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进化:第一轮进化的优势几乎来自先天原生体系,这种优势的特点是生存环境。环境的生成成过程类似于浇铸,等体系稳定后个体的相对优势竞争力启动进入第二轮进化——以个体为核心的竞争。当尘埃落定,竞争趋向均衡,个体优势难以再体现其存在增值效能,于是个体转入对自身缺陷的修复。这是第三轮进化,在此轮进化中主导的动力是自身缺陷,而障碍反而是原有优势能力。此轮进化的终点局限于相对生命时间的局限性,以及基因程序的可修复弹性。这也是个体与群体进化的一个连接点和分水岭,在自我突破受阻的情况下自然就导向了基因修复。这样第四轮进化开始,这是一场以原生家庭为基础的角逐。基因的修复与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期间需要等待与护卫,基于这种需求协作成为主流——第五轮进化演进。这一次竞争的主体从家庭变成了初级社会体系家族。家族的凝聚力在于强调自身的共同特质,这种导向带有极强的基因延续性,在其展现合力的同时也带来其群体倾覆风险。当风险暴露,人类开始尝试另外一种跨体系协作:区域竞争(第六轮进化)。然而这种优势受物理空间、资源条件的制约严重,由此产生去引力化的一次进化,从背景依托转变成以个体特点为参与重心的协作。其表现为针对环境的具象条件产生的细分领域分工群体特质。这是第七轮进化。接下来就是流程优化,这涉及程序设计与更大范围的整体定位协调。意识形态重要性呈现,第八轮进化开始。同样基于生命的局限性,意识形态的继承需要载体。这是另外一个由群体竞争转向个体继承重塑的分水岭——第九轮进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