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运转的时代,我们现在做的很多工作随时都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英特尔利用无人机来修缮长城,相对于传统人工来修缮,无人机会节省更多时间和成本。
图片来自网络高速收费站要取消的通知传出来,最着急的是收费阿姨,除了收费我什么都不会啊。这一句心酸的事实真的很讽刺,敲醒了随时都有可能被机器所换掉的我们。
图片来自网络不得不承认的是,时代的多元变化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是时候该静下心来思考,我们自己的工作是不是会有被替代的可能性,面对这种可能性,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最近在看《跃迁》,为什么会选择这本书,因为它能抚慰我的焦虑,同时也指引我更好的进步。
如果不选择进步,我现在手上做的工作未来很有可能会被机器所替代。
面临被换掉的困境,应该自醒和反思,我们是不是在混日子,迟早会被现实打脸。为了不被无情抛弃,我们有活路吗?
有,不断进化和进步自己!
早上起床打开手机看到,人工智能一对一辅导学生上课,我第一反应就是不到两年我很可能在学校被机器换掉,如果换不掉,可能是我所教的科目会饱和,优胜略汰,我被pk在现场一去不复返。
这种焦虑感持续了很长时间,哪有所谓稳定的工作?不如辞职换工作?显然我冲动了,职业生涯能这样随机切换吗?
我安静下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工智能再厉害,它利用数据分析很厉害,但是它讲题能讲过一个有经验的老师吗?它能植入这些高级老师的经验吗?它自带逻辑吗?
在2018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演讲:目前人工智能的常识推理的能力还不及6岁小孩。
我好奇地思考,我该如何面对扑面而来的新变化?
只能从自己出发,寻找自己,寻找更好的自己。
《跃迁》中提到时代溺水者,这些溺水者都有这样的特点,无法掌握注意力。无法过滤信息,无法与陌生人协作。
在体制内工作的这几年里,有一种深深被时代所遗忘的感觉,每天朝九晚五,对新时代新趋势只有观看没有感知,总觉得与自己无关,反正学校是不会破产倒闭的。
我自己是不是已经溺水了?
作为溺水者,应该怎么应对?
《跃迁》通过高手的暗箱,高手战略,联机学习,破局思维,内在修炼这四个方面告诉我们如何成为自己领域的高手。
其中高手的暗箱中提到,在一个人工智能盛行、行业无边界的时代,什么是未来的职业通用竞争力?一个人能够用机器学习和处理信息,用大脑整合和创新思维,用系统思维思考问题,会是未来最有竞争力的。
1.了解世界的趋势,保持好奇心
了解世界,了解当下的趋势,永远保持好奇心,用更加开放的心态面对变化接收变化。
张泉灵演讲: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好奇心会驱使你了解世界,靠近多元世界的变化,推动我们学习和进步。
2.找到身边的头部,联机学习
头部就是在了解趋势的基础上,找到身边的头部,进行学习。
《跃迁》 在高价值区,做正确的事,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你的头部都在你身边,在你可以触及、能够参与的赛道--你根本不可能进入一个没有见过的领域。
即使你是一个打扫卫生的工人,也可以成为打扫卫生的头部,慢慢迭代,成为下一个头部。
而我也要先像教师队伍里的头部学习,成为所教科目的头部,专注教研,不断学习形成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假使机器替代了我,那我也可以学习机器的厉害结合自己的经验创造出更有竞争力的优势。
书中有一个举例印象特别深:阿蒙森日行20英里。由于北极点在1909年被美国人拿下,1911年10月,有两位探险家同时瞄准了南极点这个处女地,一位是挪威的阿蒙森,一位是俄罗斯的斯科特。他们同时分两路出发,竞争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荣誉。当年12月15日,阿蒙森成功地把挪威国旗插在了南极点。而斯科特探险队的5名成员在探险途中不幸全部遇难。在整个探险过程中,阿蒙森一直坚持持续推进的原则,在天气好时,绝不会走的太远,以免精疲力尽,在遭遇恶劣天气时,也坚持前进,保持进度。他把探险队每日的行程控制在15到20英里。另外一对则完全相反,在天气好时,斯科特让队员们全力以赴,而在天气不好时,则躲在帐篷里抱怨鬼天气。
阿蒙森利用团队弱小的优势,每天发力一点,持续迭代而产生强大力量。
好的成功是聪明人花的笨功夫。
3.成就自己,就是唯一
我们为什么焦虑?是不够自信,而自信是建立在从工作中磨炼出的能力,这种能力并不依附于工作平台,属于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还要有随时离开也能过得很好的能力。
不管是否被取代,都先回到工作中去,想清楚你是否能把手上的工作做到最好?
做到最好就是对自己的一种反馈,而在不断做的过程中,能力不断迭代,形成个人品牌效应,成就自己,你就是唯一,不会畏惧任何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