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认知”这个词常常出现在课堂上。根据我的理解这应该是指学习知识的能力。通俗的话就是:学会如何学习?这个问题在我读书的年代并没有老师给出过答案。直到今天我自己的小孩进入学校开始学习,我相信她现在也并不知道学习这种行为,意味着什么。她的动机或许是认为,在学校可以交到许多同龄的朋友。我到了39岁的时候才真正明白了学习本身是什么,通过逻辑推理进一步明白了应该如何去学习。
正是如此,我认识到我们的学校虽然一直在教很多的知识,但唯独没有教“学习本身是什么?”这个知识。我想要是学生在学习之前首先了解“学习本身是什么”,那他们就能分得清楚自己到底有没有在学习,也能知道为什么听同样一堂课有的同学成绩好有的不好。搞清楚这一点,可以帮助大家更有效的学习。
学习的方法很多。本章介绍的是我基于自己的理论,依靠逻辑推理,总结出来的一套学习方法的顺序。我的思路如下:
第一步:搞清楚学习是在解决自己的什么问题?也就是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第二步:明白目的之后,需要进一步明白具体学什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第三步:明白了学什么,再解决如何学得会?高效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第四步:如何证明自己已经学会了?因此,需要知道一套检验的方法。
第五步:如何保留这些学会了的知识?
我就根据这个思路,来解释这套学习方法。当然这里面包括了不少,我收集整理的一些资料。
6-1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在每个人心中可能都有自己的答案,比如:学习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学习是为了明辨是非等等,问不同年龄的人恐怕得到的答案也会不同。但是我相信,多数人在第一次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是从家长或老师那里得到的答案,而不是自己思考后的结果。然而只有自己思考后得到的答案才能让自己拥有学习的动力,学习的动力又决定着你学习的质量,最终决定着你的人生。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我现在有一个女儿,在她很小的时候,有一天当我主动教她知识的时候,她也曾经问过我“为什么要学习?”,在她看来学习多数时候是一件很累的事情。我已经记不清给过她多少种答案了——“可以玩更多好玩的游戏”,“可以看更有趣的书”,“可以交到更多朋友”……直到某一天,我心情不是很好,她又来烦我,要我帮她处理一些事情,而这些事情之前她早已经学了无数次,相信许多家长也有过同样的经历——“教过无数次,为什么她还是没学会?”,不过这个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让她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她管理好自己。我每天不厌其烦的教她生活习惯,回答她各种问题,给她解释各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终的目的都是让她自立——她不再需要我来帮助她解决碰到的问题,不仅能靠自己解决生存的问题,还能过得越来越好。而要做到这些,首先就要做到:把自己管理好,也就是维护好自己所处环境的秩序。
更进一步的解释,管理好自己就是要做到——当没有人管你,没有人告诉你应该做什么的时候,你自己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管理好自己,首先得让自己做事情有秩序,进而能从其它秩序中获得自己所需的资源,维持好自己所处的秩序,也就是生存环境。还要做到,不去扰乱别人的秩序,因为这样做会招人烦。每天早上穿衣、洗脸、刷牙、吃早餐、背上书包去上学,这些流程我每天都带着孩子反复的去做,但之前却一直未去强调,她需要刻意的记住这些流程,以至于她每天都要问一遍“现在应该做什么?”。于是,我后来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会经常的提醒她,记住和练习那些已经学过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要做的是纠正她做错的流程,鼓励她做出正确的行为,让这些行为成为她习惯的一部分,增加她的信心。我相信这样的学习才能让她更快的自立,这也是她学会管理自己的第一个阶段——从别人哪里学到流程,解决自己的问题。
