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蓝月谷】读书会8:雪夜论英雄——共读《约翰·克利斯朵夫》

【蓝月谷】读书会8:雪夜论英雄——共读《约翰·克利斯朵夫》

作者: 艳子微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21-01-28 00:21 被阅读0次

【蓝月谷】云上读书会在插播三期旅游主题分享后,在2021.1.24周日晚第八场回归到读书。本次分享书目是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本次四位朋友花花、也尘、静语及我进行解读。

首先由我对相关背景作了简介。

感谢静语推荐,否则可能错过这部经典名著。本书作者是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罗曼·罗兰(1866-1944),描写了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作为音乐家奋斗的一生,从儿时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

1915年,罗曼·罗兰凭借《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以及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

本书在中国家喻户晓,翻译家傅雷(1908-1966)功不可没。傅雷翻译的作品至今无人超越。傅雷在翻译时“追求神似而非形似”的风格,不仅译出了作品的文字,还译出了作品的生命,正因为傅雷有着不亚于罗曼·罗兰的深厚的艺术修养,有着与其同样挺拔的精神人格和同样纯真赤诚的心灵,他才能洞入作者的创作意境,参透作者的思想灵魂。

​第一位分享的是花花,她从心理专业的角度进行了解读。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片浩瀚的大海,既让我领略到音乐天才波澜壮阔的人生起伏;也让我欣喜地发现在大海的深处,这本书记录着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人生发展轨迹的相同印记。

确切地说,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部精彩绝伦,不可复制的发展心理学——生命全周期个案研究的一部文学经典/人生史诗,隐藏着当代发展心理学很多理论的文学源头。所以今天的分享,我想用两个发展心理学非常有影响力的理论,当作线索/阅读结构,来穿针引线把这部小说中很多对我个人非常有感触和影响力的细节串联起来。因为这也是我个人阅读时的隐藏主线。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罗曼·罗兰花八年时间(前后20年)创作的文学经典,一共分上中下三部曲十个章节,个人更倾向于前言中按交响乐四个乐章的重新划分法,从出生到死亡。

1.我们先来看第一乐章——出生到少年。

这个乐章描写生命早期的感官与情感的觉醒。

首先要引入的第一个相关的理论是——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一个核心理论——让·皮亚杰(Jean Piaget)的认知发展四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理论基于对儿童的个案行为观察形成的理论,将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定义为四个阶段,并详细描述了从婴幼儿期的感知运动,儿童期的具象思维,到青少年期较为完善的抽象和客观的思维能力的每个阶段的认知特点。他的观察和现代脑神经科学的很多研究发现是高度一致的。

例如,Piaget理论中婴幼儿早期的“感觉运动期”——在全书的开篇,当我第一天阅读时,这部分就激起了极大的兴趣。里面记录了婴儿期的主人公如何通过自己的感官来认知自己和探索这个新奇的世界——自己和自己玩的场景:“他自己的身体已经够了,够他消遣的了!他瞧着指甲,哈哈大笑,可以瞧上几个钟点。它们的面貌各各不同,象他认识的那些人。他教它们一起谈话,跳舞,或是打架。——而且身体上还有其余的部分呢!……他逐件逐件的仔细瞧过来。奇怪的东西真多啊!有的真是古怪得厉害。他看着它们,出神了。”

后面还有很多描述生命之初通过身体感官和他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母亲的依附关系(attachment):我们能感受到充沛的元气,蓬勃的生命力。这小生命中间,有的是过剩的精力,快乐,与骄傲!多么充沛的元气!他的身心老是在跃动,飞舞回旋,教他喘不过气来。他像一条小壁虎日夜在火焰中跳舞。一股永远不倦的热情,对什么都会兴奋的热情。

这个乐章介绍了主人公的生活背景,父亲本有很好的职业(是世代相传的音乐家)但酗酒,母亲是个被动接受自己命运的厨娘,三个孩子/老大(底层),这样的家庭环境让主人公的童年稍纵即逝,很早就要用他在音乐上的才能来补贴家用,到爷爷死了,父亲也酗酒身亡,十几岁成为一家之主,承担养家的重担。

