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11-14《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第六章 高度、深度、

2018-11-14《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第六章 高度、深度、

作者: 第三选择Key | 来源:发表于2018-11-14 17:30 被阅读87次

    人生的四种方向:高度、深度、宽度和温度

    1.生涯的第一个发展维度:高度

    终极价值:影响力与权力

    高度意味着一个人在社会中能够达到与掌握的地位、权利与影响力。一个人走得越高,就会有越多的人看到他,他也就能获得越多的资源

    生涯高度是一个外显的维度,我们可以通过社会地位、财富收入、名声与权力大小判断一个人的生涯高度。

    2.生涯的第二个发展维度深度

    终极价值:卓越与智慧

    生涯深度指的是人们在思想、智慧、艺术与体能上达到的卓越与精进程度

    最大却不一定是最专业的,影响力最大的人,例如一个企业的CEO,并不一定是最精通某一领域的人。生涯的另一个维度就此展开,生涯深度的追寻者们渴求真理、寻求极致、反复打磨、冰山后对于最本真事物的追寻.

    问问自己:你是否曾渴望在某一个领域达到最高的知识或技能水平?你是否对突破自己某方面的极限感到兴奋?你是否愿意在某一个专一的技术领域投入自己巨大的努力?

    对单一领域的一项技能:绘画 or 创作 or 歌手

    你是烂大街的一抓一大把的“歌唱家”还是有着自己的作品或原创并且广为流唱的曲目深受一批用户的喜爱,你是钻研流行唱法?美声还是通俗?

    这些能够在专业领域里面进修的人,是对产品以及细节更加较真的人.

    3.生涯的第三个发展维度:宽度

    终极价值:爱与和谐

    高度如攀山,越高位置越少;深度如挖洞,越深知音越少。而这个维度则会让我们从山上和洞里走出来,越走越宽,越来越多地与世界联系

    问问自己:你是否渴望体验生命中更多的角色?你的各种角色是否都发展完整和成熟?你的各种角色之间是否平衡?

    4.生涯的第四个发展维度:温度

    生涯温度指的是我们对生命的热度,我们对生活有多大的热爱与激情,能多大程度活出自己本来的面目

    生涯温度的追寻者们渴求自由,探索内在世界,追寻真实鲜活的生命状态,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

    这是生涯最内在的一个维度,是评判标准最个性化的一个维度,却也是与幸福相关度最紧密的一个维度。

    正是因为这个维度隐藏很深,又缺少外界评价,向来不关心自己的国人,甚至没太在意过这个维度。我们当中很多人,过着成功、卓越、面面俱到却冷冰冰的生活——如果你知道我在说什么,你一定见过这样的人。

    温度和宽度看似相关,其实是完全不同的取向——温度越来越向内,而宽度则越来越向外。

    生涯的发展维度这里做一个阐述:

    从高度来说,你可以尝试进入更好的公司,谋求更好的职位,又或者沿着职业金字塔向上走,在满足了自身的生存的需求,转向职位和发展需求,成为市场部经理——总监——公司总经理(市场或者销售总监成为总经理的概率极大);往上走你甚至还可以考虑自己创业,或者再进一步,成为投资人,来实现自我的认可和社会价值.

    从深度来说,你可以尝试成为市场的专家。除了一味地按照公司要求做些例行公事,你是否可以收集一些行业的最新数据,形成自己的独特分析和看法?尝试一些自己想尝试的市场行为?在这个行业领域成为最专业的市场人员?你可以读读相关的市场营销,管理运营类的书籍,成为某方面的市场营销专家。你还可以把你的思考写成运营方案或手册。

    从宽度来说,你是否可以考虑好好地谈一次恋爱,是否尽到了对父母的孝心?是否可以拥有并发展一项自己的爱好?是否可以支持身边的人?是否可以在业余时间用自己的方式来帮助些人?.

    从温度来说,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的快乐感;掌控感和满足感,多大程度在做着自己喜欢又有价值的工作 or 事业 ,闲暇之余还能钻研除专业以外的个人兴趣项,音乐 写作 和阅读不断的内化和外延.

