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补遗卷二·三五】
吾乡鲍以文廷博,博学多闻,广镌书籍,名动九重;不知其能诗也。余偶见其《夕阳》二十首,清妙可喜,录其一云:“一匝人间夕又朝,晚来依旧满闲寮。疏分霜叶秋容淡,细点征帆别思遥。淡淡欲随城角尽,明明还带酒旗摇。迷藏惯匿西楼影,不似春愁不肯消。”其他佳句,如:“马上看山多倦客,溪边扫叶有闲僧。”“问谁闲袖遮西手,老我空怀再少心。”“远引钟来云外寺,渐分灯上酒家楼。”“愿得少留墙一角,悔教高卧竹三竿。”“不愁一去踪难觅,却恐重来事转生。”“山外有山看未足,几回倚杖立衡门。”皆妙绝也。可称古有 “鲍孤雁”,今有“鲍夕阳”矣。
鲍廷博,(1728年—1814年),字以文,号渌饮,祖籍安徽歙县长塘,随父鲍思诩居杭州。后定居桐乡县青镇(今乌镇)杨树湾。著有《花韵轩小稿》、《咏物诗》等。家世经商,殷富好文,父鲍思诩,不惜巨金求购宋元书籍,筑室收藏,取“学然后知不足”义,名其室为“知不足斋”。鲍廷博为歙县秀才,勤学好古,不求仕进,喜购藏秘籍,久之,藏书甚富。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四库全书》馆,诏求天下遗书,共收书3503种,廷博长子士恭以所藏精本626种进献,内多为宋元以来之孤本、善本,居私家进书之首。从此,知不足斋之名上达朝廷。乾隆四十年,《四库全书》修成后归还其原书,乾隆皇帝在其《唐阙史》和《宋仁宗武经总要》二书上题诗,诗曰:“知不足斋奚不足,渴于书籍是贤乎。长编大部都庋阁,小说卮言亦入厨。”鲍廷博深受鼓舞,遂立志刊刻《知不足斋丛书》,将家藏善本古书公诸海内,前后共30集,207种,781卷,其中后4集为其子鲍士恭、孙鲍正言续成。鲍廷博不仅嗜书,而且博学,浙江学政阮元说廷博“家藏万卷,博极群书,虽隐僻罕见著录者,问之,无不知其原委”。善诗,作《夕阳诗》20韵、《咏物诗》1卷,另有《花韵轩小稿》2卷。《夕阳诗》20韵甚佳,时有“鲍夕阳”之誉。
九重,音jiǔ chóng,意思是九层、九道;泛指多层。可代指帝王。唐·李邕《贺章仇兼琼克捷表》:“遵奉九重,决胜千里。”本条指乾隆帝。
寮,音liáo,释义:1、小屋:茅寮。茶寮酒肆。2、小窗。《苍颉篇》:寮,小窗也。《金瓶梅词话》:原来是大人家,有两层窗寮,外面为窗,里面为寮。3、古代通“僚”,百官;官吏。《左传·文公七年》:同官为寮,吾尝同寮,敢不尽心乎?
衡门,音héng mén,横木为门。衡门就是原来“门”的别称,《诗经 陈风》对于门的称谓就是衡门,实际就是门。后指简陋的屋舍。《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也指隐士的居处: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
鲍孤雁,音bào gū yàn,亦作“鲍孤鴈”,宋代诗人鲍当的别号。宋·司马光《司马温公诗话》:“鲍当,善为诗,景德二年,进士及第,为河南府法曹。薛尚书知府,当失其意,初甚怒之。当献《孤雁诗》云:‘天寒稻粱少,万里孤难进。不惜死君庖,为带边城信。’薛大嗟赏,自是游宴无不预焉,不復以掾属待之。时人谓之鲍孤雁。”宋·龚鼎臣《东原录》:“后有鲍当者,著《孤鴈诗》甚精,时亦号‘鲍孤鴈’。”
(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