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越大,口味越回归到最初。小时候,吃馒头吃惯了。如今到是越来越喜欢掰馒头干嚼了。绵软的馒头,单纯的麦香就在口中不断回味。
有的馒头,质量差,吃起来像吃棉絮,好的馒头应该是层层叠叠,膨发但是仍旧有弹感的。棉絮的馒头,多半是面揉的不够,掺水太多,看上去个大,其实没多少斤两,按个坑就没办法自动弹平。买到这种馒头的人,多半会恨上馒头。
挑馒头,就要多按按,实诚的斤两够,有那种刀切小馒头,看似小个头,其实不必圆馒头轻的。说起方馒头,圆馒头,只是形状差异罢了。道理是一样的,一点要那种按起来有反弹力,拎起来沉甸甸的的。
对馒头最深的记忆,来自母亲。家贫,几乎不买零食,只有过年才能吃上花生瓜子糖果,唯一的零食就是馒头或者大饼了。穷归穷,但不再饿着了,家里的粮食是够吃的,已经是老天恩赐了。每天我着急上学去忙里慌张,刚吃饱饭,怎么可能带吃食走。老妈总怕我挨饿,经常放半个馒头到我的花花布书包。有时候出了门了,老妈在后面追过来,拿半个馍吃呀!我嘴上喊着不要不要,可拗不过老妈。就那么直接丢到书包里,书包是老妈用旧衣服拼接,缝纫机锁边的单肩包。经常随意地放着我的作业本,文具铁盒,课本。总之是不太干净的。可我吃着馒头总觉得香甜,从来没生过肚子疼的病。想来是母爱在保护着我呢吧。
高中后,在县里上学,吃住都在学校,学校的馒头总是碱面打,黄不拉几的,而且很虚胖,看着个大,4两的,捏一捏,只有那么一小块了。不好吃,只能将就着。恨馒头的心就起来了。每月都盼望着回老家吃馒头。老妈做馒头的手艺是不错的。面和得细腻,酵母发酵,香喷喷,一出笼就冒着热气腾腾,吃三个都不嫌多。冷馒头也喧,不硬不坨。
大学更是难觅好馒头,外地人做的馒头毫没胃口吃。瘪瘪的,不弹牙,没嚼头。毕业后,在你社区中晃荡,看到山东戗面馒头,好奇心倍增,买了一个吃,果然是名牌产品,跟初食馒头一个味儿。我有找到了吃馒头的快乐。大口嚼,撕着吃,掰着吃,观察馒头的膨胀和压缩,还有层层的条形文理,细细地琢磨,好味还是家乡。难怪那么多文人骚客一提起家乡的吃食,都是满口称赞。
不是外地的不好吃,是最初吃惯的食物,最和胃口。胃,多少年过去了,依然没变,还是老胃口。我依然爱面食,对馒头热衷。坐火车,不买零食,一定要吃馒头花卷才甘心。吃对了,漫长的旅途,一切安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