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笔记小说《水壶与十三道辙》

笔记小说《水壶与十三道辙》

作者: 青衣茶馆001 | 来源:发表于2021-02-02 23:37 被阅读0次

花狸藻,外号:鼓上蚤,从小学戏,专攻小花脸,浑身透着机灵劲,眉毛眼睛都是戏。祖上是京剧十三绝中名角儿,传统戏被封后,他就不爱说那些事,人们也不再细问。狸藻没毕业就傍着名家唱戏,如《坐楼杀惜》中的张文远,让他演的活脱的真人似地,尤其擅长京腔白话,插科打诨,随手抖包袱,逗得观众笑的肚子疼。生活中他也灵光,天文地理无所不知,三教九流无所不晓。50多岁从牛棚出来乐呵呵到戏校上班,主管伙食兼教师。

古戏台

花狸藻,有俩个老婆。旧社会的艺人,像他这样傍角儿的挣得也不少,大都好吃,再一个就是逛窑子,就攒不下什么钱了。他俩个老婆都是从窑子里走出来的,据说还是姐俩;妹妹怀了孩子,就想着要了这个孩子,舍不得拿掉,姐姐就给狸藻说了,狸藻搂着妹妹说,有孩子就是宝,有人就有一切,过日子不就是过人呢?走。他跟角儿赊了账交了赎金,把姐俩都领出来了。妹妹生的是男孩,狸藻给取名叫和尚,不知他是不是想借这个名字发誓,放下浪荡,立地成佛。一直四口过的倒也和美。解放后提倡一夫一妻,姐俩只能留一个,姐姐走了,住到郊县村子里,妹妹不放心也随了去住,这样,狸藻就成了孤家寡人。

一九八三年我在太行山深处的一家兵工厂演出时见过和尚,他长到近两米的高个,是厂篮球队的主力前锋,长的帅气清爽,也不知是谁的染色体,竟给了他。花狸藻对和尚挺亲,和尚一直不在乎自己的身世,一旦进城就来看狸藻老爸,俩人一见面就动手动脚打打闹闹,谁也看着不像是父子;一个高大威猛,一个矮小猥琐,倒像说相声的一个高、一个矮,一个逗一个捧,陋败的房子里就飘出了说笑声。

学生叫他老师,他说我是火头军主管伙食兼职教师,要先叫火头军再叫老师,有人笑问,你是什么级别的火头军?他笑的脸上堆起褶子答:司长级。

那时,生存条件差呀,偌大的戏校,二百多号人,经常就上甘岭了。狸藻着急,他找校长反应喝水问题时写了个十水词,一见校长他就按《法门寺》中贾贵念白郎朗地念诵起来:老师教唱要喝水,学生学唱要喝水,校长讲话要喝水,我们火头军的伙计们要喝水;校长打断说,你们伙房不是有大灶大锅吗,做饭时烧开了水不就能喝吗?他说,是是是,老师们已经喝大锅里的水啦,学生们太多,大锅也;他接着念,校长烦了,不让他再念。校长说:你这个司长怎么当的,难道还让我给你们烧水?你自己想办法,今天中午必须让师生喝上开水。从校长办公室里出来,狸藻蹲在门口咗着牙花子,他眼珠一转,又滋溜钻进校长办公室问,校长让我自己想办法是吧,校长说:是,他轻轻一跳像一团棉花落在校长办公桌的角上,校长大喊:鼓上蚤,你以为这是唱《盗甲》呢?他嘿嘿一笑轻轻地软软地出溜下来说:好,我自己去想办法,一会儿就让你喝上开水。他背着手走出校长办公室,又佝偻着腰径直走出戏校大门,那两扇摇摇晃晃的破木门在他身后吱吱呀呀地关上了。一会儿,木门又吱吱呀呀地开了,狸藻领来了十几个人青壮年,拉着砖头黄土铁箅子水壶,不到半上午,在一个过道里就垒砌了有十个灶头的火炉子,接着就生起了火,放上十把水壶,一会儿咕嘟嘟十把水壶就烧开了,冒着白色的气,像火车喷出的热气一下子就暖了满院子的人。狸藻蹲在过道地上抽着烟,笑眯眯地看着来来往往提走水壶的人们,校长来提水壶,笑着扔给他一颗烟,他接了也笑着直起身子,掏出一沓票据给了校长,校长一挥手说:暗号照旧,放到伙食账里吧。

有了开水,盛开水的水壶常常有去无回,灶火只能冒着半尺高的火舌,舔舐着浑浊的空气,每当这时,狸藻就站在过道口仰着脖子冲着空中大声喊:水壶、水壶,我的水壶——!

