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08-24 《药师法开示录》第六章第七节:物来则映,物

2018-08-24 《药师法开示录》第六章第七节:物来则映,物

作者: 慧魅 | 来源:发表于2018-08-24 20:07 被阅读0次

    《药师法开示录》第六章第七节:物来则映,物去不留

    师慧悟:老师,为什么前些天我会发生了很多不顺的事?心情也莫名的不好啊?现在心情好多了,但还是有一点的不顺的小事发生。

    本了老师:我跟你们说过,修行人一定要修正能量,境随心转,你心情不好是因为你心随境转了,就是环境改变了你的心情,一定要“物来则映、物去不留”,这样就会达到“如如不动”的境界,心静如水清澈透亮,你就明了了。

    师慧陽:老师,怎样做到境随心转?

    本了老师:境随心转是境界。境随心转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善念和恶念,也是佛性,也是魔性。念,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你心向善,转为佛,那就“心静如水、如如不动”,是境随心转。境随心转是念力一定要达到,有了这种念力,你就可以境随心转,不受外界的干扰。外界的一切干扰对你而言,你都“如如不动”就可以达到这种境界。简单地说,就是别人说你、骂你都是在成就你,你感恩他,你就没有随他转;如果别人骂你毁谤你侮辱你,你要去回他,那你就心随境转了。所以,别人如果骂你毁谤你想尽一切办法来激怒你,你都能静下心来,用你的心去转境,那就能达到境随心转。

    师慧陽:老师,如何真正做到自在、放下?

    本了老师:放下,不是叫你放弃,放下就是放空,空,是实际的存在。放不下,不空,是妄想和妄念,还有你的一些执着心的存在,那叫不空,放不下。放下自在,就是说,它是存在的东西,你放下了它依然存在,但是你不随它这种境去转,一定要做到境随心转,不要心随境转,心随境转就是没有放下。

    福全中仁:心空眼不空。

    本了老师:心空眼不空,这的确是境界,真正地达到这种境界,就是“物来则映、物去不留”,这就是心空眼不空。看到的来了,走了,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走了,这叫“物来则映、物去不留”,是一种境界。

    布噶:无境?

    本了老师:其实今天有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来给我说这话:“境无境,境无止境。”无境其实就是无尽,明白了吗?就是不管学什么事情做什么事情,去无尽,境无止境。所以说你认为我现在修得好,其实我继续在修,不是说你认为我修得好,我就不修了,那我就停止在这个界面上,是无止境也无境,所以说不停地要给自己增加能量,把自己修得更完善,境无止境就是无尽,就是修到现在就算修成佛了也还在修。

    师慧湘:请老师开示,修行境界可有得比较?

    本了老师:修行的境界不是比较而得,是由心而得,心有了境界,明心见性,你就知道境界是不可比,也是无法估量的,境无境、法无法、道无道,修到什么程度呢?身空、心空、法空,这就到了境界。佛性,心为空,所以修到空的境界,你就到了境界。整天执着世间的一些事情,围绕着贪嗔痴一直转个不停,你的境界从何而来?所以说我们修行一定要看淡、放下,什么叫看淡?就是心中没有欲望的火,用水把它浇灭了。“淡”字写得很清楚,左边“三点水”右边两个“火”字,就是用你的心水把心火浇灭,你就看淡了,把燃烧的欲望放下,你就有了境界。

    师慧丽:请老师开示愚人读书,聪明人读人,智慧的人读己。

    本了老师:为什么说愚人读书呢?因为书有很多种类,有开悟的书、有灵感的书、有知识的书,读了这本又要去读那本,读到最后把自己都读傻、读糊涂了,读得不明不白了。其实学习是一件好事,知识也很重要,但是我们每个人不要被书转,让自己在书的迷阵中走不出来,很多的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书读的比谁都多,到世间却连火柴都不认识了,连麦苗和韭菜都分不清了,所以书让你越变越愚蠢。

    聪明人读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跟人打交道,所以你要学会去读人,读懂了人掌握了人的特征,掌握了人的一切嗜好,你才能与他相处,才能在他身上学到很多好的东西。当然如果是不好的东西,只要你相处好了,他也会学习你好的东西,去掉不好的东西,成为一个圆融的气场,你就无限的快乐。读书,因为你的理解能力有限,相同的书10万个人读就有10万种理解,悟出来的意思也不同,所以说愚人读书,越读越愚。聪明人读人,八面玲珑,能把所有人都读懂,那你就快读懂自己了,你能读懂别人,你离开悟就不远了。你把别人读懂了,别人的所需所求、别人的表情、别人的心思,眼神稍微一动、耳朵稍微一偏、嘴稍微一张,你都知道他要干什么,那你就离开悟不远了。学会读人,是我们在世间法中最重要的问题。有些人在企业单位读不懂领导,总辱骂领导,总说领导对他不好,其实因为他没有读懂领导。认为员工不好相处,为什么这些员工都对他不好?是因为他没有读懂员工。还有,现在社会里有很多的大龄男女,女的读不懂男人,男的读不懂女人,所以他们就成了剩人,这也是最关键的。能读懂人就读懂了事理,读懂了世间法,明白了一切明心见性,你也就读懂了自己,你把自己读懂了,那你就开悟了,你的修行就达到了境界,所以说愚人读书、聪明人读人、智慧人读己。

