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草木不能自主,只能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荣枯与死亡。人非草木,人有主观能动性,虽然人最终还是逃脱不了规律的束缚,但人不能忍受自己像像草木一样随着规律而来去。人不能允许自己虚无的过一生,人需要寻找人生的意义,给自己一个能活在世上的充足的理由。
每个人都在寻找人生的意义。穷的时候想自己变富了,能过上纸醉金迷的日子,人生应该很意义。可是我们看到很多人有钱了,还是填充不了自己内心的虚无,当从灯红酒绿抽身后感到的还是空虚。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语“我只要如何如何就知足了”,但我们看到的往往是真的“如何如何”了,内心依然不足。似乎我们都在追求自己没有的东西,觉得这就是我们人生的意义,可以当我们达成了自己的愿望不一定给我们带来长久的满足。很多人可能一直在寻找意义中就过了这一生。
最近看到公众号连岳的文章《化解富足悖论:自度与度人》,作者提出富足之后,人生的追求是什么?如果找不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人们苦苦追求的富足可能是一场祸患。我们身边太多这样的例子了,拆迁暴富起来的人,吃喝嫖赌,“享受人生”,最后结局悲惨。于是财富成了灾难的的开始。但并不是说,我们就不要财富了,而是要思考富足之后该怎么办?作者指出,富足是完成了自度。如果一直停留在这个阶段,很容易厌倦、无所适从。接下来,就是要去度人。度人的方法就是“为人民服务”。服务得越尽责,服务的人越多,人生的意义越多。凡事找到意义的人,都在践行这个5个字。看了之后,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感觉。
这给我的启发是,“为人民服务”可以作为我们判断有无意义的标准。我们很多人都在寻找意义?我们做事有无意义?当我们能用“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做事时,可能我们就明白了做事的意义,“为人民服务”才能给我们带来意义。如果你是老师,能尽职尽责的把学生教好,而不仅仅看在钱的份上;如果你是销售员,能够用心的对待每一个客人,而不是仅仅是为了业绩。那么,你应该会很充实,很有动力。生活中,我们也会看到那些以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做事,没有太多“非分之想”的人,更容易快乐,更容易自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