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将AI拉下神坛(四):越挫越勇,在对抗中创造!你可以轻松地认知G

将AI拉下神坛(四):越挫越勇,在对抗中创造!你可以轻松地认知G

作者: Chriszzzz | 来源:发表于2020-06-11 19:59 被阅读0次

    1 分类问题

    之前我们 认知了神经网络、初步体验了模型训练模型推理,但我们的研究问题貌似主要局限在「分类问题」上。即给定一个输入,机器通过神经网络模型将它分到一个特定的类别。无论是 数字识别的0~9十个数组的十分类;还是 OCR识别字符的6000分类

    垃圾分类也是分类问题哦~

    然而,分类网络是无法解决很多实际问题的:它无法帮助我们将一批数据点进行拟合(回归问题);无法将一批数据自主进行归为若干类(聚类问题);无法识别摄像头中的行人(目标检测问题);无法“阅读”一篇文章然后回答问题(NLP自然语言处理问题),也无法「创造」(生成问题)……

    万能的只有钞票,可惜分类问题不是钞票

    2 生成问题

    创造,从其效果上,大家已经有了很普及的认知,生成人脸、生成宣传卡片。生成任务,最直观的理解即为通过学习一批数据对象(比如100万张人脸图片,又或50万张小猫的图片)的特征,来实现对应类型数据对象(人脸、小猫)的生成(凭空创造)。用一句古话来形容生成问题就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读得多了,自然也会了模仿和创造。

    读诗多了,自然会作诗

    2.1 GAN-对抗生成网络

    用AI解决生成问题的神经网络称之为GAN,即: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即:对抗生成网络。小伙伴们或许会好奇,生成就生成,跟对抗有个毛毛关系呢?原来,生成任务的训练过程中是有两个网络同时参与协调训练的,即「鉴别网路」「生成网络」,这两个网络在训练过程中互相「对抗」

    鉴别网络 & 生成网络 相互“对抗”

    2.2 鉴别网络

    「鉴别网络」是一个“测假仪”👇


    鉴别网络是一个“测假仪”

    如图,鉴别网络被期望可以分别一张图片是否是有生成网络生成出来的。(1代表真,代表鉴别网络认为输入的图片是“真”图,不是生成网络“生成的”;0代表假,表示鉴别网络成功鉴别了生成网络生成的“假图”)

    2.3 生成网络

    「生成网络」是一个“造假者”👇

    生成网络的欺骗

    如图,生成网络期望生成尽量接近真实的图片,达到「欺骗」鉴别网络的目的。

    2.4 对抗生成要能「持续」对抗

    对抗,要保持对抗的持续性,即「生成网络」创造的“赝品”当持续不能完全欺骗鉴别网络(全部被鉴别为1),也不能完全被鉴别网络鉴别(全部被鉴别为0)。

    2.4.1 鉴别网络过于强大,无法继续对抗

    如果……鉴别网络可以100%地 将生成数据鉴别为假

    那么,针对鉴别网络,它发现生成网络黔驴技穷,他的欺骗策略都是“100年前”的小儿科策略,它学不到新的鉴别策略。

    生成网络黔驴技穷

    而针对生成网络,它发现鉴别网络是 像神一般的存在,任何的欺骗行为都轻松地被识破,它根本不知道可以在哪一种欺骗方向上再进行挖掘和增强。就好像欺骗的种子还没发芽,就被鉴别网络连根拔起。

    鉴别网络如神一般

    2.4.2 欺骗网络过于强大,无法继续对抗

    这时,欺骗网络变成了神一般的存在,我们拿出一张真图和一张假图,告诉鉴别网络这是真图、这是假图。但对鉴别网络而言,却像是在玩一局超出能力范围的找不同游戏……

    鉴别网络在找不同游戏中迷失

    真&假的差异在哪里?……,TA无法有效提取「真」与「假」的有效特征来强化自己的鉴别能力。

    3. 感知:对抗的成果

    之前的篇章,我们已经了解到,网络的训练过程是一个循环学习的过程,将训练集的所有数据学习一遍,我们称之为「训练一轮」。那么让我们直观地看看在对抗训练了不同轮次之后,生成网络的进步吧!👇