    智慧人读己,就是他知道自己:哪个地方是长处,哪个地方是短处,哪个地方需要补足,哪个地方需要完善,清楚得很。只有自己明白了自己,那你的修行就到了一定的境界,就怕自己明白不了自己,你的修行肯定在迷茫之中。许多人跟我说到了什么境,我修到了什么什么,其实是你自己没有读懂自己,自己修到了什么境界自己最清楚,外人是看不清楚的,如果连自己都不清楚,外人再清楚也是假的。别人说你修得好,你修得简直是到了一定的境界,他那是在恭维你在害你,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你可以去验证自己,要读懂自己就去验证,验证自己你就明白了,“我碰见什么事情,我到了什么境界”。像男的修行碰见个美女,能不起心动念,我修到一定的境了。看到别人该帮助的,发起善念,我修到什么境界了。慈悲心在哪里,修到哪里,你的境界又在哪里,自己非常清楚,所以智慧人读己,每个人要学会读懂自己。

    师慧善:请老师谈谈何为无相忍辱?何为无相布施?

    本了老师:来自宇宙间的任何的一切的忍辱叫无相忍辱。今天的天气不好了,你的心随着天气转,天晴了,你光明;天阴了,你黑暗,因为天气不好,而导致你的心情不好,总觉得压抑,这就是一种无形的来历。无相忍辱就是说我们的修行相由心生,能做到无相,就放弃了忍辱。其实每个人都要过忍辱关,忍辱的方面是各有各的不同,也是成就。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那你就不知道你会做错事,你认为你是对的,永远去坚持,你就会遭到巨大的忍辱。因为你认为对的,恰恰是相反的是错的,你这种忍辱是自己招来的,要化解这种忍辱就要“两耳不闻窗外事”,眼不观六路,明心见性,你这种忍辱关就过了。要学会感恩,每个人让你受委屈的时候,你感恩,你的功力就会百倍增加,你的能量就会百倍增加,你一切的修为境界提升得不可思议。无相布施,许多人认为布施就是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其实布施有很多种,身口意都可以布施,你的一个心一个念布施给别人,为别人着想,给别人正能量都是无相布施,虽然你看不到,但是你真正地可以做到,为他解除了种种的业力和一些冤业。

    广州-师慧可:怎样处理好出世间与世间的关系?达到一个境之后,怎样不走回世间看问题?保持精进向上,而站在世间法的角度上会不会降低修为?

    本了老师:这个问题是一个修行境界的问题,世间的问题,其实也是出世间的问题,出世间的问题是一些正念,邪念的东西就是没有出世间。所以我们每个人在世间中,在修行的过程中一定要精进,你向正能量、正念上去走,那就是出世间与世间融合了。如果出世间的一些正念,与世间的邪知邪念就是一个境,这个境就是天与地,就是格格不入。

    因为你说到一定的话不理解,从某一个角度来说,人听佛说话,听不懂的那就是说鬼话,其实那是佛话,所以说怎么去处理好出世间与世间的关系,就是首先要懂得在世间如何脱苦,那你就走出了出世间与世间的这个境。譬如我见到我很多的学生来了以后,都长得漂亮,觉得要修得很漂亮,这个挺好的,修行都把大家修得漂漂亮亮的,修得跟佛一样的,慈眉善目的,我也赞同,所以世间的很多东西,是出世间也可以采纳的,但是邪知邪念不行。脱苦,是自己的苦必须自己去脱,脱完自己的苦这个境就上去了,自己的苦要是让别人帮你脱,你的境永远上不去。

    所以说出世间与世间的关系,其实我告诉你们,西方极乐、东方琉璃国在哪里呢?就在世间!其实当我们每个人,走到了真正的境的时候,你会发现世间就是佛国,世间就是天堂,世间也就是地狱,看你把你自己放在地狱中、放在天堂中、还是放在佛国里,这是你的心念与你的空间放在哪里的问题。你如果老把自己当人,你永远是人;你把你自己当菩萨,你就成为菩萨,行菩萨道;当你把自己看作佛的时候,你的佛性就出现,你就是佛,所以说出世间与世间我们一定要分化清楚。出世间与世间的关系,出世间也是世间,世间也是出世间,只是在念中你走到这个境,你看到的是佛国,世间就是佛国;你看到的是地狱,世间就是地狱;你看到的是天堂,世间就是天堂,这就是出世间与世间的概念。

    师慧鸣:请老师开示什么是涅槃?是种境界吗?

