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群里有人提出一个问题。
为什么在不受外界刺激的时候总是会做出堕落放逸的选择?为什么只有在压力和刺激下才能作出努力自律的选择?而且还可能作出逃避的选择?
当时我的回答是:......如果有没有压力都不能走所谓努力自律的选择,那么说明这个“努力自律”基本上处于不存在的状态。
现在想想,这个答案还是在绕圈子。
后来有位老师说,你要接纳你自己,看清你自己的选择。
很有理。
我生命的大部分时间不过是在被各种各样不是我的东西裹挟。
其实堕落与放逸的选择,并不是明显地作出,而是在不经意的时候隐秘地作出的。这或许可以称为内部的“我”。
然后表面的“我”抓住了这个选择结果,自以为是他的功劳......其实不是。
只是听人穿鼻吧。
而表面的“我”往往是情绪化的,歇斯底里的甚至疯狂的。这也进一步掩盖了内部的“我”。
但说到底这都是我啊。以前有同学提到过,和自己和解......让表面的我和内部的我和解吧。
接受这一切!这些都是“我”的决定!
然后就可以深入分析,到底是什么导致“我”作出不理智的选择?身体病痛?心理崩塌?外界影响?
这就是今天我想说的。
(2020年7月7日,春风作于竹风斋。正文459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