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重读一本旧书

重读一本旧书

作者: 惑惑来了 | 来源:发表于2024-04-04 09:53 被阅读0次

    前些天和酷爱国学的郑老师一起吃饭,收到了她送我的生日礼物——一套《论语》和《孟子》的新说,共八本。沉甸甸的书里是沉甸甸的情谊,回到家后,我在书柜里得给这套书腾挪出来个地方,于是便“拆东补西”,取出几本旧书来,放进这几本新书去。

    取出来的旧书中,有一套《千家诗鉴赏辞典》,不是因为旧而要将它丢弃,而是要把它放在案头,随手可拿来品读。摸摸已陈旧的封皮,看看已磨损的图案,心中涌起的是老友重逢的欣喜。这本书曾是我的爱物,爱到什么程度呢?爱得舍不得多翻翻它,还要珍藏在书柜里,以至于让它几乎丧失了自己的价值——好书不厌百回读呀,束之高阁看似是一种爱护,对书而言,何尝不是一种落寞?

    这本书是1991年5月第一版,而且是第一次印刷。比起当下的激光排版的书籍来,它阅读时带来的舒适度差了一些,纸张脆,字小,印刷不均匀,都是它毋庸置疑的缺点,但是,我依然把它视若珍宝。这书,曾是年少的我一页一页翻过去的,曾是当年的我一首一首背过去的,尽管今天看来上面连一条线也没有划过,似乎完全没有读过的痕迹。但是,没有任何笔记,那是因为我舍不得。

    现在读书则完全不同了,也许是年龄大了记忆力差了的关系,我读书必须把重点的地方划住,也开始随手做笔记。有段时间,我很喜欢用女儿买的各种颜色的记号笔,书上也是划得五颜六色的,颇有一点成就感。现在拿出这本千家诗重新温习,看着一页页干净的页面,却还是不舍得在它上面勾画,就这么欣赏吧,就这么把年少时最美好的记忆留着吧,就这么每天翻一翻,读一读,让它不要太寂寞吧。

    所谓千家诗,其实这本书里只有124位诗人的218首诗。诗歌的编排也很有趣,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编排的,其中有些诗人名气不大,但是其诗句却流传很广。这是古时的儿童启蒙读物,所选的诗歌都短小精悍便于诵读,如今拿起这本书,感觉就像我和诗歌完成了一场双向的奔赴。

    现在正是百花盛开的春天,古人写春的诗句可不少,名句也很多。这里,我给大家推荐几首不太著名的春天的诗吧。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杨巨源是一位中唐诗人,我最喜欢的是“绿柳才黄半未匀”一句,和韩愈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有异曲同工之妙,尽管这柳树刚刚透黄,我们却仿佛从这片娇嫩的黄色中听到了河水解冻、坚冰破裂的声音,看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闻到了春天的气息,体会到了诗人跳动着的诗心!他不是一般的看花人,别人看的是“繁花”,他只爱“清景”!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唐·高蟾《上高侍郎》)

    我是先看了《红楼梦》才读到这首诗的,当时的第一感觉是:原来探春的花签出自这里!但这并不是一首写景诗,它是高蟾落第后所作,没有“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欣喜,只有屡试不第的愤慨。“天上碧桃”“日边红杏”都是指那些皇室贵胄子弟,他们凭借优越的家庭出身或者社会关系,轻而易举就可以名列金榜取得高位,而普通举子的命运就不同了。作者把自己比作“秋江芙蓉”,表现了自己不肯依附权贵的气节。

    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南宋·刘克庄《莺梭》)

    一看刘克庄是南宋人,再读诗中的“洛阳三月花似锦”,就知道这是感怀之作了。洛阳早已沦陷,诗中的美景不过是想象而已,妙在全诗不直写美景,而说这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洛阳春景都是黄莺织成的,真是出人意料,又令人叹服。然而,景越美,心越悲,南宋的统治者们对沦陷的大好河山漠然无视的态度,也让作者心寒吧。

    借用网上的一句话:写春天,就不能只写春天。这几首不太著名的诗,给我们的写作也是有启示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读一本旧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mdn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