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拆分。需求拆分是一个基础实践,没有该实践,后续的很多实践就无从谈起或者效果会打很大的折扣。在Scrum指南中也有指出product backlog是逐步细化并且是持续的过程。
拆分在此作为一个基础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影响scrum团队每迭代交付能力的。比如现实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团队说需求没办法拆分。尤其是To B行业的需求或者平台类的需求更是如此,比较大的需求粒度会对于后续的实践比如估算造成影响,粒度越大对于估算准确性的影响越大,较大的粒度还会影响透明,因为一个需求level的卡片会长时间保持一个状态,更大的粒度甚至能影响是跨迭代交付还是在一次迭代内交付。想象一下,极端情况下如果在一个Sprint里面只有一个US,那么跟瀑布的区别有多大?拆分才能更好的排列优先级,比如一个登录功能,只有拆分了,我们才能知道先做的是手机号验证登录、邮箱登录还是微信一键登录。否则优先级无从谈起;拆分才能帮助渐进明晰,产品可以细化最高优先级的需求,可以更快的交付价值得到反馈,从而调整后续的需求设计和优先级;拆分才能按价值交付,而不是迭代结束非零即一,比如搜索功能,可以拆分成按照ID搜索、按照关键字搜索、模糊搜索、根据搜索结果智能推荐等,拆分了在迭代结束可能交付前三个可用功能,而不会功能都处于待开发不可用状态。作为一个实践,需要注意的是拆分的方式,不能为了拆而拆分,比如按照组件切片,正确的方式在用户故事的相关书籍和资料中有诸多描述,不再赘述。
持续集成。持续集成也是技术实践中非常基础的一个。严格来说持续集成并不是跟敏捷绑定的实践,也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在诺记工作的时候,公司里的CI做的比较成熟,从代码提交、分支管理、静态检查、单元测试、系统测试、冒烟测试直到硬件测试,已经做的比较完善。一度我以为这就是工作的常态,从诺记出来才发现跟敏捷一样,有好多好多的团队和工程师只是用这么一个名词,甚至是互联网企业也是,依然没有持续集成,而这正阻碍团队在每迭代的交付。只有实施了持续集成,才能将PDCA的周期降的足够短,也就是小时和分钟级。敏捷也好,甚至只是为了缩短交付周期,没有持续集成将会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儿。持续集成实际上是把人与人之间的集成变成了人与机器集成,或者是代码与代码的集成,随着疫情的发展,跨地理位置和时区的协作越来越是常态,那么持续集成更是变得重要。不同的工程师、不同的组件、不同的模块,随时可以集成到同一个分支,并且迅速得到反馈。好的持续集成可以帮助团队及早甚至随时处于可交付状态,而不是“我的工作做完了,但是....”的情况。
UT。如果说前两个实践是没有多少争议的,充其量是做的好一些差一些,那么UT却是一个理论上多数人认可,但是实践上千差万别的一个实践。UT代表了很多工作方式的改变,比如测试左移、比如开发工程师保证质量而不是专职的测试人员、比如测试驱动开发(并不总是如此),道理或多或少大家能接受,但是真实的工作中,能把UT做好的,却是相对较少。原因有这么几个,一是不会,或者说不熟悉。以往的工作中大家都没有先写UT的习惯,上来就是撸代码,质量好坏看测试人员的。改为UT以后需要学习UT怎么去写,如果先写代码后写UT,由于代码没有考虑可测试性,往往会遇到各种障碍,难度和所需时间都比较多,开发人员很容易退缩;如果先写UT后写代码,跟原来的工作习惯差别很大,需要先考虑清楚要实现的功能,在没有一定自驱力的情况下,不太容易做这个改变。还有一个场景是UT并没有抓住多少bug,但是投入却比较大。极限编程的拥趸者认为写UT不会增加整体的开发时间,但是大部分人做不到,写UT确实增加了他们的开发时间。在诺记UT覆盖率非常高,但是抓取bug的比例并不高,尤其是跟系统测试比较,所以对于UT的争议始终存在。但是后来起码与我自己的理解是UT是重构的基础,是集体代码所有制的基础,是持续集成的基础,没有UT,频繁重构就不是很现实,因为回归测试就无法保证,没有UT,也就没有办法保证现有的代码不被其他人新写的代码破坏掉,所以UT的必要性还是有的。还有种场景是有的组织中业务不明朗,希望糙快猛的上线功能去试错,等稳定下来再谈UT,建议是核心代码加上UT保护。回到本文的主题,有了足够覆盖率的UT,可以持续的保持并改进每迭代的交付能力,因为UT对于新功能的扩展和更频繁的代码提交提供了回归测试和保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