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买了一个假的龙骧包包。是我原来代购价钱的十分之一。拿到手一看就是假的。可我用的理所当然。只要能装东西就行。
原来的我不会这样做的。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我对物质没有太大的追求。能用就行。但有一个原则,绝不用高仿的。
那个年代,高仿的仿的很假,就是抄作业都不会抄。就是怕被人笑话。可怕的虚荣心在做怪。
我唯一能自己做主消费的就是书。书店里的书太贵了,就买地摊的盗版书,看起来真的很恼火,错别字连篇。对于追求完美的我而言,太痛苦了,宁愿不看。后来经济独立,电商飞速发展,就没有在外面买过书。支持正版。
但衣服什么的,高端名牌还是消费不起,宁愿穿没牌子的,也不穿高仿的大牌子。
后来,就变得很追求物质。什么都买最好的。就一个字。真。
特别是有了孩子之后,就一个目标,经济能力范围内给他最好的物质。现在想想,那时候怎么那么舍得。衣服,玩具。都是所谓的牌子。长辈们说小孩子长得快, 没必要买好衣服。可我依旧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当地没有就代购。不过一分钱一分货,质量的确很过关。
再后来,在因为便宜囤了一些用不着的东西后,觉得自己太浪费了。就觉得,不乱买东西了。就买真的。
因为小时候的经历受限,我的物质观也没有太大的改善。所谓的贵,就添置了两件,买了一个不到1千元的龙骧包,买了一双阿迪800元的小白鞋。阿迪耐克衣服,我还是舍不得买的。感觉太贵了。
这样既改掉了我乱花钱的毛病。另外,因为觉得贵,我会很珍惜,另外很容易满足。
记得第一年参加双11,买了一双品牌运动鞋。200多元。一看就是假的。可我不知道假在那里。因为没有见过真的。
这次的龙骧包,我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因为我见过真的。
我曾经被迫买过一块山寨的蓝气球手表。带了一段时间。就不带了。走的不准。每次都得跟人家解释这是假的。很无奈。还是小黑表带着舒坦。
所以,我们在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出门见识一下,开阔眼界。这样,才不会死守着一亩三分地成为井底之蛙。见识的多了,经历的多了,阅历多了,心态就平和,就不会计较那些虚无的物质。
现在我也会买一些高仿的名牌运动服。我还背了山寨的龙骧包。是不是这种心态,我有能力买真的,所以穿假的,别人也不知道。
你看,还是一场自导自演的戏剧。
有人会在乎你穿什么吗?都是自尊心在作怪。我觉得跟我小时候很少有新衣服穿有关系。那时候总是穿大人不要的衣服。对于一个青春期正要好的女孩子来说,那些衣服太成熟了。
这种金钱匮乏感真的会带一辈子。我现在买东西,还会计较一番,货比三家,犹豫再三。还是那种心态,只要能用就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