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唐兴亡三百年》笔记七

《大唐兴亡三百年》笔记七

作者: 流水孤村 | 来源:发表于2021-05-26 21:43 被阅读0次

1.从一千多年后回头去看,透过岁月的尘烟与时光的帷幔,人们能否看清,哪一刻才是大唐帝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2.《资治通鉴》称:“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这就是成语“口蜜腹剑”的由来。

3.因为有唐一代胡风很盛,虽然也有三纲五常的礼教约束,但是人伦大防毕竟比其他朝代松弛得多,没有那么多道德藩篱和伦理禁忌,所以前有太宗李世民纳弟媳为妃,后有高宗李治立庶母武媚为后,再后来才有玄宗李隆基纳儿媳为妃的这一出。

4.“当我们要应付一个人的时候,应该记住,我们不是在应付理论的动物,而是在应付感情的动物。”(卡耐基《人性的弱点》)

5.年轻时受些刺激未尝不是件好事,因为他会激发人的斗志,迫使人更快地成长。用佛教术语来说,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正面助力,称之为“增上缘”,反面助力则称之为“逆增上缘”。

6.说到底,人有时候不快乐,不是因为自己不成功,而是因为别人成功了。

7.用刀剑杀人,很残忍,很暴力,儿童不宜。用舌头杀人,不见血,很温柔,百无禁忌。

8.玄宗随即把郑镒叫到跟前,问他突然升官的原因。郑镒面红耳赤,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最后,还是玄宗身边一个叫黄幡绰的优伶帮他作了回答。黄幡绰不无讥讽地笑着说:“此泰山之力也!”(段成式《酉阳杂俎》)这句话既是在提醒玄宗,这个郑镒就是前几天在泰山顶上被“推恩”授官的人之一,同时也是在暗讽郑镒,说他纯粹是靠岳父的关系才得以连升四级的。后人之所以称岳父为泰山,其典故正出于此。

9.其实,为官的道理大致跟挤公交类似。还没挤上去的时候会拼命嚷嚷,说上面还有位子,大伙再挤一挤;可一挤上去,就会冲后面的人吹胡子瞪眼,大骂别人眼睛瞎了,明明没位子了还挤,甚至恨不得踹下面的人两脚。

10.佛教所说的“修大忍辱,得大福报”。

11.正所谓福薄位尊,力小任重,此乃万祸之源也。

12.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一利起则一害生。想要积极进取有所作为,就必然要得罪人;想要一团和气不得罪人,就只能以丧失原则,混淆是非为代价。二者必居其一,没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好事。

相关文章

  • 《大唐兴亡三百年》笔记(七)

    郭子仪救唐代宗于危难: 在这个世界上,足以让人心寒血冷的事情比比皆是,但是最终,你的心寒不寒,你的血冷不冷,并...

  • 《大唐兴亡三百年》笔记七

    1.从一千多年后回头去看,透过岁月的尘烟与时光的帷幔,人们能否看清,哪一刻才是大唐帝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2.《资...

  • 《大唐兴亡三百年》笔记(六)

    作者论郭子仪与李光弼不滥杀: 无论在哪个时代,军人都不应该成为嗜血的屠夫。因为战争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止...

  • 《大唐兴亡三百年》笔记(五)

    作者论成功的人生: 善于经营的人,更多时候是把目光放在自身的修行上,所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纵然会遭遇短暂的挫折...

  • 《大唐兴亡三百年》笔记一

    1.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 2.大泽龙方...

  • 《大唐兴亡三百年》笔记四

    1.生育品物,莫大乎天地;爱敬罔极,莫重乎君亲。 2.在人的一生中,最难对付的敌人往往并非来自于外,而是来自于内—...

  • 《大唐兴亡三百年》笔记三

    1.戡乱以武,守成以文;文武之用,各随其时。 2.建立一个帝国需要凭借战争和武功,可要缔造一个盛世却必须依靠文治与...

  • 《大唐兴亡三百年》笔记五

    1.“在我们的人生中,必然会遇到各种挫折和磨难。这时,只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并奋力拼搏,就能战胜磨难。在困境中,如...

  • 《大唐兴亡三百年》笔记六

    1.武周中期的一个宰相苏味道,居相位数年,碌碌无为,唯知依阿取容,却经常自鸣得意地对人说:“处事不宜明白,但模棱持...

  • 《大唐兴亡三百年》笔记二

    1.德国著名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把“胆量”称为“促使人们在精神上战胜极大危险的一种可贵的力量”。 2.在征服人心的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唐兴亡三百年》笔记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kels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