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全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薛立新教授:分数不是孩子的命根子

全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薛立新教授:分数不是孩子的命根子

作者: 薛立新 | 来源:发表于2018-01-17 09:13 被阅读0次

    全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薛立新教授:分数不是孩子的命根子

    现实生活中的好多父母都把孩子的考试分数当作“命根子”一样看待,拿着“分数”的尺子对孩子进行比较、衡量。分数高的就是好孩子,低的就是坏孩子;分数高就喜上眉梢,又是亲又是赞,分数低就批评、挖苦、贬低、打骂。这种对孩子分数的过度敏感给孩子的学习生活增加了很大的压力。背负着这种分数的压力,原本天真活泼的孩子背着沉重的书包,每天早出晚归,作业、练习册、考卷、辅导班占据了孩子们整个世界,让他们失去童趣,苦不堪言。原本很乖的孩子,因为考试成绩不佳,不得不尝试以说谎来掩盖自己的不理想的成绩,以此换得父母的疼爱与奖励;原本聪明的孩子,因偶尔的一次考试失利,受到父母的不当惩罚后,往往会丧失掉学习自信,自暴自弃;对于一些叛逆心很强的孩子,则采取极端的做法,为了逃避父母的责骂而离家出走;更有一些孩子到外边偷、骗、抢,等待他们的就只有冰冷的手铐与无情的铁窗,耽误了孩子的大好前程。

    期末考试的成绩出来了,阳阳的心里敲起了鼓,自己的考试成绩只有语文和数学达到优秀,英语只得了75分,该怎么向父母交待?

    实际上阳阳的担心不无道理,上次期中考试他每科考试刚好达到优秀,妈妈都以“边缘成绩”为由对他教育了近半学期,这回语文和数学虽然分别得了93分、98分,但英语却拖了后腿,只得了75分,这回可惨了。该怎么办呢?情急之下,他决定铤而走险,他将英语卷面成绩“75”分的“7”改为“9”,做好这一切后,他才向家里走去,心里不断地想象着与父母对话的场景,不知不觉来到了家门前,他刚刚推开门,妈妈就从房间里迎出来,一脸紧张地问:“都考多少分呀?排名次没有?”阳阳低着头,不敢正视妈妈的眼神,心虚地告知了经过自己加工后的成绩,妈妈一边听一边说道:“还算可以,有点进步,你想吃什么?我们今天出去吃顿大餐,好好犒劳犒劳你,爸爸妈妈明天带你去游乐场玩,怎么样?以后每科必须保持在95分以上知道吗?”说着妈妈搂过阳阳又是夸奖又是亲,爸爸也高兴地说:“我就说虎父无犬子嘛,我儿子像我。”阳阳听了,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涌上心头,他真想马上告诉父母自己的真实成绩,但是看看父母那高兴的样子,自己又没有了勇气。

    可是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在第二天的家长会上,阳阳的真实成绩被暴露了,这场灾难对阳阳来说是在所难免了。爸爸妈妈的态度与昨天简直判若两人,他们对阳阳展开了轮番轰炸,爸爸的巴掌无情地落在了阳阳的身上,“你还长能耐了啊,考得不好,还敢自己改成绩、说谎,看我怎样收拾你……”

    唯分数至上,视分数为命根子的作法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父母们对孩子分数表现出许多的不当态度,对孩子学习的影响是很深的。

    一是对孩子期望过高。有些父母给孩子制定的目标较高,认为孩子只有平时保持高分,才能考入名校,有个光辉的前程,或者受虚荣心指使,盲目地与他人攀比,认为只有孩子拿到高分,做父母的脸上才会有光,长此以往给孩子造成了畸形心理,使孩子眼里也只盯着分数。分数下降了,孩子对学习则没了兴趣。

    二是对考试过于敏感。在考试前父母常给孩子打预防针,“这几天晚点睡,好好复习,考个高分。”“考不好,这个假期你就别想休一天。”“考好了,有奖励。”这些作法在孩子心中形成了一定的压力,如果不能考出好成绩,觉得无颜面对父母。面对考试心生畏惧,原本会做的题,由于过度紧张都忘记了,有的甚至考试前出现头晕、肚子疼等身体不适的现象。

