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越来越大,二岁多的时候自己的很多意愿会随着语言的发展流利畅快地表达出来。这时候的家长更多的是感到欣慰“宝宝语言上进步好大哦”,而我们是否有注意到宝宝的表达方式呢?随着语言的精进,其表述的方式与方法不再只是词语的试探和练习,语气及主观意愿会随之更加自由而流畅地表达出来,这时候我们需要警惕宝宝命令式的表达方式,引导其逐渐学会更加委婉及礼貌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为什么对这么小的孩子要强调语言表述的方式和方法呢?很多人会说,他能说出成句话就不简单了,还需要纠结于这些小细节就太苛刻了。然而语言习惯的形成过程同时构造着思维习惯的形成。二岁的孩子已经在逐渐形成自己的主观意识,他不停地感受、练习和摸索自己与周围人的相处互动模式。总是将礼貌用语挂在嘴边的人拥有的思维方式是在“感激”别人做的事情。这份感恩及尊重会让别人如沐春风,被承认和肯定的同时体验到自己到价值。相信大家都喜欢和帮助让自己感觉好的人。如果我们总是对周围的人,甚至对家里人多使用礼貌用语,那么家庭和人际关系一定都错不到哪里去。
当宝宝不顺心时会哭闹,或请求别人帮助时经常运用命令式语气,如果此时我们引导其养成使用礼貌性用语的习惯,比如和宝宝玩耍的时候,常常同样的游戏要求一遍遍地来过。他会大声说“再来一遍,再来一遍”,如果稍微拒绝,宝宝便不甘心地大哭大闹。或者他想得到他要的东西以寻求别人的帮助时,经常会用命令式的语气“要这个,要这个。”这时如果我们可以温柔而坚定地告诉宝宝“如果你想让别人和你一起玩儿的话,哭闹是不能得逞的,你可以尝试说‘请’字,这样效果会更好。” “宝宝要这个东西是吧?如果你说‘请’字,我会很高兴帮你这个忙的”当宝宝在整个句子前加了”请“字,我们马上热情洋溢,欢欣雀跃地再次投入到游戏当中,宝宝立刻切身感受到”请“字的魔术神奇效果,想想这也是符合认知学的道理,人的记忆比较深刻的都是带有情绪色彩的。相信经过几次这样地训练后,宝宝会自然地在语言中加入“请”这个词,这将成为他的语言习惯及思维习惯“当我需要别人和我合作或替我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需要说‘请’”。这也是欧洲人礼貌素质养成的途径吧,当“请”“对不起”“麻烦你”这样的词耳濡目染地出现在周围,自己的语言中自然也会形成相应地习惯,尤其是如果能在家里人中间形成礼貌的习惯,在和外人的相处中更是会自然地带出这份文雅谦和而显得自然。而不像有时候我们能再刻意说出礼貌用语时的难为情及咬牙切齿。因为我们有时候的思维模式是有些小事情不用那么“假惺惺”的客气。其实不然,当然也有人讥讽酸溜溜地说这属于西方人假惺惺地“矫情”。他给你让路,开车门,说这些礼貌用语时其实也许心底是看不起你的。但正是如此才证明了人家的素质水平。因为他们的礼貌尊敬他人意识已经深植于骨髓,溶入血液,不会因对方高贵或低贱而有所提升或降低。如果对待高贵权势就礼貌有加,对待自己认为卑贱地就颐指气使,这种两面三刀的嘴脸不是更应被鄙夷吗?
也许还是会有人撇撇嘴,不以为然地狡辩“我就是这么个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人”,这样的思维的潜意识是自诩这样的特性是优点,将自己排出于那类“斤斤计较,谨小慎微”人之列。且不论次特性是否属于优缺点,关键是没有搞清楚应用对象。请将这样的“优点”尽量地运用在自己身上,而尽量对别人要小心翼翼,细致周到。反其道而行之其实是对别人极大地不尊重和忽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