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汤唯和吴秀波主演的《北京遇上西雅图---不二情书》上映,大家褒贬不一。当然,一个作品,无论好坏,都可以挖掘出一些有意思的东西,从不同角度做出各样解读。今天,乘着这一波风声渐平,Jude来为你挖掘一下《不二情书》中查令十字街84号背后的故事。
除了贝克街221B之外,查令十字街84号也许是对伦敦游客来说另一个熟悉的地址。两者皆因书而出名,使我常惊讶于读者的想象力,竟能赋予一个地方如此丰富的意涵。
查令十字街84号Marks & Co书店旧址与被改编拍摄成各种影视作品的福尔摩斯侦探小说一样,《查令十字街84号》也于1987年被搬上大银幕。但与虚构出来的大侦探故居不同,查令十字街84号不仅存在于书上,也真真切切地存在在现实中(准确地说是曾经),更存在于跨越20年穿越于大西洋一来一往的信纸上。
《查令十字街84号》 《查令十字街84号》电影其中的主人公是严谨克礼的英国书商(弗兰克·德尔)和嗜书如命的美国“老姑娘”(海莲·汉芙)。他们一个是拥有美满家庭的英国绅士,一位是在纽约独自以写字谋生的穷作家。
弗兰克·德尔
海莲·汉芙
故事是从一封1948年寄往伦敦的信件开始的。痴迷读书又负担不起纽约高昂书价的海莲寄托于有着古老文学积淀的大英帝国,委托伦敦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搜集价格合理的二手书。
书信往来中海莲逐渐与书店负责人弗兰克·德尔结识并成为朋友。在得知英国的朋友还在战后的贫困中挣扎时,自己穷得叮当响的海莲却慷慨解囊,持续购买食物寄给书店的工作人员。海莲的热心善良赢得了书店全体人员以及弗兰克妻儿,甚至隔壁邻居老太的好感。渐渐地,店里其他的成员也纷纷加入到与海莲通信的队伍中。
虽然英国伙伴一再发出来英国的邀请,但海莲由于囊中羞涩,或几次攒够了钱,又总因某些突发事件,一直未能成行。直到1969年收到了一封写有弗兰克死讯的信,几经周折下,海莲才来到了让她魂牵梦绕的英国。然而,斯人已去,马克斯与科恩书店也面对即将关门大吉的命运。
海莲写给弗兰克的信书中的两位主人公皆已逝去,不能揣度他们之间是否存在过某种爱情,毕竟他们从未谋面。但我更愿相信这是一种相知相惜的知己之情,是对书籍的热爱所产生的同好之情。
如同台湾作家唐诺所言,我们对查令十字街84号的喜爱一方面来自于远古洞穴居住的记忆。置身于古老狭窄书店中,嗅着暗黄的灯光和古旧书页散发出的味道能带给我们一种思乡怀古之情。
而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在全球商业化标准化的侵蚀下,人们对冰冷缺乏人情味的同一化的厌恶和抵抗。“小而美”的旧书店于是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过去温情回忆的代表,承载了我们无可奈何又无处安放的幽情。
虽然昔日的旧书店查令十字街84号早已不存在,各式其它店铺如唱片店、酒吧相继入驻。但无论世事如何更迭,“查令十字街84号”俨然成为了全世界爱书者的街头暗号,替海莲一遍遍去亲吻,去膜拜,只因我们都亏欠它良多……
文章的最后,再推荐几部同样题材的电影吧。在这样一个变幻莫测的时代,我们唯一能确定的只有变化本身。正如唐诺所说:“你深知万事万物持续流变,珍爱的东西尤其不可能一直存留,如朝霞,如春花,如爱情。但你可以买它——当然不是整条查令十字街,而是它真正赖以存在、赖以得着意义的书籍。”
我想再加一句:如果没有恒久存在的东西,我们只能一遍遍通过它赖以存在的实体,去把握它。那么即使是短暂的,也能连成一条绵延的曲线,从中或许可以无穷接近永恒。
❤借信寓情电影推荐❤
《电子情缘》:讲述了同生活在纽约的乔和凯瑟琳通过互联网相识、相知、相爱的故事。
《触不到的恋人》:女医生凯特搬离了湖边的小屋,在邮箱里给下一个租客留下了一封信。出乎意料地竟收到了回信。随着书信往来,爱情逐渐在两人之间蔓延。但他们之间却了两年的光阴?ps. 基努•里维斯太帅。
《触不到的恋人》:韩国改编的版本。ps. 全智贤太美!
《马克思与玛丽》:独特的黏土动画电影,讲述的是澳大利亚女孩和美国男孩互为笔友的故事。
文章内容有部分图片和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为分享,不做商业用途。
最后,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文章,请支持和分享微信公众号“旧的”(jiuder_sharing),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希望能陪你走过一段慢慢的旧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