不一会,十把水壶像约规好了似地齐刷刷回到灶火上。如此反复着,戏校的生活也是这样,一边咿咿呀呀地喊叫,一边继续着提水壶送水壶的习惯动作。

一个男学生来提水壶,狸藻问:叫什么名字呀?男学生嘟囔着答:叫王藏营。狸藻点点头,认真地说:哦,王藏营(苍蝇),除四害时,怎么没除了你?男学生没明白什么意思,还认真地答:60年俺们山里藏着兵工厂,还有营房,俺爹就给俺起了这名。除四害啥的,俺不知道,可能俺那会儿还没出生哩。狸藻暗笑,觉出这个学生憨厚实在,不适合开玩笑,又问:学什么的?男学生答:学猎户老常的。狸藻:欧,那应该是小花脸行当。男学生又认真地说:俺不是小花脸行当,俺是贫下中农行当。

不久,这个王藏营就成了花狸藻的学生,也是唯一的学生。他也帮着老师照看着水壶,有时,这一对活宝老少,站在院子里当成练嗓子课,大声喊,水壶,水壶——我的水壶。

三十几年后,成为一个县商业局长的王藏营,特别能喝酒,一喝就醉,喝醉了就喊:老师、老师,你死的好冤。

每天晚上封了灶火,也就该熄灯了,狸藻佝偻着腰,溜着墙边,像个黑色大老鼠,滋溜滋溜蹿进男生大通铺的宿舍串游,喊着让盖好被子,查看取暖的炉子封好没有,预留的出风窗户开没开,然后就先走到王藏营的铺前,说摸摸小鸡鸡飞了没有呀?就伸手去摸着,王藏营以及小男生们就都笑着往被窝地下钻去。

一天,校长在伙房找到花狸藻,让他明天给学生们讲一讲“十三道辙”。狸藻一惊,手里的大铲掉在地上。校长也一惊问:怎么啦?狸藻挺起身子,人立时高了一大截,笑说道:没事,没事,我是兼职教师,一个王藏营就够我教的了。火头军、教戏,打锣卖糖,是各干一行。校长脸一绷说:我看你是搭起戏台卖螃蟹,买卖不大,架子不小,我这个师弟请不动你这个师哥啦?其实,狸藻哪是不愿意呀,他是没想到师弟还知道他有两把刷子。

第二天,上课铃响过,一百多学生每人一个小马扎,整齐地在院子里集合排队,男生坐一边,女生坐一边,班主任底老师宣布由花老师给全体学生上“十三道辙”的课,学生们轰地笑了,议论着:小花脸、火头军、司长,还能教十三道辙,别逗啦;年轻的女老师们有的端着茶水杯子,站在远处笑着交头接耳,要看狸藻的哈哈笑。校长从办公室走出来,坐在学生后排,老师们一看校长都来听课,也都悄悄地站在学生后边。

二百多师生,四百多只眼睛,静静地看着伙房门口,只见,花狸藻出现在门口,他挺着上身,人比往常看着高大了许多,迈着大步,像出征的战士,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到一颗大树前,那里已经挂上了一块黑板。他清清嗓子,伸伸脖子,学生们又轰地笑的前仰后合。王藏营急了站起来冲着学生们喊:笑什么笑,花老师肚子里有东西,你们莫看不起人——学生们又笑了,不过零零碎碎地不整齐了。花狸藻绷着脸,举起手示意让王藏营坐下后,他说:校长让我给同学们讲一讲“十三道辙”,同学们是想,你一个火头军的司长能讲这高深的学问?没办法,校长说话了,我也是砍柴拿斧子,不要脸(镰)啦。学生们又笑。他摆着手说:别别别,笑笑笑。好像结巴了似的。他接着说:这个“别”字,“笑”字,是什么辙?同学们不言语了,互相戚戚地小声说着。狸藻笑笑说:“别”字是“乜斜辙”“笑”字是“谣条辙”,学生们一起念诵着,议论着:哦、哦,乜斜辙、谣条辙——只听狸藻又说:咱中国汉语的每一个字都有辙韵,不管有多少汉字也都在一定的韵辙里,、、、、。年轻的老师们也搬了凳子坐在学生们的后排,认真地听,还在本子上记着,画着。狸藻一上午都在讲、讲,快到中午了,伙房李师傅跑在大树前,着急地问:司长,中午吃什么饭?你放下个话吗,这光讲这辙那辙的,能顶饭吃?学生们轰地笑着,指着李师傅让他快走、快走,别影响老师讲课。狸藻让李师傅一搅合,想起自己是兼职教师,又恢复了原来司长的神情,立时说:照旧,飞鸽牌的饼子,永久牌咸菜。李师傅像得了军令,扭头跑去做饭。

学生们肚子饿了,也有些坐不住了,纷纷说:太难、太多,一下子记不住,记不住——,狸藻也乏了,热汗在脸上像水的波纹浮动着,学生们七嘴八舌的安静不下来了,他琢磨着让学生记住的法儿?大树上碰着头,想着、想着,忽然他嘟囔着:你是个什么东西,刚让你讲课,你就流汗了,流的是怂汗,这比台上唱一出还难吗?什么东西、、、东西,中东、一七,南北——,他快速思索着,有了,大声喊道:记住、记住下面这句话,“十三道辙”就算毕业!学生们一起问:哪句话、哪句话——?