管理好自己,就是要认清自己所处环境的规则,接受这些规则,利用这些规则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就意味着这不仅是小孩学习的目的,我认为也是成年人学习的目的。人们一直在学习管理自己的身体,学习管理自己的情绪,学习管理自己的行为,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才需要从小学习各种基础知识,学习如何观察世界,学习语言与别人交流,学习因果关系。
而学习这些知识与技能,其本质就是帮助自己进入到一个更有秩的环境中,不管是让自己保持一种有秩的状态,还是把周围的环境变得更有秩序,我们学习就是在为此付出努力。因此,也可以说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处在一个低熵的环境中,因为只有做到这一步才能让自己变得更有效率,才不会觉得时间在白白浪费。当你努力学习改变自己或周围环境的时候,你是秩序的创造与维护者,这意味着你不是一个混乱制造者,这样的人受人喜爱。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把这个目标分为四个阶段,以检验自己距离目标的进度:
初级:记住已知的知识和技术,知道怎么做。
意思是:首先从别人那里,学会一种解决问题的流程,按照已经定好的规则去完成一件事情。这一阶段的目标是,掌握某些解决问题的技术流程,这样我们就有了解决相同问题的能力。我们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模仿”往往是最容易做的事情,这样的好处是我们可以尽快的学会某些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真正学到了知识,这只是学会了复制。这就好像你操作一台电脑,学会了往里面安装应用程序,你知道在什么时候需要运行哪个程序。
中级:逻辑分析能力,知道是什么。
意思是,可以理解这些解决问题的流程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事物背后的规则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阶段的目标是,搞清楚这些“序”的逻辑关系。这时候你对你的电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仅知道安装的这些程序能做什么,还知道开发者用什么样的技术开发出了这个程序。但是你的思考方式还是停留在已知的框架中,你并不算真正拥有了判断真假的能力,因为你延用的是老师的思维逻辑,他们告诉你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你就会基于这样的标准来判断真假,当老师们又说太阳是宇宙中心的时候,你也会跟着更新自己的认知。
高级:批判思维能力,知道为什么。
问题总是会变化的,固定的解决方案,不能解决变化后的问题。有些人就会想去改变,他们不盲目相信已知秩序的逻辑,他们知道秩序的适用范围。这些人,我认为才算是真正掌握了学习的能力。他们知道如何学习,知道如何探索未知领域;他们能把杂乱无章的事情变得有秩序,为没有规则的环境制定出规则;他们不需要别人来管理,自己就知道自己该探索什么。这也是我期望自己女儿能达到的目标。
顶级: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系统。
这是我认为学习的最高境界,这时候你有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世界观。世界在你的眼中自有一套运行规则,而你完全理解这一点,并可以用已知的逻辑来解释它。通俗讲就是学会了从另一个角度看世界。
6-2 学什么?
答案是:创造秩序的技术
既然现在已经知道了学习的目标——就是“管理好自己”,因此,就有了如何学习的方向。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学什么才能管理好自己?
回顾一下前面的讲过的内容:“管理好自己”是我们学习的目标,而且其本质就是帮助自己进入到一个更有秩的环境中,一个低熵的环境中。因此,“学什么?”的答案就是“学习让熵变低的知识和技术”——学习那些可以让事物变得更有秩序的知识和技术。那么,首先应该搞清楚什么是“秩序”;接着找到解释这个“秩序”的知识;最终学习创造这个“秩序”的技术。这些关于“序”、“知识”和“技术”的概念,之前已经有过详细的解释。
刚好,在今年我女儿入小学。我在辅导她的过程中,也了解到我国的教育系统是如何开启这套学习计划的。我就讲讲我女儿的学习进程,帮助大家理解,学习应该学什么?
