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372937/3541381eeef6ed1a.jpg)
《绿皮书》大概是今年看的为数不多的好看的电影之一了,剧情由真实故事改编。故事发生在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此时正处于黑人民权运动期间,种族歧视非常严重,尤其是在南方。
两个主角的个性和成长背景天差地别,Tony是个只受过几年教育,生活在小混混堆里的酒吧保镖,是个白人。Tang则是一个生活在富人区,从小被精心栽培的音乐天才,是个黑人。
一黑一白,一富一贫,一严谨一洒脱,肤色、阶层、性格各方面的巨大差距,让这两个人的碰撞显得非常有趣。
在这个故事里,最吸引人的,其实是Tang的那种孤独和挣扎。他家境富裕受过良好的教育,但他一出场便带有浓浓的孤独感。他是一个钢琴家,但除了乐队成员,他几乎不和其他人交往。他在台上很投入,能感染观众,但走下台,身上却充满着强烈的落寞感。
他没有朋友,没有沟通,投入不了身边的狂欢,只是每天一瓶红酒度过漫漫长夜。
别人看来,他是天才,有教养,作为黑人,他比很多白人还优秀。尽管优秀如他,有两样东西他仍无力改变,一是他的肤色,二是整个社会对于黑人的歧视和偏见,他压抑、挣扎、不快乐。
![](https://img.haomeiwen.com/i12372937/d9ddb1fbacc12f84.jpg)
然而这一切,因为遇到Tony终于得以改变。Tony成长在社会中下层,是夜总会的保镖,他爱吃炸鸡,混迹夜场,连养家的能力都不够。但是,他这个人最大的优点是做事果断,洒脱且真实。
![](https://img.haomeiwen.com/i12372937/90bd827c3e8a6810.jpg)
在他的世界当里,没有Tang那么多压抑和冲突。他的目标简单明了,赚钱养活家人,并且开开心心活着。他带着Tang吃炸鸡,从警局捞他,为了他打架,最重要的,他把Tang当朋友一样平等地看待。这是唐在过去的人生里,几乎很少有过的体验。
终于,Tang在和Tony的相处中,慢慢打开心门,从孤独中走了出来,走进了人群当中,也真正接受了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12372937/a40bd83ae6cd8110.jpg)
最让我感动的是Tang的变化。
很多时候,比起对抗外部的冲突,跟自己内心较劲,要消耗人得多。每一个内心冲突大的人,都是因为抗拒,而这个抗拒,就来自对自己的不接纳。
有人抗拒自己的无能,有人不接纳自己的原生家庭,有人还在跟自己的各种想法作斗争。
每一次抗拒,就是一次消耗。而解决这种消耗的最好办法,只有大胆地承认。
这或许很痛苦,因为我们抗拒的东西,往往代表着我们脆弱无能,甚至无法改变的部分。就像出生优渥的唐,无法改变自己的肤色。
经常会听到有人抱怨自己的原生家庭各种不如意,纠结于过去成长的种种。但是,生命每分每秒都在更新,你改变不了过去。
人最糟的生活状态,是逃避自己能改变的部分,抗拒自己不能改变的部分。人最好的生活状态,则是改变自己能改变的部分,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部分。
《绿皮书》之所以让人感到暖心和舒适,除了男主角之间的友情之外,他们身上所展现的,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可以改变的,创造自己想要的人生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