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法第一网
为什么书法家越来越多,字却越来越看不明白

为什么书法家越来越多,字却越来越看不明白

作者: 书法第一网 | 来源:发表于2018-10-16 14:10 被阅读4次

如今,人们走进美术馆、博物馆、展览馆,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书法展,作品琳琅满目,但水平往往参差不齐;在网络上搜索"书法展",出来的新闻几万条,打开一些个人展的介绍,往往写着"草真篆隶兼备""炉火纯青""自成一家";许多名不见经传的书法家润格(即书法的报酬标准)标价动辄每平方尺几千元、近万元甚至几万元;一些所谓"名家"也推波助澜,将自己三流水平的作品炒作到几十万元一张。

网络配图,与文章无关

普通人和书法爱好者经常会有"为什么书法家越来越多,字却越来越看不明白"的困惑。

书法热了,生成"江湖"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书法热"成为一种潮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练习书法,字帖出版呈几何数倍增,书法事业呈现可喜的繁荣局面。然而一不小心,书法似乎就变了味。

蒙眼写书法

在许多人看来,书法变成了一件越来越"玄乎"的事:"书法家"成了留着长须、穿着中式白衫的模样;缺乏严谨训练、远离古法、下笔无由而又美其名曰"自成一家"的"书法家"越来越多;超大尺幅、超大毛笔肆意挥洒,"气功书法家"先玩倒立再唰唰几笔,险象环生;"音乐书家"伴着音乐写字,号称别具一格,是"真艺术"……一位书法爱好者表示,在一些国家级展览上,有隶书作品是由铅笔勾边、毛笔填涂的,"这样的作品居然能入选,实在令人费解"。

文化艺术市场呈现繁荣趋势以后,书法作品本身的经济价值上升,有些书法家单纯地将润格高低作为追求目标,书法艺术在资本与个人相结合的炒作之下,变成了名利场与利益输出的"文化江湖"。

网络配图,与文章无关

此外,改革开放后,出于对"走向世界""中西交融"的认识偏差,一些艺术家对西方艺术盲目崇拜和模仿,试图将西方现代艺术的表现方法融入书法创作之中,或尝试让中国书法"走向世界",主观动机是好的,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反而造成了对书写规范认知上的混乱。

书写远了,书法就难懂了

"社会上书法的‘失范’,根本原因是书法教育的缺失。"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雒三桂说:"以前中小学还保留着书法课,虽然占课时不多,却能够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书法知识,打下一点基础。书法课取消后,大多数人连最基本的书法知识和审美常识都没有,千百年沿袭的传统虽然没有断裂,但也岌岌可危。"

《伯远帖》,晋,王珣书,纸本,行书,5行共47字,纵25.1cm,横17.2cm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刘涛介绍,在古代社会,文字书写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之间并无泾渭分明的界限。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唐朝书法家颜真卿的《祭侄稿》,当时不过是信笔写下的文章,经意于文,无心于书,却成为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冯摹兰亭序》卷

唐 冯承素摹

纸本 行书 纵24.5cm 横69.9cm请旋转屏幕观看

当硬笔取代了毛笔,书法的间架结构、运笔方式等还有所保留,写字还是一种习惯。但是,当键盘取代了手写,远离了握笔,没有了提、按、转、折,生疏了一撇一捺,书法之美如同空中楼阁。近年来在专家学者的强烈呼吁下,书法课正式进入中小学课堂。尽管书法课的开展面临教师稀缺等诸多问题,但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开始接触书法艺术,慢慢开始理解"永字八法""蚕头燕尾",开始感受蕴含于书法点画之中的生命之美。

"随着未来书法教育的发展,中国人对书法艺术的审美能力只会提高,不会下降,大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能力会提高,那些奇怪的书法形式自然会被人们唾弃。"从小习字的书法爱好者许乐同样认为书法教育是根本之途。

书法给人以基本的美学

毛笔书法贵在"气韵生动"。书写有"法",法是千百年中历代书法家积累的用笔技法与书写规则;书写有"道",它表现着书写者优雅从容的心灵。书法是中国人独有的文化密码,在笔势流动中,书法之美与诗文心性相通,涵养着国人的品格。

随着技术的进步,书法研究与鉴赏类文章可以在手机、网络上随处阅读到。"圆,线条饱满、结实,具有浮雕感,其线条中锋用笔,也就是古人‘折钗股’‘锥画沙’‘印印泥’所比喻的效果。涩,不浮滑,笔锋在纸面上遇到阻碍和抵抗,笔迟涩进,线条呈现出本身的力感。"这类浅显明白的讲解,对于书法艺术标准的普及具有很好的效果。

千百年来,书法的美学标准代代相传,虽有演变,不离其宗。

曾巩 局事帖 镜心,水墨纸本,29×38.2cm

梁启超曾说,中国人的"写字"有四美:线的美,光的美,力的美,表现个性的美。林语堂在《吾国吴民》中也谈到"书法提供给了中国人民以基本的美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美术观察》主编李一将书写性、艺术性、文化性、时代性列为当代书法的评价标准。他说:"书写规范、章法得当、文辞精妙、格调高雅,这些是我们对于古代书法艺术必须传承的基本规范。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还提出一些新的标准,比如当代书法的公共性增强,在高堂大厅展出时,还强调‘展陈和谐’等。"

黄庭坚 《砥柱铭》局部

"书法界虽然呈现许多‘乱象’,但我们要看到,书法的活跃,毕竟是好事。能够书写,愿意书写,百花齐放,对于书法艺术利大于弊。而对于不规范之处,我们及时进行梳理、引导就好。"李一说。

相关文章

  • 为什么书法家越来越多,字却越来越看不明白

    如今,人们走进美术馆、博物馆、展览馆,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书法展,作品琳琅满目,但水平往往参差不齐;在网络上搜索"...

  • 这世界病了?我病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开始涌出越来越多的负能量。不明白的事情越来越多,不明白小女生背后的争吵,不明白为什么好好的...

  • 幸福其实很简单

    为什么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开心却越来越少呢? 为什么拥有的物质越来越多,却越来越不满足呢? 为什么体验的越来越多,快...

  • 为什么

    为什么,人口越来越多、淡水越来越少? 为什么,垃圾越来越多、资源越来越少? 为什么,有人说生活越来越美好, 有人却...

  • 越来越看不明白了

    今天早上全员核酸,预想着明天得消停一天吧,下午校长突然开会传达上面的精神,说明天教职工和全体学生核酸加采。规模大点...

  • 《再活一次-用写作来调心》读书笔记—“写”

    书越看越多,笔却越来越沉,“想想清楚再写”是每个人当时的信念,只不过脑子被越来越多的阅读填满,书写的勇气却日益消退...

  • 问题危机

    身边问题越来越多,我却拿不起劲?为什么……

  • 写作的难

    书,越看越多,笔,却越来越沉……

  • 躺平还是内卷?

    为什么效率越来越高,工作时间却越来越长了? 为什么赚的越来越多,却越来越不幸福了? 为什么感觉完成的事越多,越忙不...

  • 瘦朵朵:揭秘400万年来减肥反弹的真实原因!

    为什么减肥方法越来越多,胖子也越来越多? 为什么每次下定决心减肥,结果都是半途而废? 为什么减肥那么难,反弹却这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书法家越来越多,字却越来越看不明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lkm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