从理论到经典,对普通人,特别是作为父母/祖父母有什么实践意义呢?生命早期通过感官感受世界,并从身体的体验中快速学习,大脑处于急速发展有两个阶段,一是青春期,二是0-6岁,如何创造一个丰富安全的环境让孩子去强化感官体验。罗曼罗兰在一个多世纪前从婴儿视角的描述是非常精彩的。

2.接下来,我们来看后面三个乐章的内容。

第二乐章,记录约翰·克利斯朵夫在反抗中探索自我;第三乐章,集中是友谊与爱情的亲密悲歌;第四乐章,是人生晚期,燃烧后的荆棘。

这部分记录了约翰·克利斯朵夫从青年到老年的人生轨迹,两次激烈的反抗和逃离(德国到法国;法国到瑞士),两三段友谊(奥多,奥里维),五六次恋情(米娜,阿达,萨皮娜,安娜徳,好友之妻,葛拉齐亚)。

这里,引入另一个理论——Erikson的社会心理八阶段理论。

Erikson认为每个人生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内心成长/社会角色的主题任务需要去完成,从而顺利过渡到下一个阶段,例如青少年时开始要完成自我探索,建立自己的身份认同——我是谁,我属于哪里。

在作品的第二乐章,特别讲了主人公各种对社会的反抗行为,对德国和法国文化的反思和评判,与人斗,与天斗,做音乐评论,抨击主流文化,刚才也提到了他的两次逃亡生活,先是在德国和大兵发生冲突,都没有来及和母亲告别,就连夜逃离到巴黎去避难;在法国又参与政治示威游行,他的好友奥里维死于乱刀之下,他出于自卫也打死了警察,接着又从法国逃亡到瑞士;这样的反抗和逃离,其实是他贯穿一生的自我探索的过程。青年时期,在德国他感到窒息,格格不入,对法国的浪漫和自由是有向往的,在法国他和底层人民的接触,在自由散漫的浮云下他接触了真实的,孤独的,但又坚强的法国民众,他除了艺术创作之外,希望能和生活中的真实的民众发生接触和连接。

在探索的过程中的日益成熟,他从一开始早期创作时的自我展示转为为大众创作,不再是华丽宏大或者虚无缥缈的音符,其中他是这样给自己好朋友分享的“对普通的人就得表现普通的生活:它比海洋还要深,还要广。我们之间最渺小的人也包藏着无穷的世界……无穷是生命的洪流,从这个人流到那个人,从那个人流到这个人。

虽然,他终其一生没有结婚,没有自己的孩子,生活动荡不安;从各种外在因素来看,似乎有很多缺憾,但无论人生际遇如何,他的生命力到生命最后一刻都和生命之初一样是充沛的,甚至可以说他的人生在不断地圆满。

“自我探索建立自我认同”始于青少年但是一个贯穿生命的过程;还有“亲密关系”,前面提到他的2-3段友谊,人生的不同阶段遇到5-6次恋情,罗曼罗兰对“情”的描述非常细微,我想每个人阅读的时候都会在他描述的心理活动中看到自己曾经爱情的模样。

这里我还提到了再生力(为他人做出持续的贡献;作品,社区参与和对下一代的关怀,他在生命最后也全然地包容和爱护自己两位挚友的孩子),这是生命晚期的“自我完善”;在最后一卷“复旦”的开篇,罗曼罗兰这样写道:“克里斯朵夫不再计算那些飞逝的年月,生命一点一滴的过去了......克里斯朵夫得胜了,声名稳固了;头发也白了,年龄也到了。他却是毫不介意;他的心是永远年轻的;他的力,他的信仰,都保持原状。他又得到了安静。可不是燃烧的荆棘以前的安静。”

在个人参与的针对年长者的生理心理社会身份认同的研究项目中,自己感受最深的就是这种“逆向成长”,就是一边是随着我们生理年龄的数字增加,身体状态下坡,但一边是心理和社会关系的日益成熟和年轻化,就像罗曼·罗兰描写的主人公一样,心是永远年轻的,一切似乎恢复了原状归于平静,但这份平静是燃烧后的安静。

