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参加我们家书店的线下读书沙龙,沙龙里来了两个小朋友,一开始还专心看书,后来就有点坐不住,于是我陪他们玩玩,画画。其中一个小朋友画了动画片里的某个科技实验室。小朋友反复强调自己很喜欢科学,然后科学是个很复杂的东西(意思是比另外那个小朋友的棒)
我微微一笑,科学确实是挺复杂的。小朋友也是复杂的。我记得樊登老师说过孩子本就是一个复杂体系。我们的教育也不是简单地在输入端输入什么就能够获得什么结果。
而实际上养育孩子就是像这个孩子说所的科学一样,看起来很难很复杂,但是如果是享受其中的人会觉得这是一件乐事,或者在此中找到乐趣。
晚上大家一起共读的书是《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9146/31ce4dfbd6a2d21d.jpg)
且不论书里给了大家多少的方法。我深深地认可书里作者所谈论到的一个情景。谈到关于母爱,作者说有一天他在停车场看到了'这么一幕,一个小孩子在大声地哭泣,旁边的妈妈不顾满是油渍的地板。蹲下身来温柔地安慰孩子。作者说他认为母爱应该就是这个样子的,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孩子需要你,就蹲下来抚慰他。
十几分钟后,再回到停车场,他们已经坐回车里,妈妈把孩子抱在腿上,坐在后座继续安慰孩子。
这位妈妈想尽一切办法去安慰孩子。作者说,养育子女就应该是这样的,生命中没有什么比抱着正在伤心的孩子坐在车里更重要的事了。
孩子发脾气哭闹的时候我也会想到这个情景,内心柔软起来。说来也奇怪,也许那也是孩提的我所向往的亲子关系吧。孩提时我们的父母为了生计不断奔波。对于我们所谓的需求,时常以忽视和大吼大叫来对待。
现在长大的我,其实也不抱怨,因为明白那是他们能力所限。对我们的父母来说,他们给我们的已经是他们认知的极限了。
所以我时常在育儿的过程里去觉知自我。理论知识真的不足以打开自己潜藏的那些“伤痛”,但是当孩子的挑战“刺激”到自己的时候就会发现,那是曾经自己遗留在内心没有跨过的坎。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9146/f764342934a2f1cb.jpg)
晚上的沙龙雅黎用家长课堂的模式带大家进行学习,有热场的“寻找不一样”的互动。自我介绍的时候把自己最近和孩子的冲突或者挑战说明一下,说说有没有最近一直想解决但是一直没有解决的对抗。
还重点邀请一个家长自愿来现场模拟解决她的困惑,这个困惑就是她与孩子发生的冲突事件。
把她在处理孩子事件时候的对话板书出来,然后再邀请一个家长上来扮家长,让这位家长感受一下自己孩子当时的感受
然后让大家头脑风暴几个方法进行排除,让当事家长自己最终决定用什么方式来和孩子化解冲突
看到各位家长脸上满意的笑容,和后期急切地约课,可见今晚的沙龙对大家来说是收获满满的咯
下期沙龙预告:《非暴力沟通》
时间:6月5日 周三晚7:00-9:00
地址:厦门市同安区祥平街道凤祥五里101号之1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