    个人的理解,生涯维度发展的“深度和温度” 是实现“高度和宽度”的前提,你想一个事业,一份工作 对于个人如果不能全身心的投入,不够热爱,不够专注 更谈不上喜欢,那实现深度的钻研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像一颗大树,如果没有深度的根基,没有扎根于大地,又如何成长成为参天大树,完成高度的进阶.

    同样温度是维系着在每一个维度的幸福感,能够持久的坚持,无论碰到多大的阻力与困难,都能够持续的朝着各自的领域行进的一个加油站.

    …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段,发展好所有的维度,但是在刚开始时我们无法在一个时间段里,同时发展所有维度:深度 高度 宽度和温度。

    所以生涯发展的4个维度需要一个平衡

    平衡是一个零和游戏,一个维度多,一个维度就少。

    这里看一下维度失衡的案例

    那些消失的少年状元&科学家,

    在我们的身边一定少不了的就是”学霸“这一群人,每天精益求精的学习,上课打卡,下课按时完成作业,有时间还去上个奥数,物理 小语种的培训班,生活里只有学习和数不尽的试卷。当我们在和朋友打闹、成群结伙地晃荡在学校和家之间的路上时,我们学习到友谊,而他们在学习。当我们16岁第一次自己出门,被别人骗光了钱的时候,我们学习到社会,而他们在学习。当我们18岁第一次给心爱的人写情书的时候,当我们在青春萌动,爱意生长的季节,我们学习到爱情,而他们也许还在学习。等到我们成年,凭以上这些能力开始展开我们的生涯,让我们的生命变成立体而非直线的时候,他们只会学习了。

    放在今天的”纸面论文科学家“,自然科学研究早就过了当年爱因斯坦仅凭一支铅笔就能做研究的时代。今天的研究者不仅需要高智商与逻辑,还需要源源不断的创造力、跨学科的视野、与国际同行交流的能力、与团队合作的能力……从生活来说,需要很强的面对挫折的心理韧性,需要有对于学科的强大兴趣与使命感,需要有把自己照顾好的能力,而这些能力为什么没有被培养出来?初考?中考?高考?

    这些人的成功,并不是真正的成功,而是一种“伪成功”,因为他们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了一个篮子里,不能说明他们比别人做得好,只能说他们把花在培养自己”兴趣,天赋和特长的领域“全部投放到一个篮子里面了,看到那些高考失利,考证未果的人群,把一次实利定性为自己终身的失败,经不起挫折的打击.

    这里反映出来了一个事实: 一维度的成功不是生长出来的,巍峨是从其他维度”转账“出来的,很多极端或急公功近利的成功对个人来说,一旦反扑,就会带来生涯的全盘垮台.

    这背后也有更加深层的原因:

    1. 缺乏自我:在中国这个以交际为核心的商业环境中,商业的成功往往在酒桌与交际中完成。富豪们白天主内处理管理,晚上主外处理关系,回到家里还要处理家事。各种关系下,是各种角色的扮演需要。在我调查的14个企业总裁或董事长中,每周能够自己掌控的“自由时间”平均不超过四小时,在家吃饭平均0.8次。他们和自己相处的时间很少——从自己的温度账户里透支了太多快乐——很容易崩盘。

    2. 缺乏支持系统:成功者被赋予了“强大”的社会形象,内心自负。早期多有独立打拼的创业经验,早已习惯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其中还包括一些问题无法与外人道,这让他们遇到问题喜欢独自承受。这些问题日积月累,终于让他们觉得即使停下来也比现在温暖——那是怎样冰冷的一种决心。

    3. 社会的裹挟:社会对于成功的一维度定义,让企业被大众裹挟(看市值、股价)、企业家被员工裹挟(要上市、赚钱)。所以很多企业家看似光鲜,却是众人绑架的木偶。一旦成功,则分钱分权。一旦失败,则墙倒众人推。企业家和企业都缺乏除做大做强外,更深处的立足价值(一部分,不是全部)


    探讨完了生涯发展的平衡,这里谈一谈“生涯效能”

    如果我们能学会用10分钟的时间完成以前一小时才能完成的任务,同时学会用30分钟的时间完成以前两小时的任务,是不是两者都不会损失?

    通过学习和平衡你能提高单位时间的生命效能。

    角度—深度—高度—格局—机遇

    也就是提高做每件事情的效率,充分的利用零散和大块的时间,并且提高个人的能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11-14《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第六章 高度、深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mld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