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倩倩同一批进入单位,在不同部门,碰巧分配在同一套单位宿舍,很快成为了好朋友。
作为非业务部门的职场菜鸟,我们起薪并不高,扣掉五险一金,宿舍房租,到手不到4000.我忍不住跟倩倩抱怨:“神啊,这工资怎么活。”
“不要着急,会越来越好的。”
我们在各自岗位工作,并不十分忙碌,空闲的时候,我爱逛街刷淘宝,而倩倩并不热衷于此。她爱运动,有空就去跑步游泳。
我跟倩倩相处很愉快,唯一感觉不太好的一点,就是觉得她有点抠门。
比如:出门她总会自己带水,从来不买瓶装水。
一起去买水果,我会买切好装盒子里的,吃起来多方便啊。
倩倩说:“干嘛不买没切的,价格差很多呢。而且没切的更新鲜。”
当然这并不影响我们感情。
工作第一年的国庆。倩倩和我谈起旅游计划:“我准备去台湾玩一趟,做了一下计划,请两天假,凑齐九天,台北、花莲、垦丁这些热门景点都可以玩一遍。”
“玩九天。你准备了多少钱啊?”
“差不多六七千吧。省着点花。”
“你家里给你补贴吗?”我问。
“不用啊。我自己存下来的。”倩倩回答。
“你涨工资了吗?怎么存了那么多钱。”
“没有哇。我们什么时候涨工资你不知道吗,要下一年度才会涨。”
“我们工资一样,这半年你存了这么多?!你知道我卡里有多少钱吗?三位数。快等不到下个月发工资了。”
“呃...”倩倩对我无语了。
“你怎么花钱的,快教教我吧。”我恳求道。
“也没什么啊,该吃吃,该花花。可能没有像你这样乱买东西吧。”倩倩回答。
“乱买东西?我没有乱买,我买的东西都是很实惠的。你上次一个包花了一千多块,你才乱买吧。”我说。
“拜托,我一个包是花了一千块,你数数你自己今年买的包,有5个了吧。虽说很实惠,一个两三百,这加起来可不止我一个包的钱。而且我的包是做工很好的牛皮包,各种场合都可以背出去。你的呢,买回来背几次就不喜欢了。白白放柜子里占空间。”
“好像也是。”我不好意思了。
倩倩说:我看过一本理财书,书里提到”拿铁因素”,说的就是日常生活中,买水果、瓶装水、咖啡饮料这些不太引人注意的零散花费,其实累计起来,会花掉你不少钱。
你下班回来时不时买块蛋糕犒劳一下自己,出门从来不带水,买水果要买切好的,每周去两三次咖啡馆,明明不爱喝咖啡,就是要去那里拍照发朋友圈。这些十几块,二十几块,看上去没多少,累计起来,一个月也有上千块吧。
淘宝刷刷刷,天天收快递。你买的那些杯子盘子,好像价格很实惠,实际上用了几次,都放在那里积灰。还有看看你买的衣服包包,过年办年会,有你愿意穿出去的吗。
我开始反思:“确实是这样,难怪我总存不下钱。上次想报一个培训班,学费3000,想着没有钱最后也没去。”
“不是说这些小情小趣就要完全扼杀,只是我们目前收入不高,要暂时控制。我每个月发下工资都会存下一笔钱,每一笔花费都会比较慎重。久而久之,有存款了,可以去旅行放松自己,以便更好地投入工作。也可以去学习一些新技能,作为升职加薪的筹码,而不是天天在唉声叹气抱怨工资低。”倩倩认真地说。
看着我若有所思,倩倩笑着说:“傻姑娘,现在不是在学校了,要多替自己规划。从现在开始,好好工作,没事跟我去运动。慢慢存钱,去参加你心心念念的培训课。”
我深刻反思自己。
诸多抱怨,不如立刻行动。此后,开始定期存钱,谨慎对待每一笔花销,每当想要花钱的时候,想一想倩倩的话,想一想自己的培训与旅游计划,认识到这又是我消费中的拿铁因素,就能够控制自己了。
又是一年,倩倩因工作表现出色,很快升职加薪。而我也通过培训,发展业余爱好,也有了工作之外的收入。第二年国庆,我和倩倩相约一起去泰国旅游,我们果然都变得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