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浅谈读史的三种方法:

浅谈读史的三种方法:

作者: 和弦夜光杯 | 来源:发表于2022-10-27 05:02 被阅读0次

    曾国藩在他的日课十二讲中,专门提到了读史。原文是: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历史是岁月的积淀,这种岁月积淀背后是智慧的积淀。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而历史的智慧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深厚积淀。

    我们认识世界和社会的方式是从现象到规律,而读史是最佳的捷径,史书中既有现象又有规律。历史不会简单重复现象,但历史一直在重复规律。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透过历史中的现象,去发现其中的规律,就会让我们拥有智慧。然后我们就能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及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相信曾国藩读史,也是为了从各种历史现象中找到规律。他所圈点的内容,一定有助于启发他发现有用的规律。

    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司马光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书名的意思是“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其中的“鉴”字就有以史为镜的意思。

    不过,黑塞的名著《悉达多》中说:“知识可以传达,但智慧却不能。”同样的,历史现象可以传达,其中的智慧与规律却很难传达。

    当年明月老师的《明朝那些事儿》最后写了段感慨:所有的错误,不管你读了多少史,你该犯的错,一样都不会少。

    因为人性使然。

    读史读到最后,我们要明白,当年有太多的不得已。

    亡国之君不一定都混蛋,奸佞当道不见得就那么可恨,忠臣孝子也都得扒开来看。

    总之,当初他们在做选择时,做那些决定

    家国兴衰黎民生死的事情时,有很多的不得已。

    没有一个重大选择是轻松的。

    之所以会不得已,是因为大量的利益与危险交杂在一起。

    读史到最后,是想让我们设身处地的体会到,如果未来我们也会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选择,以及选完后明白它的结局走向。

    最后不后悔。

    由此可见,要从历史现象中看到规律,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也因此,读史,也是需要一些方法的。

    下面我来分享一下我自己总结的读历史的三种方法。

    读历史的第一种方法就是代入法,把自己当成历史故事中的人物,代入到当时的场景之中,更加真实地去感悟那段历史故事。

    想象一下我们是“破釜沉舟”的项羽,“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荆轲,“斩白蛇起义”的刘邦,“火烧赤壁”的周瑜,“七擒孟获”的诸葛亮等等。

    代入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能帮助我们去设身处地地感悟历史人物的思想,去沉浸于历史故事的走向。

    这也是最近非常流行穿越类型的小说和电视剧的一个重要原因,穿越回历史之中,我们就是历史的一份子,就能更好地体验这个历史故事了。

    有了这个方法,我们就能够克服诘jí屈聱牙的文字,不会把历史书当成枯燥无味的催眠书,也能激发自己更大的兴趣去读历史了。

    厚重的历史就好像一本合上的书,代入法能够让我们有兴趣打开这本书,去一探究竟。但是这个方法也有缺陷,就是过于感性地引发兴趣,往往会使自己陷入情绪冲动之中,要么先入为主、“关心则乱”,要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样,我们就只能局限于历史故事和人物的表面现象之中,得出一些相对浅显的,和符合大众价值导向,或称为随大流的规律。

    我们用“长平之战”来举例说明,这个故事有两个主人公,一个是赵国的,被后世评价为“纸上谈兵”代表人物的赵括,另一个则是秦国的,被公认心黑手狠的战神白起,因为他打败了赵括之后,坑杀活埋了投降的四十万赵军。

    用代入法读这段历史,就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一个是:用领军大将,一定不能只看他的理论水平,一定也要看看他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状态。

    另一个就是骂杀人如麻的白起,或是感叹战争的反人性以及和平的珍贵。

    这些结论其实都没错,不过够不够深度,其实还是有疑问的。

    这时我们就需要另一种读史方法了。

    读历史的第二种方法就是旁观法。就是把自己当成是历史故事的旁观者或局外人,尽量用理性思维去理解和解读。

    要知道,历史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和其他文字不同的,就是,历史中发生的所有一切,都是已经发生过的过去,是无法改变的。就算我们能够穿越回过去,成为历史故事中的人物,我们也没有办法改变故事的走向和结局。

    理解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尽量摆脱感性思维的影响,真正冷静地去理性思考所看到的一切,然后去分析更深层次的潜藏的规律。

    还是用长平之战来说明,赵括真的就是纸上谈兵的窝囊废吗?白起真的就是嗜杀成性的刽子手吗?