    随着训练轮次的增多,生成的手写数字越来越真实

    4 实践:亲自跑代码

    对抗生成网络的训练是一项很困难的任务,笔者资讯了组内对该任务有过前沿研究的老曹。老曹的建议是,对抗生成任务的上手与体验一定要在一个Demo的基础上。任何一个细节训练参数(batch_size、learning_rate、loss_function等)的变化都很有可能造成生成任务的训练失败(不收敛)。看看,网友们为了能训练好GAN,专门搞了个git页面来分享训练技巧:How to Train a GAN? Tips and tricks to make GANs work

    以下是一份笔者亲自尝试可用的基于MNIST的对抗生成训练demo,原版是GPU版本的,笔者调整成了CPU版本。在mac book的CPU上跑了近20个小时,终于完成了 1000轮 的训练任务……这也就是玩神经网络应用一定要用 GPU 的原因,如此简单的任务都需要 20小时,而GPU相对CPU的提速一般在10~100倍

    # coding=utf-8
    import torch.autograd
    import torch.nn as nn
    from torch.autograd import Variable
    from torchvision import transforms
    from torchvision import datasets
    from torchvision.utils import save_image
    import os
    
    milestonGenPath = './img3';
    
    # 创建文件夹
    if not os.path.exists(milestonGenPath):
        os.mkdir(milestonGenPath)
    
    def to_img(x):
        out = 0.5 * (x + 1)
        out = out.clamp(0, 1)  # Clamp函数可以将随机变化的数值限制在一个给定的区间[min, max]内:
        out = out.view(-1, 1, 28, 28)  # view()函数作用是将一个多行的Tensor,拼接成一行
        return out
    
    batch_size = 128
    num_epoch = 1000
    z_dimension = 50
    
    # 图像预处理
    img_transform = transforms.Compose([
        transforms.ToTensor(),
        transforms.Normalize((0.1,), (0.5,))
    ])
    # mnist dataset mnist数据集下载,没有下载的将download改成True
    mnist = datasets.MNIST(
        root='./mnist/', train=True, transform=img_transform, download=True
    )
    # data loader 数据载入
    dataloader = torch.utils.data.DataLoader(
        dataset=mnist, batch_size=batch_size, shuffle=True
    )
    
    # 定义判别器  #####Discriminator######使用多层网络来作为判别器
    # 将图片28x28展开成784,然后通过多层感知器,中间经过斜率设置为0.2的LeakyReLU激活函数,
    # 最后接sigmoid激活函数得到一个0到1之间的概率进行二分类。
    class discriminator(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discriminator, self).__init__()
            self.dis = nn.Sequential(
                nn.Linear(784, 512),  # 输入特征数为784,输出为512
                nn.BatchNorm1d(512),
                nn.LeakyReLU(0.2),  # 进行非线性映射
                nn.Linear(512, 256),  # 进行一个线性映射
                nn.BatchNorm1d(256),
                nn.LeakyReLU(0.2),
                nn.Linear(256, 1),
                nn.Sigmoid()  # 也是一个激活函数,二分类问题中,
                # sigmoid可以班实数映射到【0,1】,作为概率值,
                # 多分类用softmax函数
            )
    
        def forward(self, x):
            x = self.dis(x)
            return x
    
    
    ####### 定义生成器 Generator #####
    # 输入一个50维的0~1之间的高斯分布,然后通过第一层线性变换将其映射到256维,
    # 然后通过LeakyReLU激活函数,接着进行一个线性变换,再经过一个LeakyReLU激活函数,
    # 然后经过线性变换将其变成784维,最后经过Tanh激活函数是希望生成的假的图片数据分布
    # 能够在-1~1之间。
    class generator(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generator, self).__init__()
            self.gen = nn.Sequential(
                nn.Linear(50, 128),
                nn.LeakyReLU(0.2),
                nn.Linear(128, 256),
                nn.BatchNorm1d(256),
                nn.LeakyReLU(0.2),
                nn.Linear(256, 512),
                nn.BatchNorm1d(512),
                nn.LeakyReLU(0.2),
                nn.Linear(512, 1024),
                nn.BatchNorm1d(1024),
                nn.LeakyReLU(0.2),
                nn.Linear(1024, 784),
                nn.Tanh()
            )
    
        def forward(self, x):
            x = self.gen(x)
            return x
    
    # 创建对象
    D = discriminator()
    G = generator()
    
    #########判别器训练train#####################
    # 分为两部分:1、真的图像判别为真;2、假的图像判别为假
    # 此过程中,生成器参数不断更新
    # 首先需要定义loss的度量方式  (二分类的交叉熵)
    # 其次定义 优化函数,优化函数的学习率为0.0003
    criterion = nn.BCELoss()  # 是单目标二分类交叉熵函数
    d_optimizer = torch.optim.Adam(D.parameters(), lr=0.0003)
    g_optimizer = torch.optim.Adam(G.parameters(), lr=0.0003)
    
