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初中同学一起聚会,好多年没见面,走到一起反倒有点拘谨。
大家的境遇不同,经历不同,从事职业不同,所谈话题的中心点聚在了初中那段青涩难忘的时光。
曾经同桌间为了所占桌面的大小而打架,曾经彼此暗送秋波不敢表白,在历经几十年琐碎生活后而敢于当面透露心底的小秘密。曾经对政治老师发自内心的害怕,如今忆及,依然有恐惧心理。
在一起的同学互相回忆没到场的同学,有的办企业,有的在官场,有的因家庭条件差而中途辍学,有的在外漂泊,有的安守故乡。大家起点不同,在一段路上相遇又分开,归途是相同的。
在外漂泊有在外漂泊的眼界与资源,留守家乡的有留守家乡的闲适与自在。老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得到的同时也会失去什么,失去的同时也会得到什么。从不厚爱于哪一个人,大家幸福的标准不同,所追求的目标便不同。
人到中年,讨论最多的还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孩子的学习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吃力。大家都在努力,形势所迫,自家孩子也必须努力,才能在同一起点上与其他同学并肩同行。否则便被甩在后面,一时追赶又很吃力。
按照当下的时髦说法就是“内卷”,每个家庭都在内卷。如今,孩子学习再也不是他一人人的事,而是全家总动员,大家拼地位,拼财富,拼教育方式,拼陪伴程度。再也不会出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依靠自己成才的现象了。
每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优秀的父母,优良的家庭教育,优厚的资源优势,优异的秉赋,辛苦的付出。没有哪个孩子能随随便便成功。孩子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便全身心投入学习,甚至节假日继续充电,孩子少了玩耍的时光,少了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少了排遣情绪的时间,学习成了永恒的主题。而家长需要全程陪伴,为孩子的考试成绩而焦虑,为孩子的一次失利而担忧,为孩子名列前茅而骄傲,为孩子评为优秀班干部而得意洋洋。仿佛孩子便是家庭的一切。父母沦为孩子学习时的工具,真是可悲。
夜风习习,马路上灯火闪烁,今夜你我相聚一堂,明朝便各奔东西,不知何时再能相见。愿诸位勇敢坚定地走下去,笑对人生每一次风浪,终将,我们会在下一段时光里一起谈笑风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