去到学校的第一天,老师就会教新入学的孩子操练,而且是用口令的方式指导提醒孩子的行为,例如:老师说“端坐”的时候,学生必须挺直静坐;老师说“静息”的时候,学生必须停止说话,头侧卧在桌子上。这种秩序训练每天都会重复。我还注意到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本,第一个知识,教的正是“方位”——前、后、左、右、上、下。教育者也明白,这是一切秩序的基石,没有方位的共识,未来的学习根本无处着手。
接下就是认识数字,学习加减法。这间期,我陪她做作业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发现她只是记住了每个算式的答案,比如记住了“二加三等于五”,却不知道“三加二等几”,她并没有去思考,也没有主动的去发现规律。之后的某一天我在她的练习册上,发现了这么一句话:“第一步,弄清题意;第二步,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三步,选择适合的答案。”这句话印在练习册的顶部,也就是页眉的位置,下面是大面积的练习题。这时我突然发现,这才是真正需要学习的内容,然后这样重要的知识,却印在了一个不起眼的地方。而之前的练习我也忘了提醒她这一点,以至于她做作业时,像个机器人重复做着一些计算工作,这样做作业根本不叫学习。两个月以后,已经学到了三个数的加减混合计算。这时候,我要求她每次做题的时候,先说出做题的思路,也就是要先说出做题的秩序,然后再开始计算。最后得出的答案是否正确,我并不关心,我关心的是她是否知道,碰到这样算式应该如何处理。
同样的事,也出现在她的语文学习中。快两个月的时候,她已经学习了不少汉语拼音字母,每天都有拼读的练习和作业。刚开始我感觉她的拼音学起来很吃力,因为每次对照着书本拼读她都会出错,跟着我读的时候出错次数虽少但总会犯同一种错,比如才练习完上一个拼音单词,马上又出现了同样的拼音再读的又会出错,特别是让她自己独立看读的时候她还会表现出完全不会,这时候我只要提示一下,她很快会想起来怎么拼读。另一个问题是,汉语拼音有声调,我发现她总是不会注意声调的标注,当她在拼读认识的的拼音的时候,都会习惯的读出第一声或第二声,而不管声调实际标的是第几声。基于这些情况,我以为是她拼音字母不熟悉的原因,于是让她回过去再练习单字母发音和声调发音,但是这个时候她又会表现出完全熟悉。这就让我产生了疑惑,单个都会,放在一起就不会。这中间的问题出在哪里?接着我又换了一种方式,我把书本拿掉,让她只听我读,然后再重复我读的音,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她一个都没错,而且还能在我不提示的情况下,再正确的读一遍。这是怎么回事呢?看着书本读反而给她造成了障碍?最后我的判断是,她应该只是学会了重复,而没有学会拼读的技术,如果这样就算将来她靠着记忆可以记住不少汉字的拼音,但是却不会拼读从没见过的拼音。
小学生需要学习的逻辑非常的简单,他们通过大量的作业进行练习,但是我们的教育考试很难分得清楚,他们之中谁学会了真正的知识,谁又只是学会了表演。我们也很少去提醒他们应该注意自己学习的内容是什么。我想通过这种最简单的例子,让大家理解,学习真正需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因此,我总结出这样几条关系:
学习要学的是解决问题的思路、背后的逻辑——是能把问题分解到具体行为的那个“思序”、是方法论、是考试,而非得到的某个可具体的答案。“习题”起到的作用是,让学习者在多练习几次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即便你已经知道了答案,练习的目的是让你多思考几种解答逻辑。如果在做题的时候,如果大脑没有经历一次逻辑思考,那就不算学习。在做题的时候,发现了新的解题思路叫学知识,重复之前的解题思路叫练习技术。
