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铁骨柔情
还记得那是在1991年的初秋,怀揣着利津二中的入学通知书,骑踏着那辆除去铃铛不响其余零部件叮铃当啷的二八大金鹿,驼着铺盖卷,兴冲冲的从几十里以外的乡村,赶到这利津县第二大“城市”陈庄镇驻地,开启自己的高中模式。
初到二中,就注意到了大门上方的几个鎏金大字:珍重在校每一刻,现在看来,这几个字多么的宝贵,多么的富有意义,可是那时一点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也就一句口号那样的理解了。
青春年少恍惚间,三年高中就那样过去了。大多数同学团结,上进,能够融入集体环境,最后的高考大都发挥正常,心想事成的迈入了大学的门槛,拿到了从农门跳出的通行证,几年后就可以分配到心仪的工作了。
我的三年,是自卑的。贫寒的家庭没能提供充足的保障,能够坚持读下去已经很不错了。家里经济艰难的很,父亲得了心脏病,大哥订婚盖房结婚一年之内完成之后需要偿还多年的债务,我的学费能够拿的出已经实属不易。最痛苦的时候就是每个学期筹集学费,总是马上开学了才凑齐,这还是在娘的坚持之下做到的。娘一天学没上过,但深明上学才是寒门的孩子唯一的出路,那时眼见哥姐都已辍学,咬牙也不能放弃我的学业了。按说这么艰难,应当学习成绩好才对。可是初中成绩优异的我来到这里,却走了下坡路,没有了往日的自信,陷入了恶性循环。越是跟不上,越是没冲劲。家贫,学习不好,性格也有点怪异了,于是自卑的情绪笼罩在头顶。
我的三年,是失败的。学习不好了,就不爱学了,就开始混了,教室里坐不住了,就往外跑。社会上的“哥们弟兄”倒是不少,不过现在看来,也不是什么坏事,也算提前接触了一下社会吧。反正当时也没做什么坏事,就是讲义气罢了。不过作为学生来说,学习才是主业,不该那样的。或许是逃避,或许是麻醉自己,后来的高考失利想来也是必然的。
我的三年,是幸运的。尽管性格不成熟,学习成绩差,但也相处了一帮好同学,认识了一些好老师。至今不忘,当初几位老师对我苦口婆心的劝慰,不少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上的热心帮助。尽管时隔多年,往事似乎就在眼前,一件一桩历历在目。尽管高考失利,但凭着三年积累的底子,我同样也完成了后来人生路的升华和蜕变。
毕业后的梦里,经常梦到高中三年,特别是高考失利噩梦,说来最近几年才不再做这些个了,或许是生活已经比较安逸了的原因吧。
多年以后的今天,想到当初大门上方的几个字,“珍重在校每一刻”似乎已经能够理解。高中的三年里,我没有很好的做到,但在我毕业后的多年里,我一直努力的去做,去珍重师生情,珍重同学谊,珍重母校恩。就像一个赎罪的人一般,用我的真诚,用我的热情,用我的行动去努力践行内心深处的呼唤。过去这样做了,现在和未来依然会坚持下去,会越来越好。我坦言,无论如何,高中生活都是我人生里最为重要的三年,尽管没有光辉和荣耀,但却为我的人生路夯实了基础,恩师和同学们都是余生里最为宝贵的财富。
人悟,有早有晚,我为晚者。幸运的是还算来得及,还有很多事能去做,要去做,珍重人生每一刻,让稍纵即逝的光阴不再缺憾,不枉此生!
乙未初冬深夜 青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