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933433/1d389e09eaacbb93.jpg)
每天找出三个优点
当有人提不起精神,抑郁寡欢,同时还会表现出浑身上下的不舒服的状况,似乎某个器官有病,但又查不出什么病时,那就需要家人的关怀和鼓励了。
这种症状的原因当然千差万别。或许是事业遇到了困境,或许精神迷茫,找不到人生的目标价值,或许与朋友家人产生了某种矛盾,或许对某些问题想不开想不明白……林林种种的不顺心烦心闹心的消极情绪占据上风,失望,灰心丧气,精神萎靡不振,说不上是什么病,总是愉快不起来。
家人若发现了,首先要共情理解,不要一味指责。人生谁能保证都会一帆风顺,没有个低谷时期?家人有责任关怀帮助。
有一件能做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鼓励,促进激发其内在的正气。失意时,人容易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如果再泼冷水,打击责备,那不是雪上加霜吗?如果润物细无声,帮助提振正气,对于走出阴郁,很有作用。有家长说,她家孩子高中考上了重点中学,可人上有人,优中有优,孩子在新学校的成绩,没有初中时那么出类拔萃,中游都保不住,家长心急,批评指责孩子不上进,不努力,结果孩子越想学习好,成绩却是一再退步,还出现厌学心理,看医生后诊断为轻微抑郁症,不得不休学在家。
好在家长自我反思,接受心理咨询师的建议,制定了一套新的办法,孩子后来恢复正常。她找到了孩子的压力,跟家长对孩子的过分要求有关系。于是转变了的人生价值的取向,觉得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她们便改变了教育方法,其中有一点,就是每天找出孩子的三个优点。甚至曾经的缺点,也能找出其中优点的因素。比如孩子打游戏,过去看见都头疼,只有指责,现在当妈的说:你没有学过,怎么打得这样好?你的理解力真强,脑子就是聪明。比如孩子好好吃早餐,当妈的又说: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少吃刚刚好,身体好。在一系列小事细节里,让孩子找回自信。慢慢的,孩子不再封闭,能跟家长沟通。经过一段时间的正规治疗,以及家长教育策略的转换,孩子情绪正常,能够返校继续读书。
她分享的每天找出三个优点的方法很简单,起到了鼓励孩子找回自信的作用。当然不是高兴了说说,不高兴了,又嘟嘟囔囔地唠叨不休。关键地是发自内心地肯定优点,一起让孩子正确地面对压力,增强自信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