    三是片面夸大分数的功能,以分数的高低作为唯一标准来判断学习及其他表现的优劣。家长看到孩子考试分数进步了,认为孩子学习下功夫了、进一步推论孩子懂事了。于是乎各种奖励接踵而至,更有甚者,放松了对孩子的要求,对他的缺点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之,若分数下降了,就如临大敌,认为孩子“不争气”“没出息”,枉费了家长的一片苦心,进而推论出孩子“太笨”“没有希望”,甚至认为孩子分数既然不高,那么在思想品质、行为习惯方面肯定表现也不好。因此在批评帮助时容易失去耐心,甚至恶语相讥、拳脚相加,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是机械地、片面地分析分数,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一些家长不完全了解有许多的因素会影响分数的高低,有许多的因素会影响既得分数的真实性。有的家长,机械比较同一门学科前后几次考试的得分多少,以此来判断孩子此门学科的学习好坏;也有的家长机械比较同一次考试中几门学科分数的高低,以此来发现孩子学习上的弱点。不能正确分析分数,被表面现象迷惑,最终将使家长、孩子都被误导而进入学习的误区。

    分数并不能作为衡量有用之才的尺子,更不代表孩子的未来,很多卓有成效者用自己的经历验证了这一点。美国前总统布什当年在耶鲁大学读书时也是成绩平平,没有获得博士学位,当他回到母校在讲演中激励那些成绩较差的毕业生说“你可以去当总统”。家长应如何对待孩子的分数,以充分发挥分数的功能,使分数成为促进孩子学习的催化剂呢?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了解考试的性质。考试性质的不同,反映出来的问题就不同。就学科考试而言,有进度考试、摸底考试、总结性考试和诊断性考试等,也有偏重知识水平的考试和偏重于能力发展的考试。只有弄清考试性质,才能看出孩子在考试中反映的问题。比如有的孩子在偏重于知识识记的考试中分数高,而在偏重于知识运用的考试中分数可能不高,此时家长就不能简单地以一两次分数的高低来判断孩子学习退步或进步,忽视了孩子能力发展方面的问题。再比如,学期中的进度考试题的难度往往要小于诊断性考试和期末总结性考试,因此,期中考试的高分并不一定就预示着期末考试也会是高分。

    第二,对分数进行去伪存真。有许多的因素会对分数的真实性产生影响,所以家长不要被分数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最常见和最显著的因素就是考试的难度,因此,家长在分析分数时,有必要和孩子一道认真分析一下此次考试孩子班上甚至年级的总体情况,以此作为判断分数真实性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比如,孩子上一次成绩为90分,而班级平均分为95;而这一次虽然只考80分,但班级平均分只有75。尽管这一次少考了10分,但他却是进步了。还有一些因素也不能忽略,比如考试前孩子的身体、情绪状况,班级以及社会性等等,这些都会影响成绩。所以,家长只有将这些诸多因素考虑在内,才能准确评估孩子的真实成绩。

    第三,淡化考试分数的色彩。考试分数虽然会影响孩子的升学、就业,但它毕竟只是表面的东西,父母应把焦点放在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上,应把培养孩子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发展孩子的全面素质摆在比考试分数更重要的位子。父母们应学会从自我做起淡化分数的色彩,用自己对孩子分数的态度来影响孩子。

    第四,让孩子正确对待自己的分数。许多孩子由于受家长和老师及社会的影响,对于自己的考试成绩也很看重。以至成绩不佳时,出现了厌学、逃避学习甚至做出超常的行为。平时家长应该多教育孩子,成功与失败都是考场上的常态,应该让孩子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在成绩理想时,给予适当肯定,在孩子遭遇到挫折时,对孩子予以鼓励,帮助孩子寻找失败的原因,尽快地摆脱低落的情绪,增加学习的自信。父母还可以有意地给孩子制造一些困境,以培养和锻炼孩子的应付挫折和失败的能力。

    第五,充分发挥分数的功效。对于家长而言,分数的一个重要功效就是用以发现孩子的学习效果和状况,进而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激励或帮助孩子。当孩子的学习成绩进步时,家长的肯定和表扬能使孩子体会成功的喜悦,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激励他取得更大的进步。当孩子成绩退步时,更需要家长的鼓励和帮助。同时,要善于从诸多的不足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这最能体现家长的教育水平。比如尽管总分下降了,单科分有无上升的?对于单科来说,从知识结构上看,有无掌握较好、丢分不多的部分?针对这些“闪光点”,通过分析总结出经验,从而带动其他的薄弱环节,争取最后的共同进步。

    总之,孩子的考试分数固然重要,但它却没有理由、也决不应该成为维系孩子成长、维系孩子快乐的唯一的命根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全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薛立新教授:分数不是孩子的命根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lsy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