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六十三,又返卫国,六十八,归鲁国。

六十三,又返卫国,六十八,归鲁国。

作者: 锦莉 | 来源:发表于2024-09-05 10:52 被阅读0次

    孔子这回 回卫国,比上两回顺利多了。卫出公(原太子蒯聩的儿子)也执政差不多三年了。

    (我们来回想一下,55岁孔子被逼离开鲁国,来到卫国,呆了几个月,卫灵公派人监视,孔子愤而离卫,经历了匡城之围,又回卫国。

    这次呆了三年,差不多六十,因为在卫国的一些事情,加上卫国的压位之乱,60岁离开卫国

    这次回来,63了。)

    卫出公是有意思请孔子来担当重要职务的,而且,孔子的弟子也有在卫国做事的。 这次回来感觉开头就蛮顺利的, 毕竟,卫出公比他爷爷卫灵公年轻有干劲有想法。

    子路,是一如既往的热心,和直肠子, 马上来问孔子:”老师,卫出公要请您出山,您打算怎么开始弄呀?’

    其实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呀。  直接关系到孔子能否真切地在卫国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呀。

    记得我们最开始一稿就讲了,孔子三十岁之前就曾跟 齐景公讲过君君巨巨的理论,这一次孔子回答子路说:“首先要整顿名称,要让名称与职务完全符合,要让事物名称和它实际完全符合”

    其实,孔子的这个思想,放在现代管理上,是非常落地的,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什么职位就有什么待遇,行使什么职能。其实是非常好的管理办法,也可追责也可鼓励人上进。

    不过,接下来孔子地这番言论的解释,还是体现了孔子虽然有超过时代的思想,却依然被局限于时代中。

    子路说他迂,他说:“名称不对,说话就别扭,做事就做不好,礼节音乐就兴不起来,没有礼节音乐节制,弄罚就不公允,百姓就不安生, 所以,名称很重要,要说准确,如果酒杯不是方的,你也叫它方酒杯吗?”

    孔子这一套做法,或许在相对平和的时候很好的一套管理方法。孔子的一些思想都还落在周天子时期,相对礼乐齐全的时代。 但是春秋,到春秋战国,包括这一路上,各个国家之间都在冲突,几乎是动荡的一个时代呀。 新旧的势力交替,新旧的名称与实际不吻合是常态,这种大背景下,孔子的理想注定是无法实现的。

    孔子六十四岁那年,鲁国发生了一件事情, 涉及孔子的几个弟子。 

    第一:吴国势力扩张,威胁到鲁国,鲁哀公七年,吴国和鲁国会谈,吴国要求鲁国拿百牢做献礼。这是很过分的要求,而且吴国还威胁鲁国,说宋国已经给了,鲁国不能少于宋国。而且,吴国还提要求要季康子去见。这次幸亏临时借用了子贡,在外交上有一个小胜利,总算脸面保住了,没有被吴国羞辱。

    第二:第二年,吴国攻打鲁国,幸亏有七百勇士坚决抵抗,吴国才退兵,这里就有孔子的弟子有若。

    当时鲁国贵族季康子深深感觉到国家情势危急,又看孔子的弟子还是能力不错的。估计也想起父亲季恒子临死前让他把孔子请回国的事,而且当时是打算先请孔子弟子冉有,却一直没有行动。 于是经过这两次事情后,季康子派人去卫国请冉有。 这一年,孔子差不多六十五六十六的样子。

    孔子听到这事,很兴奋,说鲁国是要重用冉求呀。 他看着自己这些亲近的弟子,内心真是骄傲满满,感觉都是人才大才呀。个个都有大本领。 孔子知人善教,因材施教的天赋,在他的一生教育事业中,都在体现,《论语》当中也有许多的小故事。 类似于问行,问孝,问治国。都有涉猎,  

    确实, 事情的变化和机缘是都不一样的,每个人每个人每个国家的运势都不同,除了基本的道和战略, 在具体的术上和战术上,都是可以千变万化的。 所谓“一心生万法,万法摄一心”啊。

    冉有这次回鲁国,不久就立了功,当时吴国联系鲁国攻打齐国,齐国和鲁国是邻居呀,齐国就入侵了鲁国,三家贵族开始还不想抵抗,冉有劝说后,季康子才出兵,其余两家贵族也出了兵,不过,最终只有冉求率领的季家的队伍打了胜仗。