    我们只有放弃感性认知,不满足于代入法给出的结论,才有可能进一步探讨上述问题。

    通过进一步了解战国后期秦国和赵国的历史,我们就可以知道。当时的国力对比,秦国已经具有压倒性优势,秦国已经占据了整个四川盆地,大半个江汉平原和几乎整个黄土高原,而赵国的国土面积要小得多,只是凭借长平易守难攻的地形,与秦军对峙。

    之前负责指挥赵军的是老成持重,尚能饭否的廉颇,他的消耗和拖延战法,一度让秦军也苦不堪言。秦昭王因此不得不动用全国之力运送战略物资上长平前线。

    可是,由于国力弱小,渐渐的,赵国自己耗不下去了。于是赵王想改变策略,主动进攻以击败秦军,这才选择了赵括去代替廉颇。

    而赵括在战场上的表现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不堪一击。因为他的任务就是来进攻的,自然对面白起就有针对性准备,布置了口袋等着赵括来钻。即便被包围了,赵括也能指挥四十万赵军持续保持旺盛的战斗力,逼迫秦国动员了河东河内两郡15岁以上的男子全部上战场,才惊险地挡住了赵军的进攻。可以说,长平之战的胜负,几乎在毫厘之间,赵括虽然最终输了,也称得上是虽败犹荣。毕竟他的对手,是出道以来十几战从未尝败绩的战神白起。

    因此,只有真正冷静理性思考的读史者,才能从历史的字里行间去发现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而不是人云亦云。

    至于白起杀降,就更不是他个人的冷酷好杀了。要知道,四十万赵军降卒,总人数已经达到秦国当时人口的二十分之一。这个数量,秦国已经根本无法消化吸收。同时又不可能放虎归山。所以白起只剩下不得已的最后一个选择了。而“杀降不祥”的宿命从白起开始印证,这是他赫赫战功的最后一战,不就他就因功高震主,赏无可赏,被秦王赐死自尽了。

    所以,我们读史,就要用旁观法激发自己的理性思维,不满足于历史给出的表面答案,才能进一步探究更深层次的规律。

    读历史的第三种方法就是升维法。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维度都是相同的,空间三维,时间一维。升维的方法,就是要跨越时空维度的局限,用更高维度的思考方法去读历史故事和人物,挖掘更深层次的规律。

    例如,我们可以将时间维度固定在一个小范围内,去分析空间维度上发生的历史事件。

    举个具体的例子,公元前600年到公元前300年,也就是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是伟大的三百年

    因为世界上的最牛思想与宗教几乎全是从那个时间段喷薄出世。

    释迦牟尼、孔子、老子、毕达哥拉斯,四位大圣贤几乎在同一时间登上历史舞台。

    随后是墨子和苏格拉底上场。

    再然后孟子、庄子、亚里士多德接棒。

    东西方的诸多大牛们几乎都在这段时间开宗立派,开始了被人们长达两千多年的顶礼膜拜。这个现象里面,应该隐藏着非常深刻的规律吧。

    同时,我们也可以将空间维度固定在一个小范围,然后在一个更长的时间跨度上去观察历史事件的发展与变化。

    例如,我们可以把空间维度关注在黄河流域之上,对于黄河流域的历史变迁,在将时间刻度浓缩之后,我们就能引入冰河期前后的气候变化、科技与经济的跨世纪发展等等知识,去分析其深层的发展规律。

    再例如,我们也可以把空间维度聚焦在某一个具体人物身上。用韩信来具体说明,读懂了他接受漂母救济,忍胯下之辱,早期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就能理解他在背水一战胜利,打下中国北方与东方后,放弃三分天下的可能而去帮助刘邦的选择,同时也能接受他垓下逼死项羽后马上被刘邦剥夺兵权,变相软禁在长安,最终谋划政变功亏一篑,败也萧何,被吕后处死于长乐宫之中的命运结局。韩信的人生轨迹,体现出了他的价值导向,也可以从中总结出一些值得借鉴的规律。

    让我们回到曾国藩读史这个话题上,我相信,曾国藩的读史方法,必定不限于代入法和旁观法,他应该也会运用他那个时代所能掌握的知识极限,去升维思考,打破空间维度的局限,所以他才能成为清朝洋务运动的第一人。

    所以我们学习历史,学习曾国藩读史,也应该多掌握这三种方法的运用。

    用代入法去引发感性的兴趣;

    用旁观法去激发理性的思考;

    用升维法去打破时空的局限。

    对于历史这本厚重的书,代入法是跳进,旁观法是跳出,同时再运用升维法,对时空进行自主地重新组合,这样就能实现多角度和多维度的观察和思考,这本书就能常读常新。我们也会距离理解历史现象背后的规律更近一步,也就更利于学以致用引发自我修炼和自我改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读史的三种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lqi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