最后我再用“序”的概念来解释——学习指的是有序思维。学习就是要掌握有序的思维方式,当我们可以把思维次序记录下来的时候就组建起了思维模型,就如同我告诉女儿:“第一步如何做、第二步如何做、第三步如何做”。那么我们学习的首要目的就是要记住这些思维模型。
6-3 如何学得会
可操作的行为的秩序
我在前面已经解决了两个问题:学习的目的和学习的内容。所以,我们现在已经可以实现——有目的的学习。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学才能学会?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坚持有效的练习。
这里最重要的是“有效”。从表面的逻辑来看,只要按照学习的内容去实践,重复的去做,当记住这个流程的时候就是会的时候。真正的问题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有一个敌人——那就是“遗忘”。即使是我已经掌握的技能,一段时间不用之后,熟练度就会降低,直至“遗忘”。这是因为,每次学习的成果都只是一种短期记忆,我们只有通过大量的反复练习,将这种短期记忆转变成长期记忆去对抗“遗忘”。这一点,很像“熵增原理”,如果把技能赋予“熵”——技能熵,“遗忘” 是让“技能熵”升高,而练习则让“技能熵”降低,“遗忘”是我们大脑不可逆的的机制,因此,我们为了保留某项技能,必须通过练习让“技能熵”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现在,我们知道问题的关键是保证学习之后不被“遗忘”。好在大脑“遗忘”的速度,会随着重复学习的过程而减慢,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可以被利用的机制。
因此,为了保证每次练习的有效性,必须满足这四个条件:正确的练习内容;有序的练习;保持专注;离开舒适区。
有效练习的第一个条件,正确的练习内容。比如:“连续三次,不犯任何错误的弹奏完一首曲子。”,要做到这一点,仅知道有目的学习还不够,学习不能只是“埋头干”。你需要有反馈,有目标的学习必须包含反馈,你需要有人监督或提醒你每次练习的内容是否正确。当你自己练习的时候,你不可能分心去注意到这一点。所以,比较好的办法是找一个教练来给自己反馈。
有效练习的第二个条件,有序的练习。短时间的优秀表现并没有什么意义,学习的目的是让自己长期保持高水平的输出。因此,有效学习的另一个关键是节奏,也就是有序的练习。这是因为,我们的身体是一种“反脆弱”系统,练习的过程实际上是给这个系统增加压力,身体在经受压力之后需要恢复,一但恢复过来,就属于一次有效的练习,要是没有恢复过来,不仅白练,效果可能更差。所以,好的方法是学习和休息交替进行。
有效练习的第三个条件,保持专注。现在流行用这个英文:“All In”,来表示专注。我们在学习中其实需要消耗一种身体能量——“意志力”,这是一种很有限的资源,所以当我们在使用这种能量的时候,必须充分的利用,也就是百分百的只关心当前的事情,不为别的事所诱惑到。
有效练习的第四个条件,离开舒适区。什么是舒适区?如果你玩过游戏,就知道天天在村口打小怪是无法升级的,必须去打那些比你等级高一点的怪物,有难度但又不会被怪物秒杀掉,这样升级才快。打比你低的怪物,你基本上得不到什么经验,这种得不到经验的练习就是舒适区。用自己熟悉的方式练习,不是有效的学习。
满足这个四个条件的练习有一个专门的称呼叫——刻意练习,刻意练习的关键不是“你练了多少时间”,而是“方法和质量”。而高质量的学习方法是:
1、知道练什么;
2、针对练习高压训练;
3、恢复和休息;
4、增加一点难度,再重复上面的过程。
6-4 怎么知道自己已经学会了知识——应用
有效练习会带来学习成果,但学习不只是简单的任务,我们得学会评估自己的进步水平。我们需要学习两个方法:
一、 技能增长方式
技能的增长模式有不少,这里我想要介绍两种方式——对数增长与指数增长。