    ###########################进入训练##判别器的判断过程#####################
    for epoch in range(num_epoch):  # 进行多个epoch的训练
        for i, (img, _) in enumerate(dataloader):
            num_img = img.size(0)
            # view()函数作用是将一个多行的Tensor,拼接成一行
            # 第一个参数是要拼接的tensor,第二个参数是-1
            # =============================训练判别器==================
            img = img.view(num_img, -1)  # 将图片展开为28*28=784
            real_img = Variable(img)  # 将tensor变成Variable放入计算图中
            real_label = Variable(torch.ones(num_img))  # 定义真实的图片label为1
            fake_label = Variable(torch.zeros(num_img))  # 定义假的图片的label为0
            # 计算真实图片的损失
            real_out = D(real_img)  # 将真实图片放入判别器中
            d_loss_real = criterion(real_out, real_label)  # 得到真实图片的loss
            real_scores = real_out  # 得到真实图片的判别值,输出的值越接近1越好
            # 计算假的图片的损失
            z = Variable(torch.randn(num_img, z_dimension))  # 随机生成一些噪声
            fake_img = G(z)  # 随机噪声放入生成网络中,生成一张假的图片
            fake_out = D(fake_img)  # 判别器判断假的图片
            d_loss_fake = criterion(fake_out, fake_label)  # 得到假的图片的loss
            fake_scores = fake_out  # 得到假图片的判别值,对于判别器来说,假图片的损失越接近0越好
            # 损失函数和优化
            d_loss = d_loss_real + d_loss_fake  # 损失包括判真损失和判假损失
            d_optimizer.zero_grad()  # 在反向传播之前,先将梯度归0
            d_loss.backward()  # 将误差反向传播
            d_optimizer.step()  # 更新参数
            
            # ==================训练生成器============================
            ################################生成网络的训练###############################
            # 原理:目的是希望生成的假的图片被判别器判断为真的图片,
            # 在此过程中,将判别器固定,将假的图片传入判别器的结果与真实的label对应,
            # 反向传播更新的参数是生成网络里面的参数,
            # 这样可以通过更新生成网络里面的参数,来训练网络,使得生成的图片让判别器以为是真的
            # 这样就达到了对抗的目的
            # 计算假的图片的损失
            z = Variable(torch.randn(num_img, z_dimension))  # 得到随机噪声
            fake_img = G(z)  # 随机噪声输入到生成器中,得到一副假的图片
            #
            output = D(fake_img)  # 经过判别器得到的结果
            g_loss = criterion(output, real_label)  # 得到的假的图片与真实的图片的label的loss
            # bp and optimize
            g_optimizer.zero_grad()  # 梯度归0
            g_loss.backward()  # 进行反向传播
            g_optimizer.step()  # .step()一般用在反向传播后面,用于更新生成网络的参数
            # 打印中间的损失
            if (i + 1) % 100 == 0:
                print('Epoch[{}/{}],d_loss:{:.6f},g_loss:{:.6f} '
                      'D real: {:.6f},D fake: {:.6f}'.format(
                    epoch, num_epoch, d_loss.data.item(), g_loss.data.item(),
                    real_scores.data.mean(), fake_scores.data.mean()  # 打印的是真实图片的损失均值
                ))
            if epoch == 0 and i==len(dataloader)-1:
                real_images = to_img(real_img.data)
                save_image(real_images, './img3/real_images.png')
            if i==len(dataloader)-1:
                fake_images = to_img(fake_img.data)
                save_image(fake_images, './img3/fake_images-{}.png'.format(epoch + 1))
    # 保存模型
    torch.save(G.state_dict(), './generator.pth')
    torch.save(D.state_dict(), './discriminator.pth') 
    

    自己试试看吧~

    往期回顾

    将AI拉下神坛(一):黑白纸片摆出的神经网络
    将AI拉下神坛(二):重复的学习居然真的有效!来来,先将课文抄写100遍!
    将AI拉下神坛(三):从OCR的应用过程到模型推理抽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将AI拉下神坛(四):越挫越勇,在对抗中创造!你可以轻松地认知G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nebtktx.html