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共读群有小伙伴夸我“夏雨,哇喔,天啦,怎么会有那么好的老师?”
我想也没想就回答道“迪迪,是吗?谢谢你啦。”
这是我的常规思路,嘴特别快,说过不过脑子,就出来了,结果说出的话可能只有自己最明白自己的意思,看的人有点不明不白,甚至觉得有点莫名其妙,也许会自问“难道我太夸张了?”等等。
究其原因,是因为通过文字信息进行交流,是没有表情的,没有笑的表情,没有惊讶的表情,没有犹豫的表情;也没有语气,惊喜的语气,迟疑的语气,欢喜的语气;更没有声音的高低、说话的语速,等等一切来配合说话的文字信息,所以会有些,或者说经常会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话说出口才觉得词不达意,其实是无表情、无声音、无语速、无语气等的“多无产品”。
那怎么办呢?
说话之道就来了:赞美要发自心底,还要有内容才让人觉得诚恳呀。
对方的夸夸给我们的感受,让我们有哪些收获,或者体会一下给对方的感受。。。
对于每一份沟通都心怀感恩,慢一点,再慢一点——饭会烧,话不会。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