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跨界研讨,看一线普高教育人如何说“研学旅行”

跨界研讨,看一线普高教育人如何说“研学旅行”

作者: d9677b6c6be9 | 来源:发表于2018-12-24 10:27 被阅读26次
    文/郑彩亮 来源:研学头条

    “研学命运共同体”,好暖心的标题。一语中的,企业、机构、平台、学校……命运相连,融为一体,共同为学生们成长助力。

    “跨界”,好吸人眼球,带来满满新意,创新时尚,也许可以改变教育人的职业倦态,改变教育人的理念、方式,提升教育的效能;也许不久的未来,一个崭新职业傲立于世,一批新“达人”横空出世,既是教育家,又是旅行家……

    那么,如何做好“研学旅行”这项新兴事业?我从普高(重高)一线教师、管理者作点肤浅阐述,不同角度说“研学”,“横看成岭侧成峰”,抛砖引玉,若是给研学界朋友有点小小启发,善莫大焉。

    1

    研学课程(方案、产品)重视私人订制。

    1.分层分类。一是学段,二是地域,三是学情。比如同是“体验式”研学,不同学段,其方式不同,小学侧重活动,有趣味;初中侧重生活,学做人;高中侧重探究,会深思。

    2.自成一类。有别于综合实践社会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等,即便近乎相似,也得“穿新鞋走老路”,必须改头换面,“新瓶装旧酒”。

    3.主题鲜明。正如刘海金老师所说的“科学、人文、艺术、健康、社会”五大主题,当然还可细化,且不同学段,其主题也有侧重;还可融合,比如孙真老师说的“黄山研学”的系列“黄山之问”(地质探问,诗踪追寻……),谢老师说的“研学的教与学的任务设计”。

    4.研有所值。为何本世纪初,普通高中国外研学那么红火,但后来基本哑火,现基本是官方的、校方的友好往来的研学活动,一是受“江山一中”事件拖累,二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浅尝辄止,蜻蜓点水,无非是看看著名大学校园,吃吃国外快餐,住住国外大学寝室,游游国外优美风景……基本都是中国自己一班孩子自个儿吃住行,难有真正的英语学习氛围,加上费用不菲,市场就这样一点点萎缩;为何大学夏冬令营如此火爆?值得深思。

    5.借力教育。课程设计乃是教育人之强项,涉及学生核心素养及学科素养的培养,或许更有针对性,故可与教育界结交朋友,以弥补自身之短板,或许更受学校管理层青睐,当然要避免“教师版”的研学课程。

    2

    研学活动渴望追求深度。研学之“研”就是深度研究,“学”即创新学习。高中生毕竟要参加高考,高考凭实力说话,不能拼别的,故高中生尤是重高的研学需要“沉思凝神”,他们是第一生产力的主力军,是中国未来社会各领域的脊梁。

    1.问题“游学”。研学出发前就可给学生“抛”问题,诸如涉及高中所学知识的“黄山之问”“长城之问”“圆明园之问”“航天之问”等系列问题,先作“线下”虚拟研学,再到实地作真实研学。这样也许少了一些研学悬念与期待,但一定会增加研学深度,尤是高中的。

    2.探究问题后,可采用大学自主招生的各种面试方式,开展问题游学成果展示,既模拟了面试,得到锻炼,又能拓展学习深度。

    3.体验研学。体验是一个创造自我、适应世界、解决问题、仍留悬疑的过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早有“游学博闻”之说。研中学,学中研,旅是载体,行是过程,研是方法,学是目的。让学生们运用已学知识解决新问题,又在解决新问题过程中验证、巩固、提升所学知识。

    4.合作研学。高考改革已在路上,“选择”是其核心,原本高三的志愿选择前移到高一,怎么办?可做“生涯规划研学”。生涯社团,志同道合,打破校际壁垒,跨校(县市)组合,还可交好友,交流学习方法等,游学机构可信息共享,合作研学;不同层次研学侧重点不同,不同大学不同专业(职业)侧重点不同;体验参与,比如大学实验室的一些体验;吃住行最好与大学生同步,真正无缝感知认识了解大学及专业。

    3

    研学活动有得方能始终。研学的成果呈现对于“产品”的长线效能影响颇大,这就是“口碑”的力量。

    一是反馈跟踪,孩子有研学报告,家长有好评;

    二是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创新能力、提升研究水平的专题研学转化为大学自主招生砝码,比如小论文、小创造等,自主招生甚是重视诸如此类的研学报告,大学自办的夏令营、金秋营、冬令营就是基于此;

    三是学生的素养、能力内化与提升,激发学习内驱力等;

    四是同类相吸,交到好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有“三迁”,孔子有云:益者三友,友谅,友直,优质友多闻。

    研学发展定是千山万水。正如“雄关漫道真如铁”“路漫漫其修远兮”诗句,需要披荆斩棘,爬坡过坎,负重前行。其中最大的障碍莫过于“安全”二字,如何卸下悬在校长头上的第一把“大刀”,将是考验“研学人”智慧的一道难题,必须有破解之道。最佳答案无非是最大程度“撇开”校方之责,完全是学生和家长的自觉行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情相悦。

    心中有爱就会有无穷力量,脚踏实地定能开创研学新方向。

    文章整理至公众号研学头条,研学头条带你发现研学旅行的乐趣,关注研学头条的那些人和事儿,每天为你献上研学旅行的最新消息、政策、行业大事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跨界研讨,看一线普高教育人如何说“研学旅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lua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