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什么时候最能看到真实的自我?
我觉得,是跟小孩子待在一块的时候。
01
我实习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一家早教中心做课程顾问。这是一家号称以蒙台梭利教育法为基础的早教中心,很多家长都慕名前来。
上班的第一天,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忙带孩子。大部分宝宝都是两岁到两岁半,小部分是三岁的。早上入园晨检结束,园长就带着所有的宝宝做早操,老师们也需要站在旁边看着,避免宝宝摔跤或者跑出去玩。
“我是一条小青龙,我有需要小秘密......”听着音乐,小宝宝们站在软垫上扭屁股、摇摆手脚,可爱笨拙得很。然后我发现园长很娴熟且自然地扭动自己的身体,五官表情也很丰富且夸张地对小宝宝们笑。好几位老师都在扭动着自己的身体,眼睛四处观看自己班级的宝宝。
唯独我,像根木头一样站在旁边,不知所措。
这是一个完全敞开自己身体和内心的一个环境,因为宝宝们是无设防的。那时我已经有很多很多年没有接触过小宝宝了,我以为自己是一个很爱孩子的人。但在那一个能量场里面,我下意识就是抵触、情绪上很不接纳:好幼稚啊,都这么大岁数的人了还像个孩子一样扭屁股。
但看到孩子们灿烂可爱萌萌的脸,我觉得自己就像一座已经入土的坟墓:严肃、冷漠、身体僵硬、有着装满评判的理性大脑,我是大煞风景的一个存在。
这个柔软童真的环境,让我觉得,原来自己已经是一个没有童心的成年人了,很无趣。
02
上次佩文结婚,我和其他姐妹们一起到新娘子家里帮她布置婚房。
当时需要吹很多的气球,于是我找到了一个给气球打气的小管子,它一头可以插进气球里面,另一头需要我用脚不断地踩住打气,起伏之间就可以涨很多气。
我才踩了几下就没有力气了,换一个三年级刚刚十岁的小妹妹来踩。
然后,我发现,这个小妹妹一连给十几个气球充满了气,还情绪高昂地跟旁边的人说话,在她身上一点都看不到累。
我问她:累吗?要不要歇一会?
她笑脸嘻嘻地说:不累,我还能搞好多个。
作为农村的姑娘,她的皮肤很黑,长得肉呼呼的,由于一直在用力踩管子给气球打气,她整个脸都出汗了,结实紧致的脸颊有汗珠,刘海都湿乎乎的,但她的呼吸还是匀称的。
我好羡慕啊,原来这就是元气满满。
她模样平凡,但因为有原始生命力,我感受到了她体内饱满持久的力量与简单的自信。
真正的生命力距离自己的皮肤是很近的,它流着汗,鼓着一个劲的往皮肤外面冒,那么流畅、自然。
以前看《末代皇帝》,里面的太监定时定点就会给溥仪喂食药丸或者汤水,目的是”补气“,当时我就觉得这样的方式很虚。这样补到的气,真的足吗?
现在看来,运动是最好的补气方式,就像那个小妹妹一样,拥有持续恒久的元气,做一个让自己都羡慕自己的元气女孩。
03
小孩子的世界其实很简单,甚至,也很孤独。因为没有身份认同。
他们没有”员工“、”老板“、”父母“这样的身份,他们只需要是他们自己,做一个孩子。成年人的世界会有面具,会有框架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所以既孤独也不孤独。
做教育行业这么久,让我影响最深刻的就是小胖,那个在学校不被待见的孩子。
学校老师说他不守规矩,上课就脱鞋、脱袜子,下课就挖鼻屎扔在女同学身上。他身上的衣服永远是脏兮兮的,就是从垃圾堆里面爬出来一样。
我却异常地喜欢他。
因为他真实,可以流畅地把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也可以勇敢地把自我的意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尽管表现出来的结果总是被旁人所谴责。
有一次,他从外面跑来找我,”罗老师,你有纸巾吗?“
”有的呀,怎么了?“
”给我一张吧,我刚刚拉了屎,还没有擦屁股呢,所以就从厕所跑出来找纸巾......“
”哈哈哈哈哈,你拿多几张“
看着他拿着纸巾别扭地跑去厕所的背影,我心里有一种深深的感动:他父母真了不起,可以培养出这么真实的孩子,没有被父母评判着长大的孩子,他心里不会有框架限制着自己的行为,因此可以”厚脸皮“地尝试很多看起来”不好“的事情,这样积攒到的生活原材料就无比丰富,小小年纪就是一个有丰富生命经验的人了。
我希望可以像小胖这样活着。
很多时候,我觉得向孩子们学习,可以看到自己有没有被这个社会所污染、有没有变得更加精明与世故、有没有变得刻板与无趣。孩子们的可爱与有趣,不在于他们做了多少正确的事情,而在于永远可以向前一步,笨拙、无知地探索这个世界,并自得其乐。
愿我们都可以做一个笨拙的大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