第二位分享的是也尘。

最初看到如此卷帙浩繁的长篇,以为没有信心读下去,但却被深深吸引,而且顺带读完了《贝多芬传》。

一边阅读,一边在思考现代家庭中面临的问题。

首先,约翰·克利斯朵夫出生在这样一个败落贫穷的家庭,幼小的年纪就必须自己去承担责任,要努力学习成长,这是个人不得以的选择。

其次,家庭应承担什么样的职责,避免让孩子过早受到如此艰辛的人生磨难。

从正态分布看,天才与平庸的人都会只占少部分,大部分是平凡的人,让英雄主义落到平凡。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的“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每个人生来可能就背负着自身特有的使命,我们都是普通的、平凡的,但每个人也要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

第三位分享者是静语。

静语说她是在17岁左右读到这本书的,当时心怀澎湃,到处向人推荐,但很少有人响应,很高兴在今天这个读书会上,有这么多人读了这本书。

静语认为,首先,这本书作为经典名著,有它独特的思想性。作者通过对约翰·克里斯朵夫这位理想主义人物的塑造表达了对真理的热爱与追求。书中还描绘了各种各样的社会人物,透露出了作者对人类深厚的同情心。主人公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物,但非常有生命力,在逆境中不断修炼自己,追求真理,从而最终达到至真至善的境界。

一般男性作家喜欢写历史宏大的题材,但罗曼·罗兰却非常关注个人的内心与成长,充满着人生的智慧。作品对音乐、文学以及其他艺术表现形式都有深入的探讨,也对政治、社会学、两性的情爱、人性的欲望、真挚的友情以及文艺圈所表现的喧闹与虚假等多方面都有涉猎,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社会现象至今依然存在。作者也阐述了艺术创作的核心,即抓住生命,飞向清明,对于现今仍有指导意义。

其次,这本书是一部上乘的翻译之作。傅雷的翻译精益求精、贴切又优美,这和他自身的艺术修养和造诣是分不开的。傅雷治学严谨,对文学和艺术都有深厚的理解,所翻译的作品至今无人能企及。

最后,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傅雷的人生。我们知道,他在文革中受到迫害选择与妻子一起自杀,年方58岁,夫人朱梅馥才53岁,让人扼腕叹息。傅雷一生只拿了四年的工资,是与巴金一样,基本靠稿费生活的作家,与社会并没有太多接触。他真诚、单纯,刚直,是位理想主义者,和约翰·克里斯朵夫一样有着一颗赤子之心,他象一颗钻石,坚硬、璀璨而纯粹,同时内方外也方,对外界的评价比较认真。对比杨绛在文革中的豁达,两人对命运戏弄的态度不尽相同,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的。

静语引用书中的“当你见到克里斯多夫面容之时,是你将死而不死于恶死之日”,再次感谢罗曼·罗兰与傅雷先生对人类文学艺术所做的贡献,这本书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人追求真理、热爱生命、走向至真至善的境界。

最后由我进行分享,主要分享了三点。

第一,人生三件事,你将如何选择

大部分文学作品描述生命中一段故事,可能会有回忆简单交待过往。例如《平凡的世界》十年的故事, 《丧钟为谁而鸣》四天的故事。 还有《百年孤独》是一个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而《约翰·克利斯朵夫》,从一个人出生一直写到死,这类作品十分罕见。

从人生两头看,就两件事:生与死。除了生死,别无大事。从人生的过程看,三件事从本质上决定了人之一生:生在什么家庭、选择什么配偶、加入什么公司。

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原生家庭,充满缺憾,但并非一无是处。传承其音乐天赋,成为英雄的理想,父亲与爷爷的过世导到家庭清苦,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还有暴烈、孤僻的性情。母亲爱他,但不懂他,也就不会控制他,因此得以充分发挥个性。

从情感看,尽管约翰·克利斯朵夫终生未婚,但情感经历非常丰富。从纯洁的初恋,到最后与葛拉奇亚柏拉图式的灵魂之恋,成为精神伴侣,在默默相互守护中走完了一生,还有好朋友奥里维,对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心灵成长起了很大的作用。