对数增长:指的是技能学习的初期,这项技能进步的速度非常的快,但到后面进步越来越慢,哪怕付出十分艰辛的努力,也只能获得很小的突破。例如:体育运动、学英语、减肥等。有些人小的时候走到哪里都夸,一两岁就会背唐诗,三岁就会数100以内的数,甚至还能把圆周率背到100位,能弹几首钢琴曲等。但这种技能到后期更本没多少上升空间,完全就是一种对数增长的提升,想要成为真正的高手非常的难。这些项目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回报来得太容易,这就导致我们容易陷入一种误区,以为自己已经精通了这些知识,但实际上并算不上专业。要想破除这个诅咒,就得学会主动脱离舒适区。
指数增长:刚好相反,在初期进步的速度十分的慢,很长一段时间都看不出成绩。直到某一天突然突破了瓶颈,就一发不可收拾,能力一下子就提高了很多,之后的水平增长越来越快。指数增长最大的风险就是半途放弃,因为这种技能本身就需要日积月累,比如:练字、写作、创作设计、编程、搞学术研究等。
认识理解了这两种增长模式之后,我们在学习技能之前,最好应该先搞清楚,这项技能属于哪一种增长模式,如此,我们才好判断自己能不能承受这样的模式。
更重要的意义是,当我们学习进展快与慢的时候,我们清楚的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知道学习这些技能就要接受这样的规律,从而避免受到过多情绪的影响。
至于哪一种增长模式好,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
二、验证的方法
先讲一个教授和司机的故事——普朗克的司机一直跟着他,听的次数太多,就把普朗克演讲的内容给背下来了。司机说,“你讲的内容我都会背了,干脆下次我替你讲吧。”普朗克欣然同意。下一次演讲,司机在上面讲,普朗克坐在下面听。司机果然讲得非常成功。但是到了提问环节,司机就不行了。司机并没有掌握普朗克的知识,他学会的只是表演。
现实中,许多人和这个司机一样,根本分不清楚自己是真的学会了知识,还是只学会了表演。(注:参照第二章中“知识与技术”的概念,分清楚两者的区别。)
因此,我们需要一套检验的办法,而这套办法就是——你是否能在理解了一个现象背后的逻辑之后,用这个已知的逻辑(也就是学会的知识),去解释别的现象。换言之,能不能从现象中发现事件背后相同的因果关系。比如:我们在理解了某个数学公式之后,能不能用这个公式去解类似的题。只要能做到这一点,那就证明你已经掌握了这项知识,反之则没有掌握。
要分得清楚这一点,必须首先分清楚“知识和技术”这两个概念,我在之前的内容中已经有过解释。下面我再讲一个故事,帮助大家理解一下什么叫:真正的学会了知识。
有这么一部纪录片《Food,Inc.》这个片子告诉我们现代化的农业是怎么回事。片中介绍,一个现代化的养鸡场做的是,要让一只鸡在最短的时间内从生长到长满肉到被杀的全过程,这些鸡终其一生无法见过阳光,到期从来没走过一步!这部纪录片告诉我们的逻辑就是——现代化农场里的鸡,已经不再是“养”大的,而是“种”大的。好了,现在你知道了这个逻辑。你能用这个逻辑关联起其它类似的现象吗?比如:我们“种植的庄稼”——你现在是否觉得这些“鸡”,和我们在农场种植瓜、果、蔬菜的方式是一样的。
这种相邻的类比,可能比较容易,那么,我接下来再说一件事:
我们现在都喜欢上网看一些新闻,而这些新闻我们知道是记者写出来的。然而,这些新闻是如何被写出来的呢?简单来说,首先是统计人们对事件关注的热点;接着把这些热点事件交给专写的写手让他们写段子;然后把这些文章分类贴上标签后发布;最后推送给想看这类信息的人群。你能不能发现,农场和新闻生产,这两个故事背后其实拥有着同样的逻辑——工业式生产。在这个逻辑中,“鸡肉”=“新闻”,他们都是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商品。
我再举一个例子:先说一个概念“租”,租金的租,出租的租。经济学中对租的定义是——租是对资产的付费。非常简单的定义,核心的关系词是“资产”,只要能带来收入的就叫资产,包括土地、矿山、房屋、人的能力、发明专利等。好了,现在你知道了“租”这个概念的逻辑。那么,在这之前没你可能只知道一些常见的行为是“租”。现在你能不能发现社会中还存在别的现象,也可以由这个概念来解释呢?