    本了老师:也能说是一种境界,“涅槃”这两个字只能对觉悟的人说,觉悟的人是什么呢?觉者就是佛,只有佛和菩萨才能得到这两个字,叫涅槃了,是一种境界,没有境界用不到这两个字。一般人死了,像我们普通的人死了就是死了,领导死了就是去世了,就这个道理,修到一定的境界,世间走完了,色身和阳气耗尽,他要回到佛国去叫做涅槃。就是说我们修到佛了,修到一定的时候自己得到了果位,得到了菩萨位,得到了佛果,这时候别人说往生涅槃了。修得不好叫往生,修得好修到境界了叫涅槃,跟世间法死了去世了,是一个道理。

    广州-师慧茹:请老师开示,何为超凡入圣?平常修行中应该怎样做,才能够达到超凡入圣?

    本了老师:修行,就跟我们走路一样,你首先想超凡入圣,那你就必须要有超凡入圣的愿力,这个愿力就是你的结果,就是你的果位。你想到某一个地方去,那你就一步一步地去就是了,至于看你是走着去呢?还是坐车去呢?还是开车去呢?还是坐飞机去呢?那就看你的福报。超凡入圣跟你的福报有关系,福报从何而来?从德中来。德从哪来?是从你累世的修行中积攒而来的资粮。

    有钱就坐飞机,没钱就走路,走路你也能达到目的地,也能达到你所需求的果位,就是慢一些,这里面有提到一点,就是说跟根基有关系,你前世修得好,资粮打得好,你的根基好那你就修得快,你的根基差就修得慢一点。相当于你身体好你就可能修得快,身体好你跑步也可以去,你行走也可以去,再福报大一点你可以自驾游去,再修得好一点,你可以买一架飞机自己开着去更好,这就是看你的根基,看你福报的问题。

    要超凡入圣,首先要具备超凡入圣的条件和愿力,如果你没有具备这些,那你就是在妄想中。我修行,今天修明天就想成佛了,那是做梦,那在梦想中。成佛,我们药师佛在行菩提道时,也发了十二大愿,他依照一个一个的愿力,以愿为戒,以戒为师,有了这种戒律,就有了一定的定力,定住了方向定住了心,智慧自然通达,结果是什么呢?得到了佛国的果位,执掌了如来大权,那你连愿力都没有,想我一修就超凡了,要知道超凡超凡,要和普通人不一样,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你做到了,你就超凡了,你就有境界了,否则你修来修去和普通人一样,那你就没有超凡。

    何为超凡呢?就是超出凡人,你和凡人一样就没有境界,我们的境界在哪呢?在我们的心里。如果整天都在想着别人口袋里的钱,你的境界是什么呢?就是小偷。如果整天想着外边的美女,那你这个人就是淫棍,因为你整天想的是什么,你的境界就是什么。如果整天想去发财,太贪了,变成鬼道了,有着魔鬼性的行为。如果整天怀疑身上有病,你这个境界就在病中。就像你拿个破碗去吃饭一样,总担心这个饭碗会漏的问题,这就是境界,你们每个人一定要把自己的境界升起来,境界就是我们的心,境界就是我们整个地明白这颗心,当你明白这颗心的时候,你就可以见到你真正的阿赖耶识。

    所以平常修行的人应该怎么做呢?我已经告诉大家了,你们要修行,首先要修心,修正自己不规范的行为,眼、耳、鼻、舌、身、意都要去修,因为它们都是罪根的开始,也是罪根的使者,也是罪根的代理人,只有你眼正了、耳正了、鼻子正了、嘴变正了、身变正了、意变正了,然后你就到了第七识末那识。末那识里就是修心,末那识就是定心的,让你把心定住,没有妄想没有妄念,你就修到第七识了,把前面六种修好了以后,你就修第七种。要“如是我闻”,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踏着去佛国的云梯,当你把这些都消除了,心中让魔无壤了,身体修成洁白体了,没有污秽可以介入你的时候,你就明心见性了,你就得到你的本灵,得到你佛性的本灵,你就可以修到超凡入圣的境界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8-24 《药师法开示录》第六章第七节:物来则映,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jvi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