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时候是让人眷恋的年岁,那个时候喜欢的东西,现在想想,有时候就是觉得值得吗?我怎么会为那么幼稚的东西浪费时间呢?

有时候又为少年的想法感到兴奋,也羞愧,也自豪,复杂又纠结。
少年就是一个纠结的年岁,老了一沾染少年的时候就会自然的纠结。
少年爱做梦的年纪,会有很多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有的时候甚至是经历行动上的切身经历。
人生难得少年时,在内心深处不眷恋那是因为自己还没和自己和解,埋怨自己的时日太长。
看的多了,经历的多了,才知道谁都会有烦恼的成长,埋怨无非是让自己的成长多些坎坷罢了。
屈原说:“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意思是:我从小就喜欢这种奇伟的服饰,现在年纪老了兴趣还没有减退。”
看到这里心里想笑,无论什么时候的人都会对衣着有所求,想想自己少年的时候,不是也是这个样子吗?
那个时候我们家姐妹很多,衣服都是大的穿过小的再穿,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虽然听着大人的话,但是不代表自己没有选择。有选择也只是心里想的,毕竟那个时候自己是没有钱的。
家里孩子多,母亲给我们穿衣服就是力求干净,有补丁不怕,只要洗的干干净净就好,人有个毛病,拥有的时候不珍惜,知道后一切已离你远去。
记得我小时候,母亲都是晚上洗衣服,我睡一觉醒来,看到母亲正在床前洗衣服,满满的一大盆已经洗了很高的一摞。
看我醒了会让我继续睡,当然天明院子里会有很多没晒干的衣服,都是母亲晚上洗的。
那个时候的我并不是多乖,往往因为补丁的衣服与母亲讨价还价,或者说许多孩子气的怨言。
经过拮据的日子后,我一直对自己的这个不乖行为内疚。
与同学一起聊天,她们的爱美之心比我更甚。
我有一个要好的同学说:“她为了能把裤子熨烫出一条笔直的竖线,弄个茶缸子放了热水,三番两次的反复熨烫。那个时候她没有熨斗。”
女人爱美爱穿衣服还能说的过去,生活中细细观察,有的男人比女人还讲觉,不光穿衣,甚至化妆品都比女人的要贵。
我儿子在外面报班学习,管他的老师和他们同住,我去的时候看到绿颜色的化妆瓶,大大小小一堆。
我当时就心里咯噔一下,难道这有女的晚上在这住,我儿子说:“是管他们的老师的化妆品。”

一个大男人这化妆品比女人还多,也难怪我儿子没学好习。
看了屈原的文章,当然我们不能与他比,可是就是感觉他的这个爱好于平凡人没啥两样。
像我现在老了,在手机里还是喜欢看衣服,当然是看看不买,能看上的都是买不起的,不能看上的都是能穿的。
一分钱一分货,希望物美价廉,那只是希望罢了,少年情怀老了依然很依恋。
少年时候的想法是与老了不一样的,少年是人一生里美好的时候,纯粹无杂质。
古人也是这样子觉得的,少年是珍贵的时候,古诗云:“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屈原文章里的奇伟服饰,是说他不与敌对他的人同流合污,他受到他们的排挤,打击,被孤立,他越是要在精神上表现的与众不同,傲岸,孤洁,高高在上。
现实生活中,这样子的人是不是也很多,有人好说:“穿的给客样。”意思是此人穿着不合群,穿的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
屈原是与虚伪,做作的统治集团抗争才这个样子,想想你又是因为什么才这个样子呢?
其实事实上我觉得少年就是自然的与周围不协调,我行我素,目空一切。
看这也看不惯,看那也烦,天天穿着自己以为与人不同的服装,自命不凡,一副谁也懒得搭理的样子。
我的少年惟一与屈原不同的是,屈原才华横溢,知道忧国忧民。
我少年的时候知道的是如何不让身上的衣服皱巴了,埋怨自家太穷了,啥时候自己能长大,也有个工作。
屈原想的是与有德行的仙人约会,与贤德的君主畅游天上的瑶园玉圃,这是我那个少年时一定想不到的事,这就是平凡人与圣人的差别。
屈原怨恨的是时代混浊不明,对君主好坏不分的怪怨,天下人都黑暗,只有他一个人独明朗,哀叹没有人能明白他。
我埋怨的是怎么自己那么笨,学啥学不懂,看啥看不明白,蹉跎了岁月。
天天把古人的一些诗句放在嘴边咀嚼,希望能让自己增慧开智,余生能活的风清云淡 ,虽然不能未雨绸缪,但是可以把握好当下。
还不了的情能还的时候接着还,感不尽的恩,也要像小草一样,在太阳的照耀下,紧紧地拥抱大地,春风吹又生,展现一丝丝新绿。

仙人,神人,圣人,贤人,高尚的人,伟大的人,奋斗的人等,无论他(她)是什么么人,首先他(她)是个人不是吗?圣人也有凡人心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