    冉有有从卫国回鲁国的时候,其实子贡就有私下叮嘱过,有合适的机会一定要提老师回国的事情,冉求也放在心上,这下机会来了,

    季康子的兵在冉求的率领下打 了胜仗后,

    季康子问你带兵的才能是天生的吗?冉有一看,机会来了。

    回答:‘“是孔子那里学来的,老师教 的》”

    季康子问:孔子是怎样的人呢?  ( 季康子实际上跟孔子基本没什么实际的交集,他管家的时候,孔子已经被他爸爸逼走)

    冉有说:“他呀,如果任用他,一定有成就,有了成就,对百姓一定有好处,就连鬼神也找不出他的岔,可要是不合他的意,哪怕给他万户人家,也看不上眼。”   翻译一下:有能力有情况有底线不惧权势。

    季康子说我想请他回来,可以吗, 冉求心说太好了,但是嘴上是说:可以的,不过不要再听小人谗言,又冷淡我的老师就可以了。 

    于是,季康子派了公华、公宾、公林三位代表,还带了重礼, 来卫国迎接孔子回国。这一年,孔子已经是68岁的老人了, 在外面颠沛流离了14年漂泊生活。经历了许多,看了许多,也接受了一些不同见解的人,眼界更广,对事物观察抓取本质的能力更深刻了。 

    孔子68岁, 结束了周游列国14年的漂泊,归鲁。 

    我相信,孔子心里是十分开心的,古人说叶落 归根,68岁,在当时,真的是高寿了。

    孔子其实一直在关心着袓国。

     当年,齐国准备攻打鲁国,孔子十分着急,想要救鲁国。齐国鲁国不是一个重量级呀。

    子贡闪亮场, 

    他先去齐国,说说齐国田常不要攻打鲁国,而应该攻打吴国。(为什么,他分析齐国田常想打鲁国的背后心思,田常是齐国新兴贵族, 想夺权,想 削弱其它贵族的力量,田常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打仗,子贡见了田常直接劝说不要打鲁国,鲁国,一个破小国,人不多城不深,三下五除二就拿下来,您想削弱其它贵族的势力, 办不到呀。 对吧, 您看,这个是人性高手呀,一下就看出田常兴兵背后的意图。 子贡劝田常打吴国,吴王聪明,大臣也好,土地肥沃。这打起来不得一年半载,消耗其它 贵族的兵力,再好不过了。 “忧在内攻强,忧在外攻弱)这是子贡的话, 太哲理了。一下就说到田常心里, 子贡还说,鲁国弱小,您拿下来,至少也会损失自己的一部分实力,等您拿下鲁国,回齐国,齐王不得忌惮你,功高盖主呀。 田常是越听越在理。但是又不想,不行呀,我准备打鲁国都好长时间了, 这突然说不打就不的,还去打吴国,也没道理呀。 

    子贡说: 那这样吧, 我让吴国先打齐国, 这样田常将军不就有正当理由 改攻打吴国。(从而要资源,再夺权。)  田常说:哎呀, 你要能让吴国先找我齐国麻烦, 那我可就有正当理由揍吴国了。 

    于是,子贡来到了吴国,此时,已经是吴王夫差当家了, 那叫一个意气风发呀。子贡见了吴王地差后, 先表扬吴王夫差把越国干了,但我知道越国不是您的终及目标,大王您志向远大,是想称霸中原的。 这话,吴王夫差爱听呀, 就是,我是要称霸中原的,一个小小越国小小勾践算什么,接下来,子贡说:大王,您的机会来了, 。夫差一听,那个兴奋, 子贡说: 您看呀, 齐国想攻打弱小的鲁国, 我可告诉您, 齐国田常将军一旦打下了鲁国,搞来了那么些战利品,齐国就有可能成为您称霸中原的第一强敌呀。 吴王一听,这可不行呀, 请教子贡,我咋办呢, 子贡心想好家伙,总算上钩了, 我为了老师也真是太不容易了, 于是说,好办呀,您先打齐国呀, 而且你是打着匡服弱国的正义之名去打的, 可算是师出有名,占理呀。而且,您呀,一旦打败了齐国,那可是巨大的威望呀。 吴王夫差一听,很振奋,蠢蠢欲动。 可是转念一想,不行,我的邻居越国,虽然被打败了,但是依旧蠢蠢欲动,万一我去打齐国,越国来抄我老家,我不就亏大发了吗?

    子贡说: 这好办, 我让越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六十三,又返卫国,六十八,归鲁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jwk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