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十一当天的成交额又创历史新高,正在进行中的“黑五”,即将到来的“双十二”依然像一波一波汹涌的海浪拍打人们买买买的的心。
消费欲,毒瘾般让人欲罢不能
于是人们又开始追问,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
说实话,消费观这种问题,掺杂太多主观因素和客观影响,月薪两千跟年入百万的人,消费观肯定截然不同,因此很难解出一个最优答案。与其说“好”,不如说“适合”!
你是白领还是学生,是高层领导还是普通职工,家里“有矿”衣食无忧还是需要还房贷车贷花呗信用卡,抛开实际情况谈消费观,都是无稽之谈。
“衣食住行”是生存刚需,拿穿衣举例,假设一个职场新人,月薪五千且没有家庭的额外经济支持。日常支出之余,要给自己添置几件像样的衣服增加底气,剪裁精致的职业套装、材质上乘的大衣等,尽管商品价格不菲,但也并非能力不可及。
那么这就属于“目标导向”型消费,某种程度上还会激发自己的工作动力,从而促成一个良性循环。
但是如果追求件件Prada、包包LV……
只能说超出现有能力范围的消费,欢愉和满足之后会带来更多的焦虑。
消费,要与能力相符、与位置相配、不超前消费也不铺张浪费.
“人要活在当下”
“生活如此辛苦,要对自己好一点”
“想买就买吧,钱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陪着你”
……
我们好像无时无刻能听到这些话。
听起来不无道理,但是潜移默化中,人们膨胀的欲望和虚荣心开始趋向合理化。月光族比比皆是,人们透支消费、人们超前消费……
价值观未成熟的年轻人更容易受其影响,于是出现了诸多负面的结果,正值青春年华的少女们深陷“校园贷”的漩涡,得不偿失。
欲望,人人都有!但是当购买一件价格不菲的商品时,希望你是由于认可产品的设计、认同品牌传递的价值观、是因为需要合适的装备出席某些场合,而不是因为同事Vivian刚入了一件新款chanel,我就必须也得有……
遵从自己内心最纯粹的声音,明白自己消费某件物品是喜欢、需要和适合还是仅仅为了攀比和炫耀。
再回到已经过去的双十一,很多人为了凑官方满减,买了很多可有可无的东西,到最后也只能闲置,渐渐蒙尘。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损失。
有句话说“在能力范围内给自己最好的”。
当因为价格原因选择看似更加“划算”的产品时,实际上反而增加了支出,由于价廉质不优,你需要不断地迭代,到最后甚至比购买一件优质产品的花费还要多。
打个比方,目前有3000元预算,10件300元的大衣和1件3000元的大衣。你会选择哪个?
养成精致消费的习惯,渐渐地会发现自己拥有的都是心头之爱。
消费分纯粹型消费和投资型消费。
周末去ktv消遣嗨皮,这是娱乐消费,报一个声乐培训班,这是兴趣投资;烧烤火锅珍珠奶茶,这是饮食消费,运动装备健身卡,这是健康投资……
人们往往注重即时性的消费感受,但是,健康很重要、心态很重要、能力很重要。增加这些方面投入的时间和金钱,最终获得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是那些包包口红篮球鞋所给予不了的。
注重消费的隐性收益,看从长远来说能得到什么。在自我提升方面,永远不要吝啬,内外兼修才是正解!
有一本书叫《世界上可爱的东西太多,我不能什么都要》,人们总是拥有的越多,想拥有的就更多,但是啊,快乐的那一刻从你学会知足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