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时阅读,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吗?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之前做读书笔记就是看到重点,标记出来,然后摘录。之后可能会时不时翻阅几次加深印象,但不曾深思。结果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无疾而终,时间久了也就忘了。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呢?
有用的知识一定是经过独立思考,反复验证,建立在理解,吸收,消化的基础上的,最后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阅读是输入,同时我们要做到有输出,才能更深的巩固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
要想达到高效阅读,质量与速度并存,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做读书笔记了,毫不夸张的说,做笔记是最为行之有效的达到高效阅读的不二法门!我们做笔记不单是为了记住,更多的是为了理解和应用!一味的死记硬背是不行的,你会发现过不了多久你就忘了。只有加上你自己的认知理解,关联并应用起来,转变成你自己的东西,它才会在你的大脑里根深蒂固,并且你随时都能毫不费力的朗朗上口。
那么如何做笔记呢?
《洋葱阅读法》第四章里讲到了以下5点。
1.标记。
在看到重点的时候我们要在书中做标记,使用荧光笔,便利贴,折页等都可以。
2.收集信息并整理。
这里说一下,有用的信息可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并不止局限于书本,比如可以通过公众号,头条,得到,知乎等渠道来获取,你觉得对你有用的,都可以记录下来,可以是卡片的形式,或者是ppt,思维导图都可以。记录下来导入印象笔记或是云笔记。
3.建立个人图书馆。
将读书卡片、PPT,思维导图 收集到笔记类应用里,根据关键词分门别类。建立了体系化的目录结构之后,今后使用时,方便检索,能让我们快速找到想要的信息。
4输出。
我们收集整理了信息,如果不用,那它就是躺尸在那里,是没有用的,是鸡肋。可以通过向别人分享的方式,写文章或是讨论,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它重述出来,教是最好的学,这个过程中你又重新学习了一遍。这样能促使我们成长为一个更高级的学习者。
《学习的本质》这本书提到一个观点:如果想要真正理解某个知识,必须经历一些知识创作和传播的情景,否则很难理解该内容。
5.应用。
不断的去思考,反复揣摩理解,联系实际,把它应用到我们的生活或工作中来,受益于我们,那才叫学以致用学有所得。
以上的读书笔记你做到了几点呢?如果你觉得有用,那么从今天开始,尝试着做一个完整的读书笔记吧!一定会让你获益匪浅的!
《好好学习》的作者成甲说过“读书不一定都要花在‘读’上,如果你想要掌握知识,那你应该花的时间是‘思考’和‘联系’,而非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