从事业看,约翰·克利斯朵夫天赋极高,但个性极强,不谙世俗,与周边冲突不断,一度陷入生活困境。即便贫穷难耐,仍是拒绝承接平庸的工作,不受嗟来之食。一生似乎都在逃亡,从德国逃到巴黎,再逃亡瑞士,隐居意大利,最后回归巴黎。最终在音乐界获得极大的成功,到处都在演奏他的作品。

我们不能选择原生家庭,但可以选择对待原生家庭的态度。也不一定要结婚,但要有爱的能力,包括爱他人,以及值得他人爱的能力。至于事业,每人天赋不同,按正态分布看,天才与庸才都是极少数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的平凡人,每个人充分发挥自身所长,不辜负自己,不辜负美好,展现各自的精彩。

总结一下,除了生死你无法选择外,一个人终究还有多种选择的自由。人生即选择,选择即人生。人生之精彩在于,生死之间却有生命的无限可能性,这是每个生命应努力谋求的。

第二、作者的创作意图

作者先写了《贝多芬传》,再以贝多芬为原型创作《约翰·克利斯朵夫》。从非虚构到虚构,是想要塑造一个比贝多芬更完美的形象来体现自己的英雄主义。作者说:“我是孤独的。我像法国许许多多人一样,在与我的道德观对立的社会中备受压抑;我要自由呼吸......”所以作者才创作了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样一个眼目清明,心灵纯洁,有着高尚的灵魂,与极高才华的人。因此,不能简单地将本书视为音乐家的传记,作者不是写一个具体的天才,而是在写一种永恒的、自然的、生命的最精华。每一个热爱并从事于艺术的人,都必然经过像克利斯朵夫一样的磨砺。作者宣称“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并不是写给文人们看的,但愿他直接接触到那些生活在文学之外的孤寂的灵魂和真诚的心”。

第三、如何看待罗曼·罗兰的英雄主义?

约翰·克利斯朵夫有着高尚的灵魂和雄壮的声音,他的英雄行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身上昂扬的强奋精神和道德力量,曾激励了诸多青年,以后也将影响更多人。

不少热血青年是在《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感召下战死疆场。罗曼·罗兰开始反思,他提倡的英雄主义为什么会让年轻人献出宝贵的生命,这并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其实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中,就表述了他希望不同文明互相理解融合的想法。克利斯朵夫是德国人,奥里维是法国人,葛拉奇亚是意大利人,奥里维和葛拉奇亚的后代最后在克利斯朵夫的撮合下结成连理。罗曼·罗曼把希望寄托在了民众身上,就像在他着力刻画的租住大楼中,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背景的租客,克利斯朵夫将他的眼光投向民众,音乐的生命产生了更强劲的力量。

罗曼·罗兰一直秉持和平主义者、国际主义者,所以他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把奖金捐献给了国际组织红十字会。

罗曼·罗兰并不是要鼓励人们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完成名垂史册的丰功伟绩。罗曼·罗兰的英雄主义是一种生活态度。罗曼·罗兰最看重的一点是顽强的生命力,就像西西弗那样,日复一日地推着石头上山,就算石头注定会再次滚落,他也会坚持不懈地继续下去。生活充满了磨难,这是罗曼·罗兰眼中的生存底色,但他不会就此妥协或放弃,他选择抗争,就算失败不可避免。为善,为真,心存信念,心怀大众,大无畏地、勇敢地活下去,主宰自己的命运,成为自己的英雄,足矣。

本书表现的主题丰富且宏大,包括爱情/友情、音乐、政治、不同国家的民族精神、信仰等主题,上面仅是一些初浅的解读,目前正在读第二遍,理解更有不同,期待有机会再来分享探讨。

最后进入交流探讨阶段。

与会书友结合自身的经历表达了对此书的理解,读过此书的朋友都对该书的魅力表达了高度的赞赏。

远在北京的小徐说,看这部小说好比在看一台外科手术,一刀刀割下去,取出组织,切片,再做病理,有种令人无法直视的,残酷的超出现实的,浓缩的真实感。这类作家的情绪应该非常饱满,像歌剧演员精彩的独白。没有看过国内有类似的作品,应该也没有类似的作家。不同文化背景培养了不同的情绪,自然有不同的文字,即便都力求写实,也是完全不同的写实;力求写意,也是完全不同的写意。   

