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读书、读人、品生活

2019读书、读人、品生活

作者: 那一日 | 来源:发表于2019-01-08 13:45 被阅读0次

      新年伊始2019年开启了心理化读书会盛装出席,学员们早早来到905,心理化读书会是一个不为读书来读书的地方,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幸福的家庭千千万、不幸福的家庭万万千,他们都有相同之处!

    2019新年读书会

      卢京老师开启了读书热身活动,看看成年人是如何通过一个游戏来了解自己的,透过游戏家长也可以了解家长与孩子的互动方式。乘法口诀很简单当你去笑别人出错时自己也在其内。放下自己的身段去适应变化,一个合格的家长就慢慢的练出来了。

    游戏即将开始 犯错了谁也逃不过去

    大为老师也开启了2019年读书会的帷幕,读书会员们开始了2018年读书后带给家庭及个人的变化。

    家庭成员的态度很重要

      为什么本该亲密无间的家人之间会有种种矛盾?为什么我们总是肆无忌惮地对最亲的人恶言相向?为什么我们总是要的太多而付出的太少?为什么父母的婚姻对我们的家庭有如此大的影响?

    赵老师通过书来引领大家

        和个别治疗不同的是,家庭治疗一般有两位治疗师,两位治疗师之间是辅助治疗关系,当其中一位治疗时投入家庭中时,另一位则尽量保持客观和中立的立场,防止投入的治疗师过度投入导致失去专业的角度和立场。另外两位治疗师之间的关系对家庭中的夫妻来说也是一种示范,他们彼此尊重对方的自由,互相给予扶持以及他们处理争执的方式。书中提到的处理争执的方式,是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有问题的处理方式是争执双方互相指责而不是更多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提出正面的请求。这种沟通方式本来是为了保护自己(把责任推给对方),结果却招来攻击,更是对问题解决没有帮助。这种沟通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人们在沟通过程中往往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情绪而借助于攻击别人来表达,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情商高的人首先能够向别人示范更恰当的表达方式,然后能够准确识别出别人表达方式中的情绪并正确处理———共情,这样处理起争执来会更有效。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对我理解婚姻问题的根源有些帮助,文中是这样说的,如果有任何一个离婚的种子是事先埋下的,那很可能是个人还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我之前,便一头栽进婚姻这件事。独立的自我意味着是否经历过一番心理空间的磨练,在这段历练中独自与生命格斗,四无依傍只有依靠自己,并且发现自己可以战胜孤独的恐惧。个人由此获得相当的自信、自觉及对自我的忠诚,这些都是与另外一个人建立稳固关系的先觉条件。这里独立的自我不是太好理解,我把它理解成在没有亲密关系的时候,仍能过的比较自在,而不是在痛苦的煎熬中生活。当然形成独立的自我是比较困难的,在我们这个强调依赖性的文化中更是如此,在我理解中独立的自我意味着自我能力的显著发展,这些自我的能力包括客观评价自我的能力,充分接纳自我的能力、喜欢自己并对自己有信心,对自身情绪有显著的控制力,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奇怪的是我觉得一个人亲密的能力发展了,独立性也会随着增加,我觉得两者能力是互相促进的关系)等等。

          如果一个人上述自我能力发展得不充分便投入婚姻,很容易和伴侣发展一种高度依赖的共生式的关系(即双方都特别离不开对方,离开后会活不下去)。这样在一个家庭面临压力时(通常是伴随着孩子降生而来的经济压力和抚养压力),由于上述共生关系处理压力的能力很有限,这会导致夫妻间的关系出现问题。此时双方往往会希望对方帮帮自己,然而由于此时夫妻双方都在面临压力和挑战(通常丈夫会面临经济压力而妻子则面临抚养压力),没法为对方分担,夫妇双方很可能因此而怨恨对方,同时也因为无法回应对方帮帮我的需求而疏远对方。这样夫妻双方正常的亲密需求因为疏远而得不到满足,此时很容易在家庭中发展出三角关系(及夫妻中一方或双方开始与孩子过分亲密,而与对方很疏远,开始更多地孩子分享自己的情感和对对方的负面看法和情绪)或发展处危险的婚外情。这种三角关系在与男方父母一起生活的中国家庭中也很常见,通常的情况是婆婆和媳妇互相看不惯和疏远,又同时想拉拢儿子/丈夫,我们很多人都知道聪明的儿子/丈夫会接纳、疏导双方的情绪,尽力让双方看到对方好的方面,帮助双方发展更合适的行为。但孩子不比成年的儿子/丈夫,其本身还很不成熟,难以以上述成熟方式协助父母,不但如此孩子还很容易变得与父母一方产生冲突或变得无所适从,孩子因此而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自此孩子成了夫妻关系问题的替罪羊。不少家庭会因为孩子问题愈加严重而求助家庭治疗,大为老师透过读书会给大家去理清方向。

    是什么在伤害孩子?