这就叫用已知的逻辑,去解释别的现象——应用知识。从这里可以看出,增长见识有多么的重要,只有能见到足够多的现象,才有练习的机会!最后总结一下,我们如何检验自己是否已经学会了某个知识——方法就是用这个知识的逻辑去解释更多别的现象。而这种思考行为本身也是“刻意练习”。
6-5 如何记住已学会的知识
之前的内容,是一套学会某种知识或技能的方法,我相信使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可以变成一种可操作的技术活儿,还提到过学习的敌人是“遗忘”,练习的目的就是在抵抗它。这一节我们把记忆力这个东西,认识得更深一点。
根据人们熟知的“遗忘曲线”的原理——人对事物的记忆会随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减弱。而且最初几天的遗忘速度还非常的快。但在现实中,我们经常事实并不都是这样,有些事情我们并未刻意去练习记住它,却也能在之后很快的想起来。心理学们在这个问题上困扰了好几十年,直到八十年代,才算理出一点头绪。加洲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对教授夫妻,提出一个记忆力理论模型,可以完美的解释记忆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个模型把记忆分成了两个模块:存储和提取。因此,对应着两个强度:“存储强度”和“提取强度”,你可以类比为硬盘的“写入”和“读取”两种功能。其中“存储强度”不会随时间减弱,也就是“记住”的东西会永远记住,当然这些被记住的信息,是经过大脑过滤之后的信息,那些无关的信息,也就是毫无逻辑意义的信息不算(请注意,我一直强调的东西是秩序,大脑只能记住这些有秩序的逻辑关系,我们不停在加深对“序”的理解)。
既然这些被记住的东西一直存在于大脑中,那为什么我们会忘记一些东西呢?那是因为“提取强度”出了问题。如果没有复习,“提取强度”会随着时间越来越弱。这一点并不难理解,你平时很难想起,二十年前和某位同学一起上学时的具体事件,但某一天你跟他突然碰面,在交谈中又会想起那些特殊的日子。这说明记忆一直都存在那里,只是提取的效率降低了。我们平时使用电脑就是这样,有些文件长时间不用,偶尔想用到的时候,就会花许多时间去找,相反,经常使用的文件,即便没有专门归类,也很快就能找到。心理学家说,提取强度的机制是越用越高。因为,每一次提取记忆,提取强度都会增加,同时存储强度也增加了一次。这让我想到一个计算机中的概念:堆栈——最后一个放入堆栈中的物体总是被最先拿出来。大脑的存储机制就类似于这样(准确的说,应该是计算机,参考了大脑的结构),每次提取出的记忆,就会被重新安排到容易提取的位置。
现在,我们已经理解了这个机制,就能更好的帮助我们学习和记忆。学得快,忘得也快,大脑毕竟不是硬盘,记忆需要时间。因此,高效的学习方法不是天天练习,而是需要间隔性的复习,时不时的增强提取强度,把常用的知识有节奏的拿出来晒晒,就永远不会忘记。你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专门的时间表,来提醒自己在什么时候需要重新提取某些知识,而且现在真的有这样的软件。
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的利用这个机制。既然学习某个具体的知识,不需要天天练习,那我们就可以把这种间隔时间留给别的知识。事实证明,交叉着在同一时期内学习几门课程,比学完一门再学另一门的效果好得多。这和我们强调专注,每次最好只干一件事好像有点矛盾,其实不然,这是因为不同事情之间的切换成本太高。然而,如果是记忆的话,多任务的反而是好事,因为转换就要能增强提取强度,提取又增加了储存强度。但也不是说每几分钟就切换一次,什么事都不能做成极端。
这些方法,都在强调“有秩和节奏”,每个人适应的标准也会不同,我们之前就学习过了判断的标准是时间——能让自己效率变高的学习节奏,才是属于自己最好的学习方法。
最后为了更好的记忆,还需要说一下“休息”的知识。
学习需要消耗意志力和注意力,这和汽车行驶需要消耗汽油,手机需要用电一样。都属于一种能量,用一点就少点。好在这样的能量可以通过“休息”来补充。因此,正像使用手机一样,我们要在消耗意志力和注意力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进行补充。而这是一门技术,我们要分清楚身体在什么状态下才叫休息。
目前流行的休息方法有两类,一类是工作一会儿休息一会儿,就像上课有课间休息一样;另一类是一次猛干,甚至直到干完后再休息。具体休息的内容也存在不同,有的人认为休息是睡觉、玩游戏,有些人则认为休息是散步、出游等。
