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平安活到80岁大概会认识3000人左右,是不是觉得很多,但现实生活中知心朋友却没几个。在无聊心情糟糕的时候翻遍电话薄都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 ,是吧?但现在依然还在你身边的好朋友,既然相遇了就好好珍惜这份缘分,一起走下去吧!
年纪越大,就会发现身边的朋友少了。因为工作家庭的原因,好朋友可能一两年都见不到几次面,从线下变成线上的"网友",在网上唠嗑。就算是新认识的朋友,可能刚开始会因为话题相投而觉得好好聊,但时间一长了,也会慢慢疏远。真正留下来的知心朋友往往是那些认识十几年从校园里面认识的人。
根据研究,86%的人认为自己的好朋友不超过4个,72%的人苦恼于社交过度带来的困扰,所以,多数人苦于有太多朋友,却缺少真心好友。研究同时亦发现,要学会享受50%的独处,50%的社交,内心才会得到快乐。
人生就像一列行驶的列车,人人都是过客
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我们身边总是出现很多的人,可能是工作的同事伙伴,可能是一起上下课的同学,可能是萍水相逢的偶遇,可能离别过后就老死不相往来了,但是彼此所产生的回忆永远都在。虽然也许你因为与这些人的相遇而改变你的生活态度和想法,改变你对这个世界观看的角度,总在不经意间改变着你。
人生就像一列行驶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口,没有一个人可以至始至终陪着你走完,你会看到来来往往、上上下下的人。如果幸运,会有人陪你走过一段,当这个人要下车的时候,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因为,说不定下一站会有另外一个人会陪你走的更远。回忆是让我们更好地记住昨天和今天,以便更勇敢地迎接明天。在人生每一个阶段陪你走过的人都值得好好珍惜彼此,珍惜共同度过的回忆。
朋友在乎品质,而非数量
可能那些点头之交也称得上是你的朋友,朋友的定义可以很广也可以很窄,看你自己如何定义。生活中经常有人为自己的好人缘感到沾沾自喜,其实这没什么可骄傲,因为朋友在乎品质,而非数量。每个人都渴望有人陪伴,特别是一些有意义的纪念日,能有人陪伴聊天,互相倾诉心里话,那就不会觉得孤单。你可以和很多人一起出去玩,却很难和很多人交心。
小时候我也羡慕过别人生日会收到很多礼物,很多人帮他庆祝。但长大之后,只要我一有什么事情,想起来的人往往就是那几个真正陪我经历过很多的朋友。人嘛,总要学会自己独处,不能无时无刻都有人会陪伴你。
能相互讲心里话的知心朋友几个就够
随着年龄的增长,渴望朋友的数量越少,但品质要求却越高。往往新认识的人,自己也会逢人忌说三分话,将心收窄提防社交而不轻易说出心里话。人际交往变得越来越深刻,我们就发现自己根本没有朋友。
在我结婚的时候,连姐妹团五个人都是艰难筹齐。有些我自以为是我好朋友的人竟然拒绝了我姐妹团的邀请,那一刻我心里真的是比冷水还要凉。即使觉得自己没有朋友,但是我依然会收获在我大学毕业册上写"其实从军训那时候我就觉得我们是好朋友"的友谊。到最后明白一个真理:人并不需要太多朋友,只要有三五个可以知心的就足够。
缩小社交范围,结交心灵层面的朋友
虽然现在网络发达,能够拉近人们与世界沟通的距离,但同时也推远心理差距。很多时候,我们分不清谁才是自己的好友。因此,要学会缩小社交范围,找那些能够听你倾诉、在你患难时愿意出手相助的人,当你们能够去到心理层面,她就是你的真正好友。在一种平静的氛围中,去结交真正可以在心灵层面沟通的朋友,享受轻松的社交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