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聊-两晋南北朝
Tuesday
2019.01.15
最近大家的朋友圈有没有被《知否》刷屏呢,从演员定妆照开始,到剧情设置、演员演技,甚至是演员妆容都一直被网友热议。小编当然没能“逃过一劫”,跟随着微博热搜一起云追剧了~
令人意外的是,这部大火的古装剧居然不是“清宫戏”!有没有给审美疲劳的大家一点点惊喜呢?
随着历史的不断更替,有那么多的朝代产生与灭亡,因而产生了无数的故事。为什么有些朝代始终不受作者和编剧青睐?今天我们以两晋南北朝为例来一探究竟。

余秋雨曾这样描述:“不要忘了,在汉代和唐代这两个历史高爽地之间,也夹着一个历史的丛林地带,那就是三国两晋南北朝。 在这个历史的丛林地带,没有天高地阔的一致,没有俯瞰一切的开朗,处处都是混乱和争逐,时时都是逃奔和死亡。每一个角落都是一重权谋,每一个身影都是一串故事。”
说起这一时期,除了战乱,经常为后人所议论的还有“美男子”。
在魏晋时期大家的审美是怎样的呢?那就是偏女性化,并且长得白才算好看,当时的美男子被评价为“玉人”。

曹魏时代,男子化妆成为潮流。以曹植见名士前“取水自澡讫,傅粉”为代表,曹操的养子何晏“动静粉白不去手”“好妇人之服”也丝毫不逊色。拥有“盛世美颜”的曹植、何晏,“玉树”夏侯玄,“风姿特秀”嵇康在当时都十分受追捧。而晋朝最受欢迎的当属“妙有姿容”的潘安和“冰清玉润”的卫玠。
关于卫玠有多美,后世还流传着“看杀卫玠”的说法。据说卫玠从豫章郡到京都(今南京)时,人们早已听到他的名声,出来看他的人围得像一堵墙。卫玠本来就有虚弱的病,身体受不了劳累,最终形成重病而死。当时的人说是看死了卫玠。

魏晋时期诸如此类的野史有很多,例如“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的各种奇闻轶事,大多无法考证,后世习惯把“魏”和“晋”并列而谈,这也是魏晋时期的特殊性所在。

晋朝
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正史的王朝
○
◆
晋朝(266年-420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之一,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 西晋 ◆
公元266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316年西晋被北方蛮族灭亡,北方陷于混乱,史称五胡乱华。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外族消灭的王朝
公元308年,匈奴大单于刘渊称帝,迁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开始了灭晋的历程。登基后,刘渊立即谴其子刘聪与大将王弥进攻西晋都城洛阳。当时在洛阳掌握大权的东海王越,为了自保,竟带领四万人马和大批朝臣撤出洛阳,东驻于项,并于次年忧郁而死。
刘聪趁此机会消灭了东海王所部人马,攻克洛阳,掠走晋怀帝司马炽。怀帝被俘后,豫州刺史阎鼎与雍州刺史贾疋等人又拥立武帝之孙司马邺为帝,都于长安。至建安四年(公元316年)长安被围,此时晋已无力御敌;晋愍帝司马邺出降,西晋王朝终结。
◆ 东晋 ◆
公元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公元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五胡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公元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淝水之战——东晋最著名战役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晋朝时期的农业、商业、手工业等相比较三国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
晋朝虽为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两晋的文化走向多元发展,是一个文化开创、冲突又融合的时代,由于儒教独尊的地位被打破,哲学、文学、艺术、史学及科技纷纷出现革新,有些成为独立的学问。
当代思想有由本土发展的玄学、道教及由印度东传的佛教,士大夫纷纷盛行清谈。由于边疆民族带来草原文化,东晋则拥有中原文化及江南文化,双方逐渐展开文化交流或民族融合。
南北朝
历史上的“大分裂”与“大融合”
○
南北朝(420年—589年 )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南朝(420年—589年)有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386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北两方虽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形势,故称为南北朝。

