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迹中的石与树

古迹中的石与树

作者: 叶落春秋 | 来源:发表于2023-10-05 00:23 被阅读0次

古迹是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遗存,是瑰宝,如果被毁或凭空消失,是难以挽回的重大损失。

古迹被毁,只要历史还在,可以重建,但总不如真迹的沧桑感,还要蒙上“树小、墙新、画不古”的虚假感。但不重建、不恢复的话更是遗憾。

寻访一处古迹,我更喜欢看陈旧的石构件,石牌坊、石板路、石桥、石柱等等及其石雕花。石头构件比砖、瓦、木雕更容易绵延百年而长存。江南园林真迹多用太湖石、金山石点缀构造,重建的则无奈用一些突兀的顽石。老石头是古迹不可缺少的元素,是古迹的珍宝。

东林书院一入口处有一特漂亮的太湖石,“漏、透、瘦”优点俱全,我驻足观看了很久,不舍得离开。书院内的池塘驳岸所用的石头则是棱角分明,难道隐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有志之士风骨坚不可摧?

东林书院一处太湖石

此外,我非常喜欢古迹里的树,尤其是古树名木。古树的存在更能见证古迹的百年历史,是活的文物。

东林书院里自有百年以上的楸树、柏树、小叶黄杨,它们沧桑而又富生机。我喜欢院里的一株梧桐树,虽无百年,但高大挺拔,梧桐叶青翠欲滴,印着蓝天白云,很是鲜艳。梧桐树承载着许多古人的文化内涵,比如乐器用材、中医药材和诗词。它不只是树,它更是一种文化象征。

梧桐深院 青翠欲滴的梧桐叶

想象一下深秋的雨天,走在东林书院的游廊上,感受“梧桐深院锁清秋”,体会“梧桐更兼细雨……点点滴滴”,倾听“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嗯,多美的意境,一定要来体验一次!

相关文章

  • 树与石

    Lockdown 两个月了,每天都会读到有关疫情的信息。 在宅家的空闲中,尽管和女儿玩闹着做小视频,尽管照常读我的...

  • 树与石

    裴新民 元月3日上午有点空,抓住假期的尾巴去爬山,选的是最爱的大脑壳山。早就注意过上清风岭(小脑壳)有两条路,之前...

  • 如果田园梦不在基因里

    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提到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附近发现了一处12000年前的古迹。 哥贝克力石阵 古迹中...

  • 石岩磊/高句丽古迹

    文游天下(37) 高句丽古迹 文/石岩磊 一提到“金字塔”,人们首先会联想到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可在我国吉林...

  • 树抱石

    树抱石,石藏树中。 我:树,你为什么要抱石? 树:不记得什么时候,它刚好掉落我怀中,看着它孤单,就一直抱着。 我:...

  • 书评 | 远处的鼓声

    《远处的鼓声》这本书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欧洲的游记,书中没有写大家熟悉的名胜古迹,而是从生活中的视角,与欧洲人日常...

  • 如影随行,树与石

    四川美术学院中的树与石。

  • 十八岁,幸好我遇到的是三毛

    在写这个感悟的时候,恰巧看到格非先生的书《树与石》的自序里说:我随手写下《树与石》这个书名,并无特殊的含义。也许他...

  • 丛林与古迹

    残破的寺庙 颓废中见证了它过往的辉煌 老了就是老了 何苦再耿耿于怀 何苦再如数家珍 反复讲叙你的沧桑 这荒芜的园子...

  • 走,去潭柘寺2

    潭柘寺有很多古迹,除了建筑和古树,还有二宝——大铜锅和石鱼。 大铜锅有两口,现在游客能看到其中一口,保存在天王殿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迹中的石与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mny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