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慈禧晚年的贴身宫女回忆,慈禧的寿膳房有300多人,100多个炉灶,炉灶都排成号,规矩非常严。一个炉灶三个人,包括掌勺、配菜、打杂。打杂的需要对各种菜、原料进行择、选、拣、挑、洗、刷,各项工作完备以后,经内务府派来的笔帖式(中低级文书官员)检查合格,然后才能交给配菜的。配菜的经过割、切、剁、片,把各种菜、各种调料准备好,又经过另外一个笔帖式检查,按照膳谱的配方,检查一遍,然后准备传膳。‘传膳’一声令下,由掌勺的按照上菜的次序,听总提调的指挥安排,做成一个一个的菜,顺序呈递上去。这期间内务府的人,寿膳房的总管、提调,眼睛盯着每一个菜盛进碗里或碟里。碗和碟都是银制的,据说为了防被下毒。然后交给太监,用黄云缎包好,挨次递上。黄云缎包袱不到餐桌前是不许打开的。
这分工跟现在外面的餐厅倒是相似,只是没这么严格罢了,现在在外面吃饭不管多贵的酒店怕也没有清廷厨房做的精细干净,现在的餐厅为的是薪水,有自由空间,那时候为的是保命,两者的程度差得远,菜品质量服务力度自然就差得远了。
尽管厨房做的菜品美味,但是清廷的皇帝们爱吃什么谁也不知道,不但外人不知道,连伺候这些人的厨子也不知道。而且所有的菜都不许超过三匙,为了是防止被人下毒。
至于清廷的享受者们几点用膳就得根据他们的睡眠时间来定了。皇帝、皇后、太后、小主、格格们不论春夏秋冬,5、6点起床,7点以前要梳洗完毕,皇上最晚9点到10点间就寝,这样就能保证11点至1点之间,正是浓睡的时刻;同理白天11点至1点也必须午睡,这叫得天地陰陽的正气,是健康长寿的秘诀。所以中午传膳大多就在10点半前后,晚膳在5点前后,午后的加餐约在两点,晚上的加餐约在7点以前,这样的时间安排是风雨不误的,是清廷祖上定下的规矩。
传膳排场最大的是大年初一的“天字号第一宴”,宫门口外上菜的太监,会按照品级排列好,不算李莲英,由宫门口外的门坎算起,到寿膳房的门坎止,不多不少整整500个。这500个太监都穿一律崭新的宁绸袍,粉一白底的靴子,院子里灯光通明,500太监面前每隔五步一盏灯笼,像一条火龙一样,直通到寿膳房。除了宫门外的传膳太监,宫门里还有4个在先代皇帝时候立过大功的太监,这四个太监负责执掌家法,严格监督每一道菜不过3汤匙的规定,这就叫四金刚五百罗汉伺候西天太后老佛爷欢宴瑶池。
整个进膳期间鞭炮不许停歇,再加上西长街里响堂的鞭子声,一抽一得劈啪乱响。另外菜分三大类:一是应节的吉祥菜,像寿比南山、吉祥如意、一江一 山一统等等,都是寿膳房的厨子出的主意,什么好听叫什么;第二类是贡品菜,如熊掌、大犴子、飞龙(鸟名,长白山产)、鹿脯、龙虾、酒蟹等等;第三类是寿膳房按照节日膳谱做的例菜。
重点是慈禧无论何时何地一百二十几样菜是不能少的,除非国家出了大的灾难,才能下诏减膳。惊呼就一个人居然要伺候这么多道菜。
书中还说当慈禧坐船游颐和园时,除了她的主船,随行的必有两条寿膳房的船,随时为她准备美味佳肴,这不就是随身携带一座美食城堡嘛!想我去颐和园,走到腿断,想吃饭还得出园走好久,封建君主真是会享受人生啊。
我本是抱着八卦的心态去看《宫女谈往录》的,没想到居然会交杂着羡慕嫉妒恨,怪不得以前人人都想做人上人呢,这待遇是真好啊!又忍不住感慨,资源是一定的,其他人过的得多惨啊!怪不得封建帝都要翻船了,像我这样的平凡人只能暗自庆幸活在这个重民生的社会主义社会。
不过金易先生的这本《宫女谈往录》读起来倒是挺过瘾的,巴不得一口气读完。书中既能看到封建王朝的穷奢极欲,也能看到宫女太监等下等人的心酸悲苦,还有清宫的规矩森严,根本不像清宫剧演的那样轻浮,以及一些正史不记载的历史。
另外书里出现的菜也很多,罗列如下:
细丝酱菜、薰菜,如青酱肉、五香小肚、薰肚、薰鸡丝、有什锦锅、涮羊肉,混入酸菜、血肠、白肉、白片鸡、切肚、山鸡锅子,豌豆黄、芸豆糕、艾窝窝、绿豆粥、小豆粥、稻米粥,玉田红稻米、江南香糯米、薏仁米、八宝莲子粥、鸡丝粥、杏仁茶、鲜豆浆、牛骨髓茶汤;到夏至,吃水晶肉、水晶鸡、水晶肚之类的。甜瓜果藕、莲子洋粉攥丝、杏仁豆腐,荷叶粥、麻酱烧饼、油酥烧饼、白马蹄、萝卜丝饼、清油饼、焦圈、糖皮、糖饼,炸丝散子、炸回头、素什锦、卤鸭肝、卤鸡脯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