到底哪一种是正确的呢?首先科学家对休息效果的定义是,这种方法可以让精神状态和工作效率保持高水平的输出。研究结果表明——上网、玩游戏这些根本不能算休息。
一次把事件干完,再花大段的时间去休息也不好,因为,意志力和注意力的充电恢复,其实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休息的目的是让意志力和注意力回血。休息的关键是不专注,最好什么都不想,完全的放松。像上网、看书、玩游戏和别的需要思考的事件,都不能算是休息。
介绍完这些,相信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制定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做到有序才有效率——“序”始终是关键。
学习才有公平的感觉
从小开始,我们会在教育系统中,接受二十几年的模板式教育——意思是你一直在按照老师的思维方式来学。我们习惯了“老师给的方法都是对的,前人的的思路都是对的。”这样的思维。因为我们在学习中,发现这些知识总是对的,符合事实——地球果然是圆的,一加一果然等于二,天果然是蓝的,数学公式果然是对的,不听大人的话果然是要吃亏的。二十几年来,我发现每次老师说的是对的,那以后他说什么就是什么。s自己的每次怀疑都在证明还是老师说的对,再去怀疑只是在浪费时间。然而,一但思维上有了这样的依赖性,你就缺少了批判性思维,导致的后果就是,学了知识之后,不是不会做,而是不能做得更好。
请注意,这和我们通常说的,应试教育、标准答案可不一样,也不要理解成填鸭式学习,而是说我们习惯了用别人的思维,不独立思考,不愿意花精力去观察和想别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然而,只有拥有批判性思维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高手,这样的人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什么是自己的知识体系?打个比喻,如果每个人的大脑都有一棵“知识树”的话,你的这棵“知识树”的结构,必须得是自己设计的,而不是从老师那里复制过来的。如何设计呢?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依靠的是基础科学。就是你必须使用某一套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的认识系统,用这套认识系统来解释世界的所有现象,能满足这一要求的并不多,作为偏理工的我能接受的只有两种:数学、物理。当然也可以用哲学、心理学、艺术等。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我们认为很厉害的人,之所以我们认为这些人是高手,是因为他们总能用他们自己领域的知识,来解释其它领域的现象。这种人就是成功构建起了自己的知识体系的人。所以不管哪个领域练习到最后总能感觉和其它的知识能互通——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每个人,当她们还是授精卵的那一刻开始就不一样,她们的基因一开始就不同,你生下来身边的资源多少也不一样,起跑线永远都不在同一条上,“人人生而平等”似乎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现在我知道,有一种平等是真实存在的——那就是所有的人,每个人刚生下来的时候,大脑初装的都是一样的操作手册,没有特别。不管你的基因再好,家庭给你提供的资源再多,你生下来后,未来你想拥有技能,都得和我一样需要从零开始学习。你不会一生下来就会说话,就会写字,即便你生在“国王”的家庭也一样。我既然明白了这一刻的公平,就知道“希望”总是存在的,这意味着每个人都是有机会的,因为外部资源总会变化的,这种变化越是激烈,机会就越是相对的平等。因此,结论就是:只有学习能给予人公平的感觉。
学了便要做到知行合一
一开始,我们就说学习的目是为了管理好自己,这意味着学习之后要在行为体现上出来。
有一句话大家听到,听了许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如果学了之后不去指导自己的行为,那学习就变得没有了意义。
知行合一,指的是,因为知道某个事物背后的逻辑,所以在进行行动的时候,做出符合这种逻辑的行为。
知,便是知道、认知;
行,便是行为、行动。
人是先生产认知,还是先产生行为呢?到底是先有先认知,后产生行为。还是先产生行为,后进行认知呢?谁是因谁是果呢?