花狸藻大声喊道:“东西南北走,瞧人家派车接姑娘”就是这句话,每一个字就是一道辙。

学生们一起喊道:“东西南北走,瞧人家派车接姑娘——”学生们记住了这句话。老师们把这句话记在本子上。校长也笑着走进了办公室。

那天中午果然吃的是饼子和咸菜,后来,学生们给花狸藻贴大字报,揭发他贪污了伙食款,只让学生们吃饼子咸菜,影响了革命学生长身体。问题是师弟校长调走了,来了一位机关干部做了校长,没有人替狸藻说话了。新校长看了大字报,找狸藻谈话,让他交代伙食款的去向,狸藻支支吾吾说不出一二三,校长让写检查,派了几名贴大字报的学生看着他。狸藻卷曲着身子,在房间里写检查,一根根地抽烟,想着写什么呢?找出一大摞票据白条,眼睛一扫就知道伙食款在这些条子里,早化成了十头灶火的炉子,给女生宿舍门口接通了自来水,方便她们女学生洗洗涮涮,给生病的学生开小灶,炒了鸡蛋;这些都需要支出,上边伙食款拨的少,要戏校节约闹革命,这些花销师弟校长都知道呀?狸藻想着,身影映在墙上,像个坐着的狗熊。他不想让师弟作证,不能影响他的仕途。我狗熊就狗熊吧,没什么了不起;磁啦,他划了一根火柴,点着了那些花花绿绿的票据。

大字报改成了大批判,师弟校长成了管戏校校长的上级,他也来参加批斗大会,这时狸藻的心彻底凉了。还是在那颗大树前,去年,也是在这儿,给学生们讲过“十三道辙”,而现在成了贪污犯,交代着他的“罪行”。

和尚娘来看花狸藻,校长不让见,隔着窗户,狸藻黑色的老脸,皱纹纵横堆砌的像一道道辙。放寒假了,校园里空了,一天早晨,狸藻趁看守他的学生还在睡梦中,他悄悄地起床,佝偻着腰,还是溜着墙边,像个黑色大老鼠来到后院,在厕所旁的歪脖子树上把自己个吊死了。和尚接到消息,来把狸藻老爸的尸首拉走了。

相关文章

  • 笔记小说《水壶与十三道辙》

    花狸藻,外号:鼓上蚤,从小学戏,专攻小花脸,浑身透着机灵劲,眉毛眼睛都是戏。祖上是京剧十三绝中名角儿,传统戏被封后...

  • 十三道大辙(部分)

    郭:头一出戏唉,唱的“将魁元”呐,左天蓬转世投胎就在济南,专诸巷有一位好汉秦叔宝,黄骠马快似烟,锏打三十六堂官,呀...

  • 看图写诗,混在一起的江阳辙

    江阳辙是传统曲艺里十三道大辙的一种,凡是发音以ang、iang、uang收尾的汉字,都属于江阳辙,不过,古诗要求的...

  • 戏曲小技巧

    戏曲小技巧 | 如何轻松记忆十三辙? 高桢 盛世梨园 2016-11-17 前言 “十三辙”是京剧写作的基础与铁律...

  • 看图写诗,新韵“七由”

    中华新韵的第七个韵部,韵母是“ou”或“iu”的一声二声字,与曲艺十三道大辙里的“由求辙”有很多重合。可能是因为“...

  • 什么是十三辙?

    什么是十三辙? 十三辙韵表简述-十三辙的分类 音韵学中的一种韵部。音韵不论对作诗、填词、作曲都是必不可少的学...

  • 十八韵与十三辙歌谣

    编制/海煦 自编韵律歌谣如下 一、十八韵 麻波歌皆支儿齐 微开模寒候豪鱼 痕唐庚东十八韵 诗词学习不停息 二、十三...

  • 我与我的共鸣

    远方的远方比远方还要遥远 音韵十三辙的音韵混迹着悲哀的音讯 沙子与沙子的争斗沉服...

  • 轼与辙

    看到古文观止的《曹刿论战》,里面有一句话:“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由这句话想起苏辙和苏轼的名字。 哥哥苏轼,...

  • 2020-09-28

    变,我的年度汉字 时光的车轮碾过一道深深的辙痕,辙痕上布满了我蜕变的足迹。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笔记小说《水壶与十三道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kgu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