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这么一句话,让我顿时满腔热血,这句话是历史老师告诉我们的,什么话呢?就是【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可马云的一番话却让我陷入了矛盾当中。他讲【比聪明明你已经没有机会了,比勤奋你更没机会,你只能比未来,你坚持十年到十五年,不要犯错误】。
他讲的未来我可以理解为眼光,他讲的勤奋可以理解为努力。作为中国好几届的首富,他的这番话又又蕴含了怎样的深意呢?这就是我要今天来探讨对努力的看法。
我们看周围许多人学习很刻苦,很勤奋,我们喜欢称赞他为努力学习的同学,我们喜欢评价一些成绩很差,喜欢上网玩游戏的人,是没有努力学习,但我们这样想,一个人若真的想读书,想靠读书谋生路,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那么为了他的理想目标,自然会努力的学习,而有的人却沉溺于网络游戏之中,他也努力,甚至比那些热爱学习的人更努力。
为了能上网,努力的省钱,为了能上网,努力的制造各种机会,爬墙上网,为了能够玩游戏,努力的克制自己,不睡觉,只为游戏。这一种努力的精神,比学习刻苦的人还要多,可为什么他不用在学习上?我们不能简单地讲他不努力,而是他不努力学习,他也在努力,只不过他在努力的游戏!
游戏可以吸引人,把人的兴趣爱好转化为网游。我们也清楚每个人对于自己喜欢做的事会做得格外努力,格外兴奋,例如:有个人喜欢唱歌,他也是个学生,但他为了唱歌,上课唱,下课唱有机会就唱,为什么这么努力,很简单五个字。我喜欢唱歌!
一个喜欢打游戏的人也会有空闲就努力打游戏,因此这就表现了一个人的兴趣爱好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调动一个人的实际行动,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比任何理论知识都重要,一个人努力的程度取决于他对这件事的兴趣爱好有多深。但有一点,我们也要明白这究竟是不是自己的兴趣,还是自己无聊时消遣而做的一种无用功。
我们为何喜欢批评那些努力上网的人,他们也是在,而且努力的程度更深,为什么受到批判呢?因为上网打游戏对许大多数人来说,只是自己在消遣时间无聊度日而已!也就是说,你所做的这些努力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做到的,而且最关键的是,大多数人混扰了自己的兴趣,认为自己喜欢做某件,事就是自己的兴趣,喜欢不同于兴趣,从兴趣可以推出喜欢,但是从喜欢推不出兴趣。
许多人认为自己喜欢打游戏就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事实上这并非是自己的兴趣。一个人为什么要努力,因为努力之后可以创造价值,我们不断的努力,就是一个不断地创造自身价值的过程。

努力学习是我们当今社会创造自身价值的根本途径,但这个学习并非单指学校里的学习,而是对整个世界,对整个社会的学习!但在这个方面学校教育,也就是说在学校里学习通过高考这一条路的学生,有点不爱学习,在这班上也可以看到许多人整天不听课,整天无所事事,看小说杂志等等,你要他们立即学习,他怎么会努力,因为他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爱好,失去了动力。
当然也有很多人因为某种原因,突然把成绩提了上去,但是我想请问,钱学森之问是怎么回事?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值得我们好好推敲啊!
我向来认为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走高考这条路,虽然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现在的一考定终身,让我们真的没有其他路可走,也许我们中的许多人对这方面或那方面有浓厚的兴趣,他会努力的去学习他的专长,但在这种考试制度下,家庭思想观念之下会被抹杀。我们经常批判学生的抗诱惑能力不强,网络游戏影响力巨大,那为什么不好好反省教育教学,为何是学生失去了兴趣?
我敢肯定若没有高考这一条路,这一考试制度,会学习的仍然会去学习,不会学习的还是不会。就像在文革当中废除了高考,但是在那个年代还有无数的人在学习。从某种程度来讲,这种教育是带有强制性质的,因为你别无他法,只有这条路。
还有我们许多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努力并非自愿的,发自内心的要努力学好,而是被逼的被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压力所逼迫的,或者说是生存压力,这种压力并非动力,而是不得已而为。我不能讲这种方式对我们学生有害,但至少这种方式把我们的【努力自由】抹杀了。

我觉得只有努力自由,才能够真正地调一个人所有的潜能去创造自己的价值!但很可惜,这个社会,还没有达到这个层次。那难道就不要努力的吗?不,我相信,当我们真正的愿意去了解自己,自己想要去开创一番事业的时候,老天爷会给你一个回应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意识到自己要往哪方面发展,自己去思考自己未来的路该怎么走,而不是整天无所事事。
直面现实,就是为了在现实当中寻求到一个解决之法。逃避现实,就是为自己的堕落平庸找到合理的理由。所以我认为思考是根本,兴趣是动力,努力是基础,眼光是发展,四者缺一不可!
还有一件事情我可以讲,你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这个残酷的事实。那就是那些贫困地区的教育。你能够讲,是他们那些孩子不够努力,是他们不勤奋吗?不能把所有的原因,都归结到个人身上,我们必须要意识到一个人生存的环境,对这个人来说,就像马克思讲的一样,【人能创造环境,环境也能创造人】。
这些贫困地区的教学资源,教学设施,以及教学老师都不怎么好,最关键的是他们能否把握住时代的潮流,他们的身上的才能能否得到有效的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是不是就会被埋没?导致一个人会做出某样决定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综合才能够发挥作用的。
比如说曾经有个贫困县,有两个人,一个上在北大,一个上的清华,他们曾讲述了两个让他们发奋读书的故事,他们非常努力,他们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国内两所顶尖大学,可是又能改变什么呢?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像他们一样能够考上,难道你跟那些贫困孩子讲,你向他们两位学习,只要不断的努力,你就能够考上这两所大学?
这个社会没有责任吗?这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里的人民对于这些没有责任吗?似乎我们都喜欢把过错归结到,某一个人身上?而对于自己身上应该尽的责任,却没有意识到。
努力一词是个中性词,人们可以赋予它很多意义,努力本身无对错之分,但努力的意义却有价值对错之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