我认为,人的行为受到大脑认知的影响,认知是因,行为是果。人们因为知道现在是白天,是做事的时间,便不会去睡觉;知道天冷会不舒服,便会去穿衣服。一切行为都建立在我们怎么理解事物的逻辑上面。
对于未知的事物,人们是不会产生行为的。比如:当我们面对一个黑漆漆的山洞的时候,是不敢往这个山洞里走的。也许有人会反对说,婴儿对未知事物是先产生了行为,再进行的认知,所以人类应该是,先有了行为,然后得到了反馈,再通过反馈建立起了认知,后面才是认知指导的行为——是行为在先认知在后。但我认为这样的理解存在偏差,因为人对某个物体的认知,首先是来自于感观的刺激,而非大脑的思考。人的身体会首先接受到事物的信息,我们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获得了事物的信息,当这些信息被大脑保存起来之后,人便产生了对这一事物的第一次认知——第一切接触。这时候,大脑已经有了这个事物的信息,有了这个基础,大脑才会发出指令告诉身体该如产生行为。然而,当事物的信息不能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秩序结构的时候,大脑也不会给身体发出行动的指令。人要是对一个事物完全无知的话,这个事物对于人来说就是一个黑箱,就像黑洞一样,就算是黑洞我们也还能看到其边界,对于完全无知的领域只能用一片漆黑来形容。
先认知后行为被称之为理性行为,即便当前的认知是对事物逻辑的错误认识,人的行为也是还是通过先思考后产生的行为,因此是一种理性的行为。相反,先产生行为,而后通过行为产生的反馈,获得认识,这叫感性行为,通俗的说法是跟着感觉走。这属于非理性的行为。
感性行为,针对的是已知事物,对未知事物,人们不存在感性的行为。我认为人们产生感性行为,本质上就是一种惯性行为——既然之前就是这么理解的,这一次就按之前的理解来操作就可以了,我以前怎么认为的,现在还这么认为,当需要用这种逻辑指导行为的时候,大脑不需要再次验证逻辑是否正确,直接调出已知的逻辑方法,并告诉身体按照这个逻辑去执行。行为上就表现出行为习惯性,这就是惯性行为,好像物理的惯性一样。
总结一下,人的行为的产生有下面几种流程。
人对新事物:观察-思考逻辑-记忆-提取逻辑-指导身体产生行为。
人对已知事物的非理性行为——感性行为:观察-提取逻辑-产生行为。
人对已知事物的理性行为:观察-提取逻辑-验证逻辑-重新记忆-产生行为。
还有这么一种情况,人们已知一个事物的逻辑,按照这个逻辑产生行为,在验证逻辑的时候,发现和已知的逻辑存在偏差。
这时候,有的人会修证逻辑,按照新的逻辑去行动——这叫认识升级或叫认知更新。
而另外一些人即使知道新的逻辑比之前的认识更正确,也不会修正这个逻辑,还是继续按“错误”的逻辑去行动。这种情况就好像意识承认新的认知,但却告诉大脑不需要保存新的认知。这应该就是属于——正常化偏误,即便知道你说的是对的,但我还是不会这么做。所以,我们的行为根本不是受意识的控制,而是受大脑已存认知的控制。人应该也存在一种缓存机制,认知的更新最初只保留在缓存中,如果不把新的认识逻辑保存进大脑这个硬盘,大脑的数据没有被更新。我们的行为就不会因为这次认知而发生改变,这便是为什么常有人说:“听了许多道理,还是过不好一生!”的原因。
那么,如何才能将新的认知,保存进大脑这个硬盘中去呢?这就需要你用新的认知去主动思考一次。如何验证呢?用行为来验证,观察自己的行为是否和之前有了不同,比如: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明明已经有了新的认识,是否还在用之前旧的方法在解决。利用这一点,我们也可以在教育中验证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某个知识点,例如:已经学了加减法,是否还在通过用一个一个的数的方法来统计数量。
虽然我是在说学习之后,应该要应用知道来改变自己,但同时也是在说:人的行为是如何产生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