取心,积极参与工作室各项研修活动。
(2)常规建设
①制定工作室规章制度,明确工作室研究人员工作职责、义务和权利。制订考评与奖励制度,加强管理和考核。
②制定工作室两年发展规划、学期工作计划;工作室研究成员制定个人成长规划,且目标明确,内容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③建立工作室研究成员个人成长档案,总结、听课、评课记录、公开课、展示课的教案、设计的预习案、讲座、发表的论文等材料及时收集归档、存档,为个人的成长和工作室的发展提供依据。
④工作室每次研修活动都要有详细及时记载,相关档案资料及时整理归档。
(3)网络建设
建立工作室公众号(虔城幸福语文)、美篇(沐芝阳)、简书等平台,开辟相关专栏, 内容丰富, 不断宣传工作室的研修成果和国内外最新的教改成果,做到专人管理, 每周(日)有更新, 能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经验,在区内外有一定的影响力。
2.以示范促辐射
(1)个人区域带动
通过团队协作研究,提升工作室成员对教学工作的管理、策划、实施的能力,并积极发展工作室的外围成员,引领带动外围成员所在学校语文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2)团队示范辐射
①以工作室公众号、美篇、简书为研究、交流平台,与兄弟工作室和广大师生、家长、学生展开学科交流和咨询。
②本工作室团队每学期举行一次区级以上研修成果展示活动。通过专家引领、开设公开课、示范课、专题讲座、教师讲坛等形式示范、辐射,推动我区的语文教学改革。
四、预期研修成果
1.打造一支师德素养好、教学水平高,教研能力强,在我区甚至我市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师队伍。
2.探索一系列多元高效的教学模式,打磨并推出若干节特色优质公开课展示交流,在我区产生一定的示范辐射效应。
3.开发建设一批包括校本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微课、创新作业和经典试题等学科资源。
4.完成主持的各项课题,凝炼一批研究成果(校本课程、论文、课例等),发表论文不少于10篇,其中省级以上3 篇。
五、工作计划与安排(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