    不良的夫妻关系

    离婚、夫妻感情不好,经常争吵,无一例外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即便能控制自己不把气撒在孩子身上,长期处于紧张和压抑环境中的孩子,长大后也极易出现心理问题。比如狂躁、抑郁、孤癖、好动、缺乏自控力等。

    另一种不良的夫妻关系,则是彼此过分依赖。两个人都误以为依靠对方会使自己变得完整。他们在情绪上彼此依赖,没有能力分离,好比两个人共乘一艘独木舟——当一个人移动时,另一个也被迫移动,毫无选择余地。

    这样的夫妻往往会为彼此和孩子设定无数个“应该”、“必须”——“你不应该有那样的感觉!”“为什么你会那样想呢?”这是他们常说的话。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会如父母一样,本性中的一些物质被不断否定,然后慢慢失落自己,变依赖性强而没有主见的人。

    把孩子工具化

    每个健全成熟的人都会完全地认可和尊重自己,正视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他不必依靠任何人的看法或情绪而活。但是很多父母却在阻止孩子形成这种健康的自我。

    如果父母在早年也没有得到过这样的权利,就不可能欣赏孩子的这种合理“自恋”,甚至在自己欠缺的情况下,不知不觉用孩子来满足自己的不足。未成年的孩子没法背弃父母,他们只有借着不断表现和取得成就来博得父母的喜爱。于是他们很可能成为满足父母私心的工具。

    在不健全的家庭中,孩子必须放弃那个“真我”,取而代之的是掩饰受伤的“假我”。一旦他们发现自己的感觉和想法不被父母接受,就认为是自己的问题,久而久之形成不健康的“羞愧感”。

    慢慢地,他们会去发现让自己感到满足的替代品,等到长大成人,这些替代品就可能是:名誉、地位、新的性伴侣、烟、酒甚至毒品。他们的心灵是空虚的,他们因为得不到肯定和理解而变得孤僻、麻木、依赖、不知如何与人相处。

    陈腐家规

    陈腐的家庭规则妨碍了孩子在成长中形成完整的自我,让他们依赖他人,只看重他人的想法。这些规则包括:

    1.有责任感就会有爱。

    2.憎恨可因压抑和禁止而消除。

    3.父母理应享受尊重,因为他们是父母。

    4.儿童不值得尊重,因为他们小孩。

    5.服从能使小孩坚强。

    6.对孩子温和是有害的。

    7.对孩子的需要有所反应是错误的。

    8.对孩子严厉甚至冷漠能让他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

    9.与其坦白说出心中不满,不如假装欣赏感激。

    10.表现出来的行为比真正的为人来得重要。

    11.父母不能忍受被触犯。

    12.人的身体是肮脏的。

    13.强烈的感觉是有害的。

    14.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或许有些父母表面上并不赞同以上观点,但在他们的行事中,却在不自觉地贯彻执行。而且,这些害人的信念可能在下意识里,代代相传。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我们都知道人的需求分为缺失性需求和成长性需求,其中缺失性需求是生存必须的,就像吃饭睡觉之类的生理需求也是必须的一样,而孩子的安全、归属和爱以及尊重的缺失性需求更是比成人强烈,自我的建立和发展往往以这些缺失性需求的满足程度为基础。如果父母的养育方式是权威型(既能在控制孩子行为和满足孩子需求方面做到平衡),那么这个孩子的缺失性需求很比较好的获得满足,孩子能很好的发展出安全感、爱的能力和自尊,在此基础上成长性需求也会发展。

          但实际情况往往不如人意,很多家庭的丈夫因为工作游离在孩子的养育之外,这一方面会导致对孩子的陪伴、交流严重不足,使孩子难以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发展男子气概(对男孩、女孩都是如此,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男女在心理上都可以看作双性人———既有男子特质也有女子特质)。另一方面会导致妻子在养育中负担过重,出现情绪问题,这样常常对孩子缺失性需求的满足产生负面影响,使孩子难以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关爱,难以发展自我接纳、积极的自我概念。孩子因为要获得父亲的关注往往会选择两条路:变得优秀和搞破坏,因为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父母的关注。专注搞破坏引起注意力的后果自不必说,孩子的正常发展被阻断了,其结果就是发展很糟糕。努力变得优秀虽然活得了部分发展,但这种成长过程是有缺陷的———带有很大的压力或强迫性,孩子会变得痴迷于变得优秀而难以享受生活(很多工作狂大概就是这样形成的),当然痴迷于变得优秀的孩子也可能由于优秀变得越来越难以达到出现心理问题或一撅不振。当然对于无论是变得优秀还是搞破坏都无法吸引父母注意力的孩子,其发展往往是最遭的,这种家庭的父母往往几乎不管孩子,很容易发展出冷漠、散漫等负面性格特征,也更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行为问题。

    透过体验去感受

        2019年,心理化教育将在线上和线下同步开展读书会。线上读书50本,每周一本;线下读书每月二次,分享读书心得。在老师的引导下,读书会员们将读书学习 纳入生活化,不为读书而读书,心理化教育走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之路上!

    咨询/联系

    如果您需要,可以联系我们的工作人员:13613806975(同微信)

    我们在中国心理化教育 期待与你相遇

    中国心理化教育中心致力于研究实践家庭教育全面成长方案,拥有国内教育领域一流的导师团队,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西方最前沿的心理学(全息心理学、能量心理学、超个人心理学)进行完美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元素的家庭教育课程体系,我们秉承“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感化生命”的教育理念,引领更多的家庭走向和谐、幸福、美满!

    专注领域:家庭教育指导、婚姻家庭咨询、身心疗愈成长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商务内环与西七街交叉口中油新澳大厦901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读书、读人、品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kqv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