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的力量
遥远的只是空间的距离,心从不曾远离,阿勒泰注册并开始每一天多多少少写下几句,在简书的坚持,我已经满了一月。
这一月多的时间里,我没有能够做到日更,不是我做不到,而且总有一些时候忙得顾不上,或者整天不落家也不在办公室,而我一点儿都不习惯在手机上留下文字——尽管也曾经有过这样的尝试。不过,如果我提前完成一些什么,完全能够实现这样的目标,或者可以将写长一些的作品进行拆分……哈哈。
说实在的,这个平台挺喜欢,不管是家里还是其他地方,如果有网络,也恰也能够坐到电脑前,都可以点开了,直接进入界面,梆梆梆地敲击键盘,一个又一个了词语与句子便也安家落户,如果正有事停下来,它会自动及时做出保存,根本也不必担心把一些心思或者小小的灵感给丢了,还有,写好了,大略看看,不必纠结,点击发布文章,便也公之于众,边排版的麻烦都省去了,感觉十分给力。
最重要的是,这是面对陌生的平台,也或许在熟悉朋友与家人之间传播,但想到自己想说的话能够被朋友与亲人看到,不必费力费神看到,也挺欣悦的,而对于陌生而言,恰也真有一些趣味相合者相遇,倒是一种缘分呢。无论看到与否,全都没有负担,或者正好有一些文字被人喜欢了,收到那么多的赞,还留言、评论和简信,能够觉出另一些况味,或者一种被信任着的滋味,心底怎能不涌动了甜蜜。
一月多的感受,最重要的一点是,与在公众号上写,或者以word该当中写,简信能够带给一种仪式感——依靠了网络而进行着写作,不正像一个网络写手或者作家吗?哈哈,高看自己了,但这样的感觉丝毫不减。如果正遇到好的题材,而又坚持了日更,很难说不是网络作家。
关于作家的概念,其实我最喜欢《成为作家》中多萝西娅·布兰德的陈述,不管我们有多少的成见,或者对此的不屑,都是应该得到尊重或者崇敬的一族——付出艰辛的劳动,在一条道路上持续做出努力,以自己的才智与学养去点发心灵的人。这个世间永远不可或缺了这样的劳动——持续不断的发现、持续不断的输出,也持续不断地受到触动与感染。
没有国界,也不分种族,更不必考虑年龄,从人生识字开始,或者一笔一画,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完成了拼写开始,写作便能够伴随。即使耄耋或者期颐都不能阻止对它的爱。
近日阅读《时间是良药》,是不舍得一口气读完的,但是只要执卷在手又不舍得放下,每翻开一页都会触动了我许多的感受,那些句子仿佛夏夜的清风,或者春日午后的阳光,或者冬日雪霁时的那一抹朝霞,有一种惊醒,身上打着激灵,之后让我莞尔一笑。都已经是九十六岁的荣子奶奶了,经历了战争与短缺,也经历了崛起,更见惯了病痛与折磨,反倒是把自己锤炼得无比坚韧,没有什么不被接纳不可承受。
冬天的黄昏与午夜,守着窗外最后的光亮与窗内宜人的花香,读两个版本《漫长的冬天》,感动着的却是同一个人——劳拉·英格尔斯·怀尔德,或者这一刻在春天今晚,想起一些章节来——天晴好晒干草、 秋天来了、暴风雪之后、 印第安人的警告、我们会战胜暴风雪……简明的情节、平实的语言,却又极有耐心而语重心长地娓娓而谈,一如冬夜的漫长。她以六十五岁的年纪,守着壁炉,回想少年时对风雪的抗击,沉湎于儿时的经历,沉湎于从不绝望,沉湎于悲喜的感动,那些时间的涌动便也永远不会停止。
打动我们的,并非惊心动魄与经天纬地,或许正也是生命中的永远不失望,以及一个对明天未来以及身边的所有人满怀的信任,付出的汗水努力与坚持,是平凡而又满怀了金子一样的一颗心。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能够战胜了时光的荒寒,能够成为天地间卑微却也高贵的存在,我们有属于自己的理想与信仰,有经历不管多少的磨难都打不倒的一面。
我们信任天地、信任阳光、信任未来,我们迎接一路的花香与成长,也迎接一路的喜悦。
更重要的是,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对自己的信任,我们相信走在脚下的路,以及我们走路的方式——我们有一些不一样,但终将殊途而同归。
就在昨夜,改编自新疆作家李娟的同名散文集《我的阿勒泰》的剧集黄金档热播至第四集,看草原、绿地、林间的清风,一种莫名的感动溢遍全身每一根神经。越来越,我会为一些瞬间的到来而湿了眼眶,为世间的美好,即使是瞬间,也是真正的美好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