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764489/fdfef66a3c2dc4ac.jpg)
作文要如何的修改才会有效?那就是要给学生给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让学生在知道自己作文的优缺点后,能够在老师有效的引导下进行细致的修改,学生才有可能克服在写作中的弊端,使自己的作文水平有所提高。从老师批改的层面来看,我们在三四行的批语中,往往是笼统的表达,学生在看到评语以后,并不知道如何去修改自己的文章。评语的可操作性是做文修改的关键,因此,在文中关键处给学生标出不足,给出建设性的意见,让学生一看就明白,作文的修改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原题在线] 千千芦苇,触动了文人的心灵;巍巍“神舟”,触动了国人的心灵;眷眷亲情,触动了游子的心灵;殷殷师恩,触动了学子的心灵......同学们,相信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里,也会有许多触动你心灵的人和事。 请以“ ____ ,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根据自己所写文章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选择你能驾驭的文体书写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
[原文修改]
《一句话,触动了我的心灵》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它说“老人永远是寂寞的,……活得越久,意味着越要忍受寂寞的煎熬”。那时,我不太懂,老人寂寞吗?为什么从不表现在脸上?(用问句提出自己的思考,亦可引发读者的思考,但并没有点题,也没有很好的引起下文,这样一来,文章接下来就有点断裂。)
一个酷热的夏天,让我明白老人的寂寞往往是被我们忽视的。(过渡自然,引出是事由,开始自然而然的记叙,不显得突兀。) 爷爷,他不喜欢城市加速度的生活和喧杂的气氛,效仿陶渊明归隐田园。于是,他成了孤单一人。(此句缺少必要的交代,爷爷归隐田园,家人反应如何?为何让他孤单一人?小作者要明白,任何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一个小小的举动,也会引起一系列的反应,因此需要做必要的交代。)那个夏天,我陪着他,看电视。电话铃“呤……”的响了,我一接,又是爸妈,在这住了几天,就已经想我想得睡不着,一天两个电话还不够。按常例,听完电话便挂了。坐在一旁的爷爷问:“是你爸,还是你妈?”我笑了笑,说:“是妈!”他叹了口气:“水总是往下流!”对于这句话,我二丈的和尚摸不着头,“爷爷,什么意思?”他说:“我一个人住在这,电话十天才响一次,而有了你,电话三天就可以响十次!”(能运用对比的写法,表现爷爷的失落,值得肯定,只是爷爷的动作、神态是不是可以刻画得更细致更传神呢?此处的细节描写不可或缺。) 这句话,深深的触痛了我的心灵。的确,对于爷爷来说,同代的人一个接一个的去了,朋友越来越少,对于家庭成员来说,也是如此,子女都独立,有了自己的家,去了别的城市,有谁还会关心老人。(此段应该展开,补充一些具体可感的事件或画面,把老人的寂寞深刻地表现出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发下文对主题的揭示。)
赶快为老人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桌的山珍海味;,也许是一枚亲手采摘的野果;也许是一束美不胜收的花;也许是一张问候的小卡片;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在“孝”的天平上,它们是等值的。(老人需要的不是物质上的给予,而是精神上的慰藉。对主题的挖掘是不是还可以更深一点,更透一点。)
[教师点评]:这是一篇写感受的文章,属于情感类的记叙文。小作者用问句提出自己的思考,亦可引发读者的思考。把要描写的这句话先表达出来,然后能运用对比的写法,表现爷爷的失落,值得肯定。只是爷爷的动作、神态是不是可以刻画得更细致更传神呢?这样才有利于深化文章的中心,突出要表现的主题。请你结合文章中的修改意见,对文章进行修改,希望能看到你修改后的更精彩的文章。
![](https://img.haomeiwen.com/i3764489/409fe739546e7876.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