之后,小徐分享了自己及儿子的成长经历,探讨每个人在成长中如何应对外界的压力,不至于那么波折动荡,不必那么痛苦的抗争,以一种更柔和的方式顺利度过一生。

对于西方作品表现的丰富、饱满且深刻的人性,与会成员也作了充分的探讨。郭老师认为,文学就是人性,中西方作家采取的方式不同,与很多因素相关,包括社会的自由度、作家的倾向性、文化差异、意识形态等等,不好空泛而谈。

结语:

《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故事在江声浩荡中开启,在涉水而行中结束。结尾的情节其实源自一个传说故事,有位叫克利斯朵夫的圣人曾背着耶稣过河。现在我们明白了罗曼·罗兰取名的苦心,在他看来,“每个人背负着他的上帝”。当然,这个“上帝”有很多解读,可以是真理,可以是善念,总而言之,每个人活着,在内心都需要信念。

生命就象一条河,就象书中开篇对莱茵这条横贯欧洲的巨流的描写,极富于音乐意味的、包藏无限生机的“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

《约翰·克利斯朵夫》赞扬着这样一种精神:光明最终将战胜黑暗,尽管其间要经过众多曲折,但光明必将胜利。

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远没有黑暗的时间,

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

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远没有卑下的情操,

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所以,你在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

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

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要你能不断地自拔与更新。

这样经典的作品值得一读再读,期待有机会与各位书友再次走进这部伟大的作品,吸取人类璀璨的精神营养,领略生命不朽的力量。


下期预告:【蓝月谷】云上读书会第九场:

时间:2021.2.7  (周日) 加东19:00-21:00 (北京2.8 8:00-10:00)

主题:传奇女性的精彩人生

生得美丽是天赐,活得精彩是能耐。

本期将带来两位美丽且优秀女性的精彩人生。

1.梅子、艳子:王文娟自传《王文娟》

2.艳子、秋秋:董竹君自传《世纪人生》

相关文章

  • 【蓝月谷】读书会8:雪夜论英雄——共读《约翰·克利斯朵夫》

    【蓝月谷】云上读书会在插播三期旅游主题分享后,在2021.1.24周日晚第八场回归到读书。本次分享书目是罗曼·罗兰...

  • 从灵感到创作

    今天读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到他对青年克利斯朵夫音乐灵感如光明照耀、电流通过的欣喜,进而实际尝试创作...

  • 是命运吗

    读《约翰.克利斯朵夫》第一部分 01 开篇就引出了主人翁小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出生,再娓娓叙述他的出身,他的母亲、祖父...

  • 1000/406【一明心悦读:英雄主义】

    ------------20201204 今日参考书目:罗兰·罗曼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英雄就是血肉之躯的...

  • 克制和耐心

    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的高托弗列特没有多少文化,但他是克利斯朵夫的人生向导。他告诉克利斯朵夫作曲时要态度真诚,...

  • 他一边啃着一个小面包,一边搭上电车

    ​ 最近,我在读《约翰.克利斯朵夫》。 这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描写了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奋斗的...

  • 《约翰·克利斯朵夫》

    约翰·克利斯朵夫 创作背景 作品鉴赏 编辑

  • 弥娜不爱他了父亲也死了

    《约翰.克里斯朵夫》“卷二 清晨” 拖到今天才终于读完,明天开始读“卷三 少年” 克利斯朵夫经历了和邻家贵族少女的...

  • 上了年纪以后就没有了英雄主义

    《约翰克里斯朵夫》听到了35节,刚刚讲到了克利斯朵夫青年时代反抗,蔑视权贵的英雄主义时期。这本书有一百多节,上中下...

  • 「自律挑战」Day 4/100

    【运动】 day 4,建行10公里 【阅读】 《约翰克利斯朵夫》心思缜密的克利斯朵夫从小就受尽疾苦,他正在去往成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蓝月谷】读书会8:雪夜论英雄——共读《约翰·克利斯朵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kfb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