◆ 南朝 ◆
南朝各国皇族主要是汉族或次级世族,因为在东晋末期之后,军职大多由汉族或次级世族等担任。由于执政者的努力,出现元嘉之治与永明之治等治世,使得国力富盛。皇帝受获声誉深重的主流世族拥护,然而世族只想保有本身政治地位,并非全然支持皇室,皇帝也扶持寒门担任军职或次要官职以平衡政治势力。
由于皇室内部也因为争夺皇位的斗争,时常发生宗室血腥事件。由于战略运用错误与北朝的兴起,使得南弱北强,疆域渐渐南移。到南朝梁时为梁武帝改善,和北魏六镇之乱,使南朝国力逐渐追上北朝。
但在他晚年时,过度崇信佛教,国家离心力渐强,导致了很多原南朝权贵军阀跟随归顺南梁的侯景发动侯景之乱,使南朝实力大减并四分五裂。独霸政局的侨姓世族也完全崩溃,由南方土著豪族取代。最后到南朝陈的陈文帝方完全统一南朝,但南朝陈国力已衰,只能依长江抵御北朝。

◆ 北朝 ◆
北朝承继五胡十六国,为胡汉融合的新兴朝代。北魏深受五胡文化影响,皇室多为鲜卑族。朝中的汉族官员,多与胡人通婚,带有胡人血统。而鲜卑皇室也逐渐受到汉文化的薰陶,其中以北魏孝文帝的汉化运动最盛。
由于北方的柔然牵制北魏,使得北魏难以用全力攻入南朝,直到较亲北朝的突厥取代柔然后才较安定。北魏后期政治逐渐败坏,六镇民变后国力大衰。最后分裂成东魏及西魏,并分别由北齐及北周取代。北齐的核心主要为六镇流民及关东世族,其军力比较强盛。
由于其源头六镇流民偏向鲜卑化,使得北齐主要提倡鲜卑文化。北周在立国时鲜卑军不如北齐多,政治地位也不如北齐及南朝梁,所以建立关中本位政策,融合鲜卑及汉文化以消除胡汉隔阂。
最后北周形成团结的关陇胡汉集团,得以攻灭因政治混乱而衰退的北齐,而汉族也逐渐成为北周军队的主力之一。周武帝去世后,汉人杨坚依靠外戚身份掌握朝廷,并在篡夺北周建立隋朝之后,发兵南征灭南朝陈,统一了中国。
精彩文摘
○

使晋室东渡之后,得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者而用之,北方之恢复,曾何足计?其时南方之人,盖亦有图自立者,如陈敏等是。
而事不易成;北方之名门巨族,挟一王室之名以来,自非其所能抗;而南方之政权,遂尽入北来诸族之手,其何能淑,载胥及溺焉。
直至北府兵起,江、淮剽悍之气始有所藉以自见,然积弱之势既成,狙诈之习未改,日莫途远,虽绝世英雄如宋武帝,亦不能竟恢复之绪矣。
宋、齐、梁、陈四代,皆起自寒微,所信任者,非复名门巨族。然所用寒人,资望大浅,虽能纲纪庶务,而不能树立远猷。
又以防如晋世之内外相猜,大州重任,必以宗室处之而世族之骄淫,既成恒轨,人心之倾险,又难骤更,而骨肉之相屠,遂继君臣之相忌而起矣。
关于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小编也是知之甚微。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乱世”。全国长期分裂、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乱和民族矛盾尖锐,然而这一充满战乱的时期也有学者进行了深入剖析。

推荐阅读
《两晋南北朝史》套装

作者:吕思勉
套装包含:
两晋南北朝史(两晋卷)
两晋南北朝史(南北朝卷)
两晋南北朝史(文明卷)
内容简介:
《两晋南北朝史》是吕思勉先生的中国断代史系列著作的第三部。本次新版将原书的繁体直排、双行夹注改为简体横排、单行夹注,更适合现代人的看书习惯。同时改成三部,分为两晋卷、南北朝卷和文明卷。本书系统而深刻地讲述了中国历史上这段充满战乱的时期,加上作者旁征博引和深入剖析,本书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62),字诚之,今江苏常州人,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史学四大家”。先后曾在常州府中学堂、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第一师范专修科等校任教,学生中包括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赵元任、黄永年等人。吕思勉是我国现代史学界唯一一位在通史、断代史和专史等